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路径探析

2020-07-10焦志洁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

焦志洁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大变革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作为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为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路径

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战略工程、铸魂工程。

一、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被赋予新时代青年称号的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三观的形成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一)培养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新青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为中国新时代教育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上享有更广泛的话语权。而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需要大批心中怀有理想信念、拥有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担此重任。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也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与精神。青年人意识形态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二)促进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养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是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高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促进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从而使国家由文化大国发展成文化强国。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主体意识形态的弱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一方面思想得到解放,另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攀比心理,追求享受物质性的生活。这就使的部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开始发生改变,逐渐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一系列不良的社会现象开始滋生蔓延,最终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错误思潮的入侵

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极力宣扬“自由、民主”和“普世价值”,一股新自由主义思潮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逐渐在中国蔓延,从而来增强大众对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制度的认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容易接纳新思想、新观念,并且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度问题认识不清,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人们进行价值观的渗透、意识形态的渗透,来抹黑历史,阻碍了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

(三)新时代媒体舆论的复杂性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介带动了信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就凭借这他们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打着“互联网无国界”的旗号,积极向中国输出他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高校作为传播现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不良社会文化思想的强烈冲击。由于大学生对网络上各种言论和观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认知还存在差异,盲目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政治制度,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

三、深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勢新特点,必须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要在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用新时代新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与认同。

(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改革。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灵活运用教育教学的手段,把意识形态的建设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并且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要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积极使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强化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通过一些专题讲座、图书文化活动和红色之旅来进一步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先进的文化、主流的思想舆论、正能量的事迹去教育和带动广大师生,从而真正掌握校园文化阵地的主动权。

(三)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要促进学生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宣扬正确的意识形态,充分运用新媒体,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途径。新媒体的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也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通过网络平台,弘扬正能量,让师生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的监管,健全网络监管的体制机制,有效遏制一些错误思潮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渗透,促进正确意识形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01).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0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12-222.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高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