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2020-07-10肖红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困境发展趋势

肖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视新闻的大众需求量不断上升,电视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大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和喜爱使电视民生新闻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足。在如今不断出现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更需要化冲击为机遇。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困境;发展趋势

民生新闻是指展现百姓生活状态、关注百姓生计问题的新闻。民众对话语权的争取使“民生”与传播媒介相结合,于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便出现了。电视民生新闻是社会的眼睛、百姓的窗口,关注民生、民意是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使民生新闻的占比越来越大,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但由于新媒体的不断涌入,大众更追求快捷、高效的新闻形式,再加上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参次不齐,种种困境迫使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轨道。

一、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困境

1.节目内容单一,同质化严重

不同的电视栏目拥有不同的幕后团队。许多电视栏目对民生新闻节目的理解流于表面,认为民生新闻节目就是报道老百姓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内容单一,表达肤浅,题材同质化严重。这是前期策划人员、采访人员视角狭窄的表现。日常观看电视民生新闻时会发现不同的电视栏目播放同一个新闻事件,产生雷同现象。但不同的电视栏目表达的方式也均有不同,因此会得到不同的效果。这就考验电视新闻幕后人员的编辑能力、表达能力。相似内容过多会降低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进而引发观众反感。

2.节目内容浮于表面,不够深入

部分民生新闻只是将事情一件一件的平铺直述,缺乏核心和重点,直接将拍摄的镜头简单的播放出来,缺少编辑和后期制作。挖掘民生新闻背后的情感和深层的价值才是现在真正应该追求的,如果一味地追求报道社会现象,展现新闻制作人认为得真实,那样的电视民生新闻是缺乏灵魂的。更有些民生新闻为追求短暂的收视率,拍摄一些新奇的、娱乐化的、庸俗化的内容,不仅暴露当事人个人信息,还是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以这种低俗趣味的手法吸引观众是电视媒体人的失职,会给电视新闻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后果。观众的需求会被供给驯化,认真对待每一条民生新闻,确保每一条民生新闻的高质量,才能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

3.缺乏独特风格

随着各类电视节目的不断涌现,观众在选择时更倾向有独特風格的电视节目。而现在大部分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形式雷同、节目风格统一,这样重复的内容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丧失对民生新闻的兴趣,导致收视率下降。创新与价值息息相关,没有创新的节目最终会被淘汰。对于民生新闻,想要获得大众的认可,不仅要提升节目内容的多元性,也要创新报道形式,增加观感的丰富性,树立独一无二的节目风格。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1.加大与新媒体的融合

在如今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的环境下,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民生新闻要改变陈旧的传播模式,与新媒体加强融合,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受众、媒介、传播内容、传播者是媒体传播四个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要素。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不能只拘泥于电视,还可以与广播、电台、报纸结合,形成联动,丰富传播媒介,增加传播方式。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理念一直是为人民服务,与新媒体的结合不会使民生新闻的社会力量减弱,反而会加大民生新闻的受众面。虽然电视民生节目的受众群体多为中老年人,但也不能放弃年轻人的市场。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平台推广民生新闻,使年轻人看到民生新闻,进而养成获取民生信息的习惯。这有助于帮助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民生新闻正能量的社会作用。

2.延伸新闻视角,回归主流价值观

电视民生新闻是提高政府部门与群众距离的有效途径,随着老百姓文化程度的增高,在电视新闻里仅仅看到生活琐事的报道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也应该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主体。在播报宣传国家政策时,不能只死板的诵读,要以情动人,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才能使老百姓感受到国家对民生的关怀。在民生新闻中加入国内外的时事新闻有助于拓宽老百姓的视角和思维空间,增进对国内外发展的了解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群众的社会责任心。同时,多报道一些正面的、感人至深的先进典型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新面貌、新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新闻报道上要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在内容上要把握好尺度,去娱乐化,体现民生新闻的严肃性,加强电视民生节目积极向上的精神导向,这样的民生新闻才是有自身价值的,才是可持续、可发展的。

3.创新节目形式,树立风格

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题材新颖、形式独特的报道更具有吸引力。电视民生节目在策划新闻节目时,要转变固有思维,创新节目形式,站在老百姓的视角寻找突破点。例如,河南卫视的《小莉帮忙》节目,创新民生新闻采编形式,对每一件事件的起因、后续、结果进行持续报道,避免民生新闻有始无终的现象,牵动观众情感,节目收视率大大提升,对为百姓服务也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三、结论

民生新闻的制作是为了反映群众生活,内容上关注群众的喜怒哀乐、冷暖痛瘁,强调实用价值、情感价值、文娱价值,这就促使民生新闻在提升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兼顾互动性,拉近和受众的距离。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趋势的探索也是对在新媒体冲击下新闻传播方向的探究,更是对群众生存空间、生活状态的持续关注。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解决目前的困境,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困境发展趋势
跟踪导练(一)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与发展前景
从“杂货铺”到“精品店”: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