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07-10林希
摘 要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高等学校顺应潮流迈进信息化管理时代。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思维、方式、手段都应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当下信息时代教育管理的需求,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现状出发,根据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面向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为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模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经的命令式教育管理模式长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无利于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因此探索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具有必要性和实用价值,更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1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现状
国家的教育政策是实行信息化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0 年 7 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明确提出特别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1],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是实行信息化教育管理的重要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群体中普遍有班级QQ群、微信群、学院QQ群、班委群等,这些工具用于日常发布学院通知之外,主要功能就是学生之间的聊天。这些信息化手段发展飞速,利用空间巨大,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可以借助庞大的信息数据,使用创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增强教育管理的效率。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不高,因此使得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整体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大数据功能,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加以应用,不断创新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形式与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传统化模式受到社会信息化的严重冲击,在适应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同时,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也面临着重重困难。
2.1 教育工作者信息化能力和素养参差不齐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已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由原本传统的线下班级管理模式,向线上、线下管理模式融合的管理模式转变。线上管理常依附于学生QQ群、学校教育管理网站等,这意味着对管理者的信息化工作能力的高要求。然而,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等,都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操作和管理能力。普遍来说,年轻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而年长教师的教育管理更具较高的政治素养。
2.2 大量数据的信息管理难度较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量的信息覆盖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其催生出的各类社交、图片、影音软件等产生了较大的数据信息,如作业帮、腾讯课堂、学习通、群课堂等产生构成的数据库非常庞大。庞大的信息数据量,直接给辅导员、班主任等信息管理人员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由于学生的性格及特色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心态随之发生各种变化,高校管理则需对这些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根据不同的个人性格及情景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管理[2]。
2.3 大量信息的安全系数低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推动教育手段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无法避免的网络安全问题。学校的网络信息平台存在着风险,易被黑客、各种病毒侵入。而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强,尤其家境贫困的学生因需改善经济问题,极其容易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
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索
面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高效的教育管理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与思路,借助信息数据等资源和手段优化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才能使得教育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3.1 树立大数据意识,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牢固地树立起大数据的理念。创新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模式,才能推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更好地发展。首先,要树立大数据已占据日常学习生活的意识。在网络平台及日常信息化管理方面,要积极应用和认识学生经常使用的软件,如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关注学生的心态及兴趣所在,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爱好特点。其次,要树立加强大数据的管理意识。要引进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既要提高对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能力,更要对加强对数据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学校应该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辅导工作,将培训工作日常化,以应对新媒体、新平台、新功能的更替。最后,要大力开展大数据意识的宣传工作,从意识形态层面提高对大数据的认识。教育管理者要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切实加强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才能使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3.2 加强信息化管理规范,提高校园信息网络安全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仍处于探索期间,主要依赖过去教育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来运作,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造成教育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无序化, 严重降低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在制定管理规范的过程中要把握精细化原则,对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的权利、义务及操作程序要予以规范,使网络化管理有章可循[3]。高职院校信息系统自身的防范性能必须要提高,严格规范管理者和用户的操作权限,细致分配各项工作,才能确保信息的根本安全。这不但有助于管理者建构起相对完善的安保制度,而且还有助于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实施[4]。
3.3 健全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利用合理手段辅助管理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应该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方式,对学生以及教职工做出全面的考量,并将大数据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5],对广大师生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划分与细致的分配,让师生能够逐渐适应并接受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发展和健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需要借助合理的信息资源、手段、人力辅助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管理。例如,高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工科类教学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学生宿舍管理中加入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提高各类场所的安全性。这样就会使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
4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改革趋势必然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普及。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在對数据信息加以科学把握的同时,更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规律,引导教育改革不断向前迈进。通过价值理性来实现对信息化工具理性的推动,借助对大数据在管理和运用方面实现创新,以增强大数据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当前的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仍面临着巨大挑战,须不断加强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同时要完善相关的管理规范,合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和手段,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刘士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8.
[2] 王立静,邹宇航,杨洪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22-123.
[3] 马千里.网络化管理:数字时代下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6):188-189.
[4] 李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23):111-112.
[5] 裴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思路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467.
作者简介
林希(1995-),女,江苏扬州人;毕业院校: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专业: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历:硕士,现就职单位:扬州职业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