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模式探究

2020-07-10文亮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多元发展潜能分层教学

文亮

摘 要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和分类指导,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关键词 多元发展;分层教学;潜能

分层教学是在现在学生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能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难题。如何在现实教学中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这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联系、分层指导和分层评价,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1学生分层

在实施学生分层时,不是简单的只根据学习成绩来完成分层,而是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①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②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③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大致的分层,许多班级还存在介乎等级之间的学生,如:某学生人很聪明,接受能力也很强,但就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要采用把他暂时列为:①积极向②③靠拢的方法,灵活处理。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1]。

2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备课,明确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注意层次和梯度,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实际相适应。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素质。总之,要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为原则[2]。

3授课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课堂提问更应该分层次,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和智力问题,往往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对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3]。

4练习分层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该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任务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任务时B、C层次的学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A层次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4]。

5指导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

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個方面:

(1)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任务,如课本中任务延伸。

(2)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

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后进生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评价。

6评价分层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有所区别,对于A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B、C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7结束语

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通过学生、备课、授课、练习、指导、评价六个环节的分层结构,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他们能做到的,比能想象的多得多!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4):17.

[2] 梁星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197.

[3] 中国教育学会调研组,顾明远,谈松华,等. 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关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32条建议[J]. 中国教育学刊,2009,(5):9-12,31.

[4] 戴尔·卡耐基(美).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道[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6.

猜你喜欢

多元发展潜能分层教学
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调查报告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中本土资源的利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