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20-07-10邓海霞
邓海霞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病变节段双侧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腰部夹脊穴;温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47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4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4.2±2.4)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病程(3.9±1.1)年。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3.5±2.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病程(4.1±1.2)年。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通过《最新腰腿痛诊断医疗学脚相关诊断标准》完成诊断,同时依据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腿痛、腰痛、四肢活动异常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在2周内均没有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自愿配合研究。
1.3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均排除存在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病者;均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均排除治疗部位存在感染、大面积皮肤破损现象者;均排除出现合并骨性椎管狄窄、韧带钙化、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脱出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
40例对照组患者提供腰部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主穴:病变节段夹脊穴(双侧);配穴:阳陵泉、悬钟、委中、环跳、阴陵泉等。患者选取俯卧位,将沙袋垫放置在患者的腹下,帮助患者放松,常规消毒其针刺穴位、周围皮肤,借助2.5寸毫针斜刺夹脊穴,和皮肤角度保持75°,刺入深度在1.5-2.0寸左右,一般將针刺穴位出现酸胀感或向下肢传导针感为止。实施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在得气后留针半小时,间隔10 min提插捻转进行1次行针。
1.4.2实验组
40例实验组选穴、针刺手法和对照组相同,在得气后留针,在病变节段夹脊穴针孔中将2 cm艾灸条插入,将艾灸条点燃,通过硬纸片隔开穴位、艾灸条间,避免烫伤,在燃烧完毕后留针半小时。在休息的过程中睡硬板床,降低步行时间,消除腰椎压力。尽可能不要弯腰捡东西,在完成针刺后引导患者展开腰背肌锻炼,主要采取的是拱桥式训练,也就是:选取仰卧位,通过双肘间、背部、双足心为支撑点,确保身体的悬空,保持5-10s的恢复时间,连续15次。子这选取俯卧位,在体侧放置上肢,将胸部、头部、下肢缓慢抬高,余腹部着床,保持5-10s的恢复时间,连续15个。
两组患者都以治疗6次作为1疗程,休息1天再接着继续下一疗程,连续做4疗程[1]。
1.5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优化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O-10分,分值和疼痛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2]。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8/40)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0)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评分及ODI评分上,治疗前,实验组患者VAS评分(6.43士1.31)分,ODI评分(25.52士2.63)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6.54士1.37)分,ODI评分(25.46士2.57)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1.91士0.61)分,ODI评分(12.91士1.60)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3.55士1.11)分,ODI评分(18.32士2.24)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往往较高,同时青壮年占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腰椎间盘各部分的退行性改变,造成患者的腰椎间盘发生纤维环断裂,造成内部髓核出现突出,对脊神经引发压迫,最终导致炎症的发生,患者一般会伴随相应程度的坐骨神经痛,造成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制约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一般应用的是穴位针灸治疗,疗效突然,同时安全性高,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治疗几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评分及ODI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俊平[1]. 温针加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5(3):114-115. [2] 张少林, 谢海波, 王明, et al.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成形术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6.36;No.408(1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