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者的自发哲学
2020-07-10王越
王越
摘要:阿尔都塞在《哲学与科学家的自发哲学》中探讨了科学家的自发哲学,文艺理论研究者也同样受到自发哲学的影响。“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引发的论争实际是文艺理论危机的表征形式。审美“泛化”论者支持并维护“日常生活审美”,提倡城市文化和商品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格局,却忽略甚至抛弃了社会底层处于无名状态的沉默的大多数。审美“异化”论者看似合理,实则忽视中国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拒绝从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部分的日常审美经验中汲取营养,结论过于简单和武断。当代学术界亟待摆脱理论的“悬置”状态,保有历史性视野,将生活世界与理论联系起来,为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提供推力。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理论危机;文艺理论者的自发哲学
一、科学家的自发哲学(PPS)
阿尔都塞在《哲学与科学家的自发哲学》[1]这篇文章中探讨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他认为科学的危机实际上是将原本积压或隐藏在科学活动中的矛盾彰显出来,即是科学家自发的哲学的危机,“每一个科学家都受到一种意识形态或是一种科学的哲学影响”[1],而危机的化解必须通过哲学的干预才有可能。
1.自发哲学的两个要素
在具体分析科学家的“自发哲学”时,阿尔都塞列举了其中两个相矛盾的要素:唯物主义的“要素1”和唯心主义的“要素2”。要素1是一个内在的、“自发的”、来自科学内部的要素,“表述了从科学实践本身的日常直接性的经验中产生的‘信念或‘信仰”,[1]如坚信科学知识对象的客观性、科学知识存在的有效性与科学实验程序与方法的正确性;而后者是外在的、来自科学外部,与科学实践相关,却是在实践之外的科学家制造的宗教的、唯灵论的或者唯心主义批判的“科学哲学”所整合出来的,它通过对科学的盘剥利用而服务于某种实践的意识形态目标。在科学家的自发哲学中,要素1在绝大多数时间中受到要素2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支配,无论在哲学层面、世界政治和意识形态还是阶级层面,唯心主义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2.科学危机的可能突破方式
那么当科学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如何颠覆要素2的统治地位、改变两者的力量对比呢?阿尔都塞给我们的答案是“仅仅靠PPS的内部游戏,就想改变那种PPS当中的力量对比,或者对那种PPS进行批判性的改造,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1]。只有通过某种外部力量,即哲学的支持,才有可能打破唯心主义的幻觉,改变两者的力量对比。在启蒙时代,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家曾联盟起来,颠覆了旧的要素的力量对比,但这个改变具有某种局限性,它反而制造了一种仍服从唯心主义的新的要素2,这个要素仰仗真理万能,使唯物主义的要素1重新被支配,实际上恢复了旧的力量对比。
为了科学危机的解决,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与科学的联盟。这种联盟首先要考虑历史力量的对比,而且这种联盟的条件必须特别明确,也就是只有通过符合历史形式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外部干预,才能够增强要素1的力量,并为解决科学危机提供某种可能。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者的自发哲学
1.“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
近年来,文学理论界出现了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论争。“日常生活审美化”国内最早出现在陶东风的文章《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认为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或文学的范围,成为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一些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隔离的高雅场所,而是深入到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等,在这些地方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失去了严格的界限。
理论界对此命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有人对这种“新的美学原则”十分认同,也有不少研究者基于纯粹的审美主义立场对此展开激烈的批判,由此产生“泛化”论和“异化”论两种立场。“异化”论者以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理论资源,站在至高的精英主义立场对“日常生活审美”进行激烈的批判,认为其本质是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审美的异化。
2.文艺理论危机
实际这种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是文艺理论危机的一种表征形式。文艺界这种纯粹的审美主义立场有着特殊的历史语境,八十年代的文艺理论者试图冲破“文革”时期以来僵化的文学理论教条,颠覆政治权威的话语权,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展现知识分子“向人学的回归”等的诉求。这场思想解放的运动虽然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反思,符合被压制的生活世界的深远诉求,客观上也实现了话语权力由政治权威向精英知识分子的转变,但由此导致的审美原则变为文艺理论的合法核心,及以此为中心建立的一系列文学的等级秩序,却为文艺理论与日常生活的脱轨埋下隐患。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审美活动的界限越发模糊,之前具有现实基础的审美原则越来越精英化,理论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开始与现实逐渐疏离。知识分子的本质主义认知阻碍他们生产出符合新的历史形势下消费文化和享乐文化盛行的资本社会的新理论。面对这种困境,大多数文艺理论者试图寻求解决方法,却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陷入某种怪圈之中,要么坚决维护旧的理论秩序,将理论束之高阁;要么顺应社会经济转型,甘心受到资本等力量的支配。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正是文艺理论这一危机的表征形式,而论争的双方也受到自身自发哲学的影响,对文艺理论危机进行着盘剥利用。
3.研究者的自发哲学
审美“泛化”论者借鉴西方某些理论资源,认为“日常生活审美”不仅为文艺理论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还可能带来新的民主因素。但这些研究者有些过于乐观,夸大了商品原则可能在政治权威之外展现的社会组织原则的方式,他们自认为的代表大众却忽略了中国实际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国社会存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贫困人口的庞大等等问题。20世纪末的经济社会转型同样带来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纯粹的学术活动已经不再存在,出版等等活动邀请越来越多的资本参与进来。“泛化”论者的背后实际受到资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影响,他们提倡城市文化和商品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格局,直接忽略甚至拋弃了社会底层处于无名状态的沉默的大多数。这些被边缘化的人群实际上拥有完全不同的诉求,可能大多数仍处在勉强果腹的状态,根本无暇顾及审美。
相对来说,论争另一方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及资本商品原则的批判和否定似乎更为合理。但无法否认的是,虽然当今时代的全球化资本在世界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实际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存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文化形态,具有不确定性,新的文化结构仍在不断生成。此时文化精英式的审美理论显得简单而武断,成为知识分子乌托邦幻想的一部分。文艺理论者在批判商品社会带来异化的同时,也需要正视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确实是我们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不乏一些生活智慧与人民认同的文化经验。精英知识分子失去的就是对社会文化复杂结构的深入了解,也就无法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审美经验中寻求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文化,为社会结构的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当代学术界亟待摆脱理论的“悬置”状态,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实践。为了突破这一危机,知识分子首先应该保有历史性视野,把握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始终作为历史主体审视社会结构;其次,文艺理论者不能对日常生活持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态度,而是整合日常审美经验中大众认同的文化“节点”,试图开辟出文艺学转型的可能路径。
参考文献:
[1]阿尔都塞(法),陈越译.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王时中.科学危机的哲学干预及其政治取向——论阿尔都塞的科学危机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8(03):97-101.
[3]陶东风.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71-77.
[4]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文艺研究,2004年(01):15-20。
[5]朱志荣.论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本质[J].文艺争鸣,2004年(5):24-26.
[6]王焱.“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的“泛化”还是“异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95-99.
[7]赖永兵.“日常生活审美化”如何成为论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371-372.
[8]乔焕江.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爭说起[J].文学评论,2011(03):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