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20-07-10李克荣
李克荣
摘 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行小学生综合能力、数学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给予他们鼓励,在问题情境中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教学效果尽如人意,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将变得异常顺利。小学生在有效问题情境中积极的思考,提高了核心素养后,才有机会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才能够在个性化成长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这对于基础教育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来说非常有利。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创设;方法分析;研究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固化,教师一味地灌输指导,很容易打击到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盲目组织课堂活动,是按照教师想法进行活动内容的提出、活动形式规定的,却不符合小孩子快乐的学习需求,因此师生互动矛盾多,教学质量自然很差。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则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更属于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分析、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应用效果不错,推广价值颇高。
1創设问题情境,生活化的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这样想,数学是一门生活化学科,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孩子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对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大有助益。课堂上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只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提出了他们熟悉的事物,随之展开的主体探究,才可以获得意外惊喜,小学生喜欢学习,还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等到他们的学科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去理解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也会变得轻轻松松。问题情境的设置,最好考虑一下小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确保数学问题的提出带有吸引力,学生顺势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好习惯,他们产生“数学即生活”的意识,以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必然有令人惊喜的出色表现。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内容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交通标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鼓励他们说出图形的构成,从而走进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接下来,在“分一分”活动中让学生研究新的知识,充分活跃数学思维,通过问题:①分类了这些交通标志,观察图形后你有什么发现?②你身边有没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呢?它们有什么特征?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那有五条边的图形、六条边的图形应该叫什么?从生活角度出发更好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形成了深刻记忆后,一定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设置了情境,有问题引导,这样的数学课堂焕发活力,贴近生活组织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实现趣味教学
如何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数学教师们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而兴趣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有趣的、有效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化实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计划显得至关重要,努力做好指导工作,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等到时机合适,就给他们更大的探究空间,数学教育特色尽显,小学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比如,讲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再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那不妨讲述数学故事,在有趣的教学氛围、有效的问题情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有一天,小猪佩奇的妈妈拿出了一个蜜瓜,要以1/4的方式分给每个人,而乔治却说:“我太喜欢吃蜜瓜了,所以我要1/5。”等到猪妈妈分给了他1/5的蜜瓜后,乔治看到猪爸爸、猪妈妈和佩奇的蜜瓜都比他的大,因此十分不解,问:“这是什么呢?”……由此引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的性质,小学生不再枯燥的学习数学,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有意义。
3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设计了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去除他们抵触学习的不良情绪,再引发认知冲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比如,学习《面积单位》一节的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尊重学生,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让他们主动参与量一量、比一比、拼一拼、想一想等认知活动,树立起自学的信心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事物的估算。新旧知识结合,小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分析的时候,教师给予他们一些点拨就好,深入了数学问题的研究,情境中活跃着抽象思维,认知冲突越明显,他们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也越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是非常关键的。等到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够走向更大的成功,尽请期待吧!
参考文献
[1]徐鑫.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49-50.
[2]杨建荣.关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学周刊,2018(13):66-67.
[3]吴文豪.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创设方法的分析[J].教师,2019(2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