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男”到“娘炮”:《人民日报》对“女性化男性”报道的话语变迁

2020-07-10崔洁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

崔洁

摘要:本研究以《人民日报》(1949-2019)所有与女性化男性相关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40年来的145篇报道样本展开历时性的分析,试图回答:《人民日报》40年来如何报道女性化男性?

关键词:性别;男性形象;人民日报

一、研究缘起

阳刚、俊朗坚毅是当今社会对男性之美的主流评判标准,而异于主流审美的“娘化”性别成分则被普遍轻视甚至贬低。这种社会性别的形成离不开媒体长期的性别话语实践,媒体持续选择性地讲述和阐释社会期待的男性形象,以报道的方式影响着普罗大众对男性气质的理解。如今随着“娘化”男性的出现,传统社会性别审美被一定程度打破。那么,媒体长期以来是如何报道这种“娘化”男性?这些性别话语实践如何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展开互动?

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作为样本源,经反复测试后,最终选定了8个关键词一“娘炮、小鲜肉、美男、伪娘、娘娘腔、小白脸”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9)”进行全文检索。最终得到145篇文本,其中小鲜肉41篇、美男/花美男79篇、伪娘/娘炮17篇、小白脸8篇。

二、报道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的互动

对女性化男性气质的报道并不是简单地命名,而是受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将能指关键词与所指意向贴上历史标签、文化标签的过程,即报道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的互动。

(一)1949-2003:文武理论

这一时期所有相关报道样本几乎都使用了“美男”这一能指关键词。这一时期对“美男”内涵的界定并非是当下我们认为的具有女性化气质的男性,而是深受中国传统“文武理论”审美的影响。文武的核心意义围绕着文华和武英,文指精湛的文学素养、有教养的举止和教育水平等属性。武指强壮的体魄、无畏的精神和精湛的格斗技能等特质,如意象中出现的雷达师等军人形象。

(二)2004-2008:身体情色

2004年1月出现了第一篇对“美男”的负面报道,且第一次将“美男”与“作家”和“情色”联系起来。相应的,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各地部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对低俗文学作品展开整治。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并没有对外表过多关注,只是用“长相英俊”一词粗略带过,重在批评其精神内核的堕落腐朽。随着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显现,关于“美男作家”的报道自2006年起便消失了。

(三)2009-2014:伪娘危机

2009年春晚,小沈阳穿裙子、两脚尖朝向内侧行走,使用“人家”自称和其温柔文雅的语气给人以新奇的印象,受到社会的关注。2009年起报道数量同时出现回升,“小沈阳”“娘娘腔”成为关键词。彼时的报道态度中性居多,甚至有报道为小沈阳提出辩护。

但2010年情况骤变。先是《拯救男孩》一书出版,5月在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节目上穿着裙子留着长卷发化了妆的刘著一夜成名,“伪娘”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报道中,并一度成为社会热词。

“伪娘”是随着日本ACG(Animation,comic,game)和Cosplay文化傳到中国的,在词性上原本并无贬义。然而这一时期,负面态度报道最多。自胡锦涛主席于2010年7月提出“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后,主流媒体纷纷发布关于“反三俗”的讲话和文章。“伪娘”便被贴上了“低俗”的标签。

2012年正面报道抬头,呼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但报道所占比例极小,且久无增加。但许多报道中简单将伪娘归为三俗,将现实社会中男孩的胆小自卑归因为选秀节目中的“伪娘”选手,未免有失偏颇。

(四)2015-2019:鲜肉之伤

这阶段报道数量最多,2015年《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小鲜肉”一词,最初所指意象仅仅是年轻小伙子,新鲜、单纯、正能量、勤奋、英俊、帅气是大众对小鲜肉的最初印象。由此可见,在词性上“小鲜肉”最初是中性词,报道态度也基本都是中性。

自2016年起,年轻男艺人几乎成为报道中“小鲜肉”的代名词,且基本采用“危害”和“贬低”的视角,认为“小鲜肉”高度依赖颜值,演技粗糙,行为“辣眼,”缺乏男子气概。2016年原文化部部长在“汉语盘点2016”仪式上更是直言,“有些词让我特别反感,比如‘小鲜肉,哪怕你直接谈对性的欲望都比谈‘小鲜肉好听。”

同时,报道话语又融入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硬汉战士”“热血爱国”“国防教育”等一系列主流叙事,频繁将“小鲜肉”与“硬汉”做比较,认为“这不是一个只懂得欣赏‘花美男‘小鲜肉的时代,军人也是一种很“燃”的时代气质…对女性化男性持负面态度的报道、采纳讽刺比较框架的报道,比例均升至最高。

三、结语

“小鲜肉一硬汉”这组概念近年来在媒体报道的建构中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娘炮误国”更是赋予了“民族发展自强”的象征意义。在这一框架下,女性化男性被建构成“被拯救者/施害者/受害者”的形象。但外表打扮的女性化与精神品质是否正面二者之间有何必然联系?青少年对此有何想法?报道中几乎没有涉及。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曾提出阿尼玛原型理论。荣格将男人身上这种女性人格称为“阿尼玛,”它是男性在遗传中无意识留存的女性形象,是隐藏在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化身。[方圆.论理查德·赖特小说中“看不见的女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2):209-215.]然而,阿尼玛原型孰是孰非?少年娘又是否一定误国?社会性别的确立不是源自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关乎权力与资本的争夺。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
中国奥运新闻报道的文化转向
《人民日报》、《读者》领跑2016报刊发行
《人民日报》否定“文革”释放积极信号
一名乡镇干部的评论稿为何屡上《人民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