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问”和“答”的权利都还给学生

2020-07-10周小红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期

周小红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我想,借“主动问答法”教学应不失为实现“多学少教”理想的有效策略之一。

一、主动问答法的含义

何为主动问答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依托学习内容(包括史料、图片、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自主提出问题,并以所提问题为载体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解答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好比,超市满足顾客一样,课堂满足学生这个“上帝”,允许他们从分层货架上自主选购商品,各取所需。

二、主动问答法的优势

主动问答法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把“问”和“答”的权利都还给学生,体现“学为中心”的思想,符合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实践证明,合理有效地运用“主动问答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扎实地学,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三、主动问答法的实施策略

探究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主动问答法作为一种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操作模式有:自问自答型、自问他答型、他问自答型。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下面着重从如何主动、如何提问、如何答问三方面探讨策略。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刺激学生主动。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让学生主动

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与质疑,让他们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出来。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和互评同学要多发掘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在课堂中,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多元的评价,都从心灵深处感染着学生,成就学生的“主动”。

(二)巧设情境激兴趣,使学生想问

创设高效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比建设一个让顾客购物轻松满意的自选商场一样,我们商家既要准备充足、丰富的商品,又要创设适宜的购物环境。教师应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各种情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问题意识。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1.精选图片生疑

图片是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很重要的教学资源,里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挖掘的信息。教师可以借助它们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我们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有位老师就是巧妙精选历史插图(见教材),拉开学生主动学习序幕的。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后,教师引导:这是170多年前英国随军画师绘制的一幅图。请同学们认真关注细节,针对图片反映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番细致观察后,学生开始疑问纷纷:“为什么在农耕文明时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却在170多年前蒙受屈辱?”“为什么图片中的英国人那么傲慢?”“为什么签署条约的地点在英国的军舰上?”“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发动战争?”“条约签订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顺应学生的热情回应,教师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将以上零碎问题归纳成“战争发生的原因、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这三个核心问题,以待开展下一步的探究。

借助图片生疑,既锻炼了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兴致盎然,可谓独具匠心!

2.巧借矛盾生问

矛盾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揭示和呈现矛盾,造成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考。

如我在上“西安事变”这一教学片断时,借助史料,就“是否扣留蒋介石”问题,将“杀蒋还是放蒋”这一对矛盾呈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激活了他们提问的冲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善用数据助疑

历史与社会课上常用的史料主要是文字资料。然而,作为文字信息的提炼与补充,图表往往包含着文字无法承载的信息。生动直观的图表,可以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发问的诱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激趣生疑的方法,如故事生趣、问题生疑等。但正如俗话所说“菜连吃三天遭人厌,好戏连看三天令人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尝试方法的多样化,力求实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

(三)讲究策略重引导,使学生善问

1.标题提问法

标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一般体现整节课的中心,里面蕴含着很丰富的信息。

如在学习《东西部差异显著》时,我就启发学生运用标题法来尝试提问。先用幻灯片出示课题“东西部差异显著”,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们样”展开质疑。有了方法指引,学生呈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东西部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怎样才能缩小东西部的差异?有位细心的学生还从“显著”两个字中发现“新大陆”:为什么东西部差异那么显著?一连串的问题,不禁启发学生领悟:原来一个短短的标题里面还能挖掘出那么多有效信息呀!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课题推理学习內容,抓关键词揭示学习重点。标题提问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2.联系实际法

学生对现实生活是很关注的,也常有困惑。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教材某个知识点,通过对现实生活热点新闻的分析,引导学生问一问“说明了什么”“怎么办”“有何启发”。

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新文化运动》为例,在拓展提升环节,我就运用了联系实际法传授学生提问的技巧。先用幻灯片同时展示:历史材料“袁世凯身穿古装率文武百官在山东孔庙祭孔”和热点新闻“2019.9.6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举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提问。如:袁世凯祭孔与当今祭孔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祭孔?对于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把“袁世凯祭孔与当今祭孔”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提问,有利于学生探究历史的同时思考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