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运用

2020-07-10张志龙马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运用

张志龙 马明

摘 要:在新时代,生态建筑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理念导向来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从而改善其建筑的设计成效。生态建筑是今后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方向,其设计的核心是自然资源,只有人们在剧组其中时身心层面与社会层面都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这个设计才是合格的。设计主旨是让人们能够和谐的与自然共处,且生活在一个健康舒服的环境中,以此打造出质量远超寻常住宅的生态建筑,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前进。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运用

0引言

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了生活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其经济利益,而应该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理念放在首要位置,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把绿色生态设计融入到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中,为人们创建一个健康、和谐、平衡和持久的生活环境。

1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运用原则

1.1人性关怀: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

人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是更好构建生态建筑理念的重要保障。在人性化设计中,应注重“人”“自然”的核心地位,通过两者要素的有效融合、渗透,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对于居住、生态环境的需求。因此,人性关怀的设计原则,要求生态建筑理念应从多维度空间出发,将人、自然等设计元素有效融合,形成设计效果。

1.2节能环保:以节能为核心,注重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是生态理念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生态效能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等的应用,注重节能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提倡建筑结构、功能设计的节能环保性。因此,节能环保原则是基于生态理念下,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应用,能够从不同应用维度出发,通过节能环保技术等的有效落实,实现生态环保构建。

2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实际运用

2.1提高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率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率逐年提升,生态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在生态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建筑结构特点,选取健康、环保类材料进行施工,高效回收利用各类建筑垃圾,设计人员要加强节能减排设计力度,保证生态环保理念得到更好体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阶段,科学选择建筑材料特别重要,为了减少材料损耗,保护周围环境,设计人员要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合理确定建筑层高,节省材料,并根据各类建筑材料的特性,优化结构系统。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禁止使用对人体有毒的材料,尽量选择可再生原料制作而成的材料。除了要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外,设计人员还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真正达到减少能源损耗的目标。风能与太阳能是比较常见的绿色能源,因此,设计人员可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获取容易,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能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朝向与光照强度,科学布局,充分利用太阳能。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合理利用,能够减少电能与天然气的损耗。为了保证自然风得到高效利用,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可结合建筑物方位,设置适量的通风设备,加速室内空气对流。节约水资源是生态建筑的重要体现,在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运用生态策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加强绿化建筑设计,提升循环用水效果,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

2.2科学利用地下空间

通过科学利用地下空间,能够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破坏,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由于土壤具备良好的蓄热功能,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够节约大量能源,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能够美化外界生态环境,保证城市上空小环境更加稳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遵守节约原则,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周围环境,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好体现,保持生态平衡。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开发过度,为了保证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在生态建筑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可适当增加楼层数量,合理设置地下室。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利用,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因此,设计人员还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节省大量的建筑资源,保证各类能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建筑生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建筑设计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加强生态设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根据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设计,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等功能。

3实例分析

某市商业广场西临体育馆,北临护城河,距离公园800m左右,建筑用地90920m2,地面3层,地下1层,整体建筑呈方形,南北东西走向,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宾馆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3.1内部设计

传统的商业广场空间设计不合理,多呈封闭式,空气不流通,光线昏暗,给人一种烦闷和压抑的感受。而广场的空间设计更加人性化,内部采用直线型、步行街式设计,南北通透,东西通透,建筑内外连通。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通风循环系统,这是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广场建筑内部的通风是利用气压原理,内外空气可以自然交换流通,能够保证建筑内部空气质量PM2.5<75μg/m3。商铺分布在建筑内主干道的两旁,置身于建筑内,仿佛走在步行街上一样,让人感觉自由放松。为了使建筑内部能够享有室外的自然光,其内部设有中庭,中庭设计不仅解决了建筑内部采光问题,而且节约了电能。

3.2外部设计

建筑外部设计包括建筑层面(指屋顶)、墙体和门窗这三大部分。广场建筑层面采用了环保性能好、防水性强、隔热效果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对于墙体和门窗的设计,根据天长当地的气候特点来制定的,天长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季节分明。所以,广场建筑墙体采用了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材料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减少了玻璃幕墙的使用,降低了建筑外温度对室内的影响。建筑门窗是建筑能耗损失较大的部分,研究发现,门窗的能耗约占围护结构(指屋顶、墙体和门窗)总能耗的40%以上,为了降低能耗,广场的外窗采用了铝合金框双层中空玻璃,门是特制的钢化玻璃,一方面可以保證室内采光、防止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应注重生态元素的有效构建,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之下,注重生态元素的运用,并立足人本理念,通过节能技术等的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满足现代社会对生态建筑设计的追求。从生态建筑理念出发,搭建多元化的生态空间,打造生态宜居的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1]白雪.新疆传统民居“阿以旺”式建筑的生态性探究———以和田地区为例[J].居舍,2020(3):4.

[2]李加林,马仁锋,林雄斌.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化建设的基础、思路及案例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1):127-132.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运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