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管理专业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07-10涂艳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

摘 要:目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开始探索定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近期,本专业通过与长沙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深入调查金融机构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寻找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即金融机构向我专业提供人才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我专业根据要求合理配置证券公司培訓机构的专业训练师和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在我院创办金融营销经纪人培训基地,为金融机构输送高素质的“订单式”营销经纪人。通过双方的协商,结论是:第一是需要的,第二是可行的。

关键词:金融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培养金融营销经纪人的可行性分析

金融管理专业是金融领域近年新兴发展的专业,该专业的就业状况深受深、沪股市行情走势的影响,尤其是在股市处于低迷状态,学生的就业成为约束专业发展的瓶颈。怎样使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紧跟我国资本市场的讯速发展,培养符合金融机构需要的金融人才?一直是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与金融管理专业教师关心的问题。

1、证券公司营业部对金融营销人员的迫切需求

我们以湖南某证券公司为例来分析湖南证券行业对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

上述数据根据我们实地调研而来,我们对每个项目进行分析,从对金融营销人员需求数量来说,一个营业部正式员工18人左右,但各地市正式员工12人左右,从表面上看各营业部需求人员数量不是特别多,但根据我们对各营业部的调查情况,一个营业部平均有兼职客户经理14人左右,这样看来每个营业部真实的人员需求数量是32人左右,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每个营业部都存在扩大商业网点,推销各自金融产品的需要,各营业部对金融营销人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估计每家营业部需求人数为38人。湖南省证券公司营业部共有65家,其中长沙市有37家,而且大多数营业部70%—80%的就业岗位定位为金融营销,仅8—10人左右定位于证券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由此我们可以推出长沙证券行业营销人才需求为1400多人,但目前只有700人左右从事该行业,尚存在700人的缺口。高素质的金融营销人员更是成为各证券公司营业部的稀缺资源。

而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专业对口率一般在30%左右,非金融投资专业的人士占大多数,因此,符合专业岗位要求的证券经纪人不多。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否定非专业人员的素质,但根据我们与营业部负责人访谈,他们倾向于有专业员工代替非专业员工,因为无论从知识结构,营销能力和企业发展,专业员工是更合适的人选。从学历层次来说,各证券营业部虽然有不少本科毕业的学生,但事实上,该岗位有大专学历已经足够,只不过由于社会就业压力使不少本科毕业学生进行金融营销行列,在该岗位上,并不是大专生竞争力不如本科生,相反由于高职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对证券市场了解更加透彻,期望值不高使得他们在该岗位上更有竞争力。目前湖南省各高职院校开设岗位对应的金融专业极少,培养出来的学生数量与素质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金融营销人才培养现状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能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金融营销人才从而实现成功营销,直接关系金融企业的生死存亡。目前金融行业的营销人员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是把其他行业的营销人员招聘过来;二是将原有职工分派做营销人员;三是招聘应届毕业生。可是,由于前两种人不是缺乏金融投资知识,就是缺乏市场营销能力,结果很不理想目前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在数量上,更要求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据前面数据分析,国内金融市场在未来很长时间将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然而,即使缺口这么大,也还是出现学金融的大学生纷纷抱怨工作难找,大量改行的怪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培养方向不对路。以往人们一直

把精力集中在金融业务上,很少重视营销能力。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面对着企业转型所引发的对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当然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进行调整。

2、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比较优势

本专业根据金融机构的人才订单要求,借助学院的教学网络、教学场地、师资力量,为金融机构制定完备的金融营销人才培训计划而金融机构为本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同时我们借助金融机构在全国证券行业的辐射力度,让学生以长沙金融机构为窗口,将就业范围扩大至全国各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商业网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培训→上岗→再培训→再上岗的几个反复培养过程,从而使本专业能根据证券公司的岗位技能需求,不断调整培训思路,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从而构建学生就业与证券公司选拔优秀金融营销人才的双赢局面。

二、培养金融营销经纪人的必要性分析

1、金融营销经纪人对人才层次的定位

目前全国许多本科类的高院校也开设了金融管理、金融学等相关专业,但金融机构反映大多数本科生就业时选择较高层次的金融岗位,眼高手低,即使暂时从事金融营销行业,也难在这个岗位上持续发展。本专业目前定位于培养专科层次的金融营销人员,符合证券公司对人才层次的定位需求。本专业的学生往往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获得了金融机构的一致好评。

2、供需双方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的需要

从需求方即证券公司的角度来看,用人方一般都希望以最低的培训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用。若在大学三年级开设金融营销经纪培训项目,到学生毕业就业时,已进行了近1年的培训,学生已成为较成熟的专业人才,这就降低了证券公司的用人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从供给方即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校期间能够成功地完成从学生到专业人员的角色转换,也降低了学生的择业成本。从而构建了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双赢局面。

三、培训目的

●与金融机构建立订单式的金融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将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四、培训计划

作者简介:

涂艳艳  (1969--   ),.女 ,汉族,湖南长沙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经济学硕士,金融投资。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探讨银行金融管理的职能与对策
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借鉴对策
浅谈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分层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管理
———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管理:断裂与整合》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信息化背景下金融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