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解读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2020-07-10王智怡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际文化

王智怡

摘 要:本文在对英、汉语中礼貌用语基本原则探究的基础上 , 通过对英、汉语日常致谢、答谢 ,对恭维的礼貌回应 ,饮食文化中的礼貌用语 , 打招呼及寒暄语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揭示了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对礼貌用语的影响 , 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加深相互理解与沟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中英对比; 文化; 交际

使用礼貌用语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交际策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倾向导致了中西礼貌用语的差异。因此,分析礼貌用语,我们必须考虑文化因素。

一、概述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1、避讳语

为了表现自己的礼貌和尊重, 中英文化都存在用于避讳的礼貌用语。在汉语中又称 “讳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有一句“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这里的“人风”其实指的是民风,但唐太宗名讳李世民 ,所以柳宗元将 “民风 ”换成“人风 ”。同样英语里诸如“ His Majesty” 、“ His Governes”等用于避免直呼国王和达官显贵的礼貌称呼 。随着社会进步, 中英对禁忌的话题都在变化。但至今人们对身体隐私、生理排泄等话题仍都避讳 , 从而保留着很多与之联系的礼貌表达。如汉语“上厕所”称为“去洗手间”;英语类似的说法有:“go to the bathrom/restrom/powderrom。英语中“ lavatory”原为 “盥洗室 ”,后用来代指“厕所”,以后又被其它礼貌说法取代, 如“comfort station”、“ toilet in Britain)”等。

2、英汉称赞语的差异

英汉中的称赞话语行为有相似之处,称赞语可用于打招呼、表感谢、请求等。在英语和汉语中,称赞语都有明显相似点,如英语中常用“good”,“beautiful”,“wonderful”, “well done”等;同样地;汉语中常用“好”、“漂亮”等词。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称赞语也表现出差异。如中国人打招呼时说:“您好,您气色很好,圆润了不少”。其中,“你看上去很好”。(You look nice.)与“圆润了不少!”(You look fat,lucky you)。这两句对中国人来说实为礼貌用语;在西方文化中,第一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则不是。中国人有时说“你胖了”,实在称赞对方有福气。

但对英美文化里尤其是对于女性,说她长胖了,则是忌讳语,显得十分粗鲁。虽然稱赞语都是褒扬,但英汉两种语言中具体话题大有不同。如年龄、婚姻情况、家庭情况、工资等常在汉语文化中可以被用做称赞话题。然而,在英语中如果用“How much can you earn each month?” 来表示关心,是侵犯隐私,使人不适。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私人情况与财产属于隐私。

3、谦虚和自贬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谦虚是礼貌的一种表现。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谦虚”的表达在许多方面迥异。汉语中,“谦虚”被当作一种美德,“谦虚”指贬低自己并抬高别人,而且,“谦虚”被看做是是礼貌的核心,而英语中并非如此。从中西方人面对恭维语时候如何反应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西方,接受别人的表扬是应该的,没有必要表现出谦逊态度。而在中国,如此坦然地接受表扬被认为是自负或者自傲。除此之外,对不同称谓语的使用,尤其是表示尊敬之意的称谓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在陌生人见面时,西方人往往先介绍自己再询问对方的名字,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

4、隐私

所有的文化都重视个人隐私问题。但是,因为汉语与英语中对隐私的界定范围不同,所以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则很容易产生误解、无意中冒犯谈话人。在汉语文化中被认可为礼貌的一些行为在英语文化中被看作是对对方隐私的冒犯。比如,在中国人看来,询问年龄、婚姻、收入等是一种表达亲切的关心,有利于缩短距离、更好地成为朋友。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都是个人隐私,询问这些是不礼貌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隐私意识。只是中西方人对隐私的理解是不同的。在英语文化中,人们认为几乎一切关于自己的事情都是隐私。而在中国,隐私被认为是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好的、有损个人形象的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

二、礼貌用语差异背后的文化差异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英语文化存在个人主义的特点,而汉语文化则崇尚集体主义。英语文化主要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通过竞争而不是合作来促进发展、取得成功,人们往往不一定要依靠组织或机构才能获得自我发展,所以每个人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各项信息,即隐私。而在汉语文化主要是以集体主义为特点。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人们喜欢将自己归为某一个小组或组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将集体荣誉感放在第一位。此外,人们崇尚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所以喜欢维护和谐关系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汉语中的礼貌用语也说明了集体主义中的很多特点。例如,在和别人说话时用“我们”而不是“我”会更有感染力。

2.团结和权力。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崇尚平等的交流,而并不赞同交往过程中有明显的尊卑分别。从他们的称谓语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孩子对长辈对老师、下级对上级直呼其名比较寻常的,这在他们的文化中不会被认为是粗鲁或者不礼貌的。相反,在中国,社会地位的不同决定了社会距离的远近。在日常交流中,他们重视权利和权威,以及社会地位和年龄的差异。从我们对别人的称谓语“您”上可以看出这一点。此外,从感谢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在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上级很少向下级表示感谢之意。

三、结语

礼貌用语是达成成功、有效、愉悦交流的第一步。同时,礼貌用语也是各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存在文化差异,正因如此对礼貌用语的使用和评价标准也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对比发现,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反映在他们对礼貌用语概念的差异,而这和各个文化的价值观紧密相关,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文化,从而通过使用恰如其分的礼貌用语来更好地更有效地交流。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交际文化
情景交际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交际羊
谁远谁近?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