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2020-07-10何文化

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委骨干教师乡镇

何文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彭水教育也乘改革之东风,与时俱进、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近一两年来,在全面完善学校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县教委领导一班人,带领全县教师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迎难而上,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的发展是纵向的发展,与全市发达地区的教育还有很大差距;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在追寻教育发展规律的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比改革以前更多的困境,如何找准困难,走出困境,笔者对此略抒浅见,实为抛砖引玉矣。

面临困境之一

教育管理体制弱化,教育监管不到位

在全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县的教育管理体制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撤消原来的区教办,建立了由县教委直接管理的各乡镇教育管理中心。这样的管理体制,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上看,确实省掉了许多中间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如果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这就给县教委对乡镇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因为全县有39个乡镇,完小以上的学校就有七、八十所,要能够保证教委的教管人员每一个月都能到这些学校进行一次督导显而易见是不现实的,有的学校一学期都很难去一次。这样,就形成了教育管理的盲区,学校如果有一个敬业负责的校长,学校工作还可能没有多大问题,如遇放任自流、甚至随波逐流的领导,学校的发展就可想而知了。

对策:设立小片区教育管理中心。根据行政区划、交通便利及教育传统等综合因素,组建以大乡镇带二至五个小乡的小片区教育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为主乡镇教育中心主任担任,其余原乡镇教育中心主任担任副主任,经费由县教委按学生比例给片区教管中心划拨,不设立专门的业务科室,由县教研室指派片区内一名骨干教师担当学科教研组长,各校选派一名学科县级骨干教师为成员,组成各学科教研小组,在片区教管主任的带领下,负责指导考核本片区的学科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大型教研活动的开展实行轮流制,这样可以推动片区内的教育管理的协调发展。另外,必要时,县教委可组织片区学科教研组成员与其他片区进行交换检查考核。

面临困境之二

评价考核体制建设严重滞后,素质教育难以推行

由于现行的考核体制是以成绩考核为主的运作方式,加之,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主要以升学率为主,学校对教师的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也以教学成绩为主要依据。这样循环的结果就是素质教育口号热火朝天,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我们暂不说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多大,但单从我们管理者自身的成长经历来说,决定我们人生的往往不是知识和成绩的高低,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因此推行素质教育是时代和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 造成我县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因素有很多,有观念上的问题,有师资能力问题,有学校软硬件建设没有跟上的问题等,但主要的问题还是考核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

对策:改变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试、轻口试;重量评、轻质评;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评价模式,建立学校考核以等级评价为主、实行升级申报验收机制,实行教师考核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的评价方式,实施学生考核以态度、习惯、情感、价值观为主导,辅之能力、方法、个性及创造性等,实行自我评价与班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鼓励推行合格+特长的考核方式。学科教学评价考核采取等级评价形式,允许学生除了必作题外的多考、选考、补考,切实确立考核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宗旨。

面临困境之三

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大班额现象突出,质量难以提高。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大有农村包围城镇之势,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大为减少,许多校舍空着他用,城镇学生猛增,学校容纳不下,只有扩班,校舍师资不够,只有组成大额班、超大额班,现城内小学平均班额均在75人以上,中学则更加严峻,有的高中班在80—90人以上。大班额现象的产生,严重加剧了城内学校的管理压力,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加重了教师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试想,当教师面对黑鸦鸦的一屋学生,连维持纪律都非常吃力,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更难想象了,更不必说教学辅导了,因为连下去和学生讨论交流的通道都没有,个别辅导也是形同虚设;反之,学生连听课都比较困难,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长此以往不加以改善,彭水教育质量就会不进则退。教师的职业厌恶感将会直线上升。

对策

1、把握全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及时调整学校网点。

2、加大乡镇的教育投入,改善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抢抓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前面提到的片区教育中心,充分发挥教育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

3、积极利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惠农政策,加快实施班班通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配套的村级、乡级图书馆建设。

4、积极开展以轮训、换岗学习等方式为主的师培师训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5、采取提高乡镇教师福利待遇,增加乡镇教师晋职、晋级编制,可以享受福利分房等措施稳定乡镇教师队伍。

面临困境之四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社会教育严重缺失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的留守儿童比例大约占学生总人数45%---55%之间,这些“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孩子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父母大多打工繁忙且往返车费较高,几乎近半数的打工人员半年或一年,甚至多年才回家一次。平时每月寄一点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生活习惯等知之甚少,无力管教,导致留守儿童教育上出现问题的事例也不少。由于留守儿童群体的大量存在,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导致学校教育要肩负起学校、家庭、社会的三重责任,致使学校面临管理压力增大,教师教育压力偏大的困难。

对策;学校各班级要采取建立较为完善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保持亲子定期通话;定期家访,定期召开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开展心理咨询、举办爱心活动等措施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寄宿制形式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群体管理。

面临困境之五

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师培师训亟待加强。

根据重庆市彭水县2006年8月21日出台的2006—2010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 (草案)中关于师资的阐述:师资严重缺乏,根据重庆市教职工编制标准,按中限计算,全县应有教职工6334人,现有公办教职工4961人,缺编1373人,全县尚有代课教师647人,村小基本上靠代课教师维持教学。经过去年的两次招聘考试,现缺编教师已基本解决。从全县教师的年龄结构看,老教师偏多,青年教师偏少;从学历来看,原有公办教师基本达标,但招聘教师的学历就呈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有完全学历达标的,但更多的是高中、初中学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城乡待遇差别,加之县城学校的扩军,使许多年青和有能力的教师抓住一切机会进城,(笔者在新浪博客中读到《彭水教师努力挤进黔江》的这则消息就是一个缩影)使得一些农村学校面临断代和青黄不接的窘境,有的学校连一个稍微像样的学科带头人都找不到(我在城里的一个同学曾告诉我,县教委给他们学校下了一个品德学科的骨干教师推荐表,因为学校没有专职品德教师,只好以近一两年兼任品德学科成绩优秀者上报,但在填报申请表时,该教师发现上面应填的内容自己一项奖励和论文都没有,就主动放弃了)。

更有甚者,由于县里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大多是理论培训,没有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使许多教师经过培训后,还是无法将培训中的记在笔记本上的若干个“转变与策略”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反而使他们处在改革与传统的夹缝中,对新课程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变成了“邯郸学步”了。(据前一两年县教委对小学的抽考数据就是很好的明证:最好的和最差的悬殊近40个大分)

产生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教师培训实效性不够造成的。

对策

1、要切实加强对全县教师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努力转变教师观念,积极树立“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

2、严格实施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的年检制度,对没有过关的教师限期达标,鼓励教师进行升级考核,对达到优秀等级的教师实行重奖,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申报骨干、职称的必备条件。

3、县教研室要组织优秀骨干教师用课堂实例和亲身经验对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必要时可选派几名骨干教师对每一册的教学内容分月进行作课培训,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4、县教委要加大“打造名师”工程的力度,各学校要制定长期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要针对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困难进行校本研究,努力打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队伍。

5、对一些共性问题要聘请专家进行引领,对个别学校存在的特殊问题要进行汇诊,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面临困境之六

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目前的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笔者曾在同学群里交流得知: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目的不明确,是为教研而教研,甚至有轮流上所谓的公开课、抽签上示范课的现象,更让我惊讶的是有一位我曾经认为很懂教研的城镇学校校长,居然说出自己一定要搞一个国家级的课题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来为自己增加评优晋级的资本让我瞠目结舌的一番话。

诚然,许多有思想、有能力、有实干精神的教师正在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努力以课堂教学为教研主阵地,将新课程理念逐步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开展校本普遍存在“三缺”的问题,即一缺认识(他们往往认为“教研”是“专家”和“教研员”的事,是自己难以胜任的)、二缺理论(缺乏既能反映新课程理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的示范与引导)、三缺氛围(缺乏校本教研应有的激励机制和研究氛围)。

对策

1、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研管理人员的培训 。要让这一批管理者明白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校本教研、怎样进行校本教研。

2、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导、整合作用,形成校本教研网络的良好循环和整体功能。

3、加强教师自我反思。

教师自我反思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三要素之一。在实现自我反思中,让教师能不断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实现新的自我价值,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不断地“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真正意义上活出生命的意义。

4、加强引领。教研室可以组织全县的学科骨干教师对各个学科分年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期进行研讨,把研讨成果逐步推广完善,最后上升为理论成果,逐级向上申报。另外,教研室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征集乡镇教师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梳理后,可以作为乡镇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还可以针对内容进行论文征集活动。这样,还可以避免每年论文评选中的假、抄、改等不良现象。

5、上挂下联,城乡统筹,推动全县校本教研的发展

县教委可以把校本教研搞得较好学校与校本教研薄弱学校结为对口帮扶对象,双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乡镇学校每学年度选定一批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强优秀青年教师和教研分管领导到城内学校任课、挂职学习。经过一定时间的,再回到原单位去指导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虽然彭水教育面临上述困境,甚至更多的困境,但令人高兴的是,在笔者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的教委领导通过校长论坛,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我为彭水教育献计献策”活动,及时采纳了许多金点子,并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非常有魄力的舉措(骨干教师评选工程,教研现场会活动,送课下乡,管理现场推进会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彭水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教委骨干教师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在偏城的山坡上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防范校园欺凌决不能“捂盖子”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