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块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2020-07-10武凡皓

石油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辽河油田

武凡皓

摘要:本文对某断块构造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断块;辽河油田;油气分布

1 成藏要素

1.1 储层概述

本区沉积物源为北东向古双台河和南部潜山,岩性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及中酸性火山岩,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局部沿潜山超覆的湖泊体系。扇三角洲相带发育较为完整,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北部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为主,向南河口坝、前缘薄层砂较发育,砂体厚度在工区内变化不大。

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砂坝在纵向上叠加,横向上连片,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储集体,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图1、2)。

平面上多条河道平行发育,但总体上平面可分海南1、海南3两大主流砂体。两大砂体不同时期继承性强,且不同时期能量的演化与砂体发育程度有差异;纵向上多期发育、叠加连片。

不同期由于受河流能量大小的影响,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工区内发育程度、影响范围有所不同(图3、4)。总体有从东三早期向东二段有由强变弱的趋势,表现为沉积物粒度较细、粒级变化较小,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东二段:海南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以细砂岩为主,单层厚1m~10m,岩石弱固结—半固结,以原生孔隙为主,含少量次生孔隙,为高—特高孔中—高渗储层。

东三段:海南地区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单层厚度较小,一般为1m~5m,岩石半固结—固结,次生孔隙增多,与原生孔隙一起组成混生孔隙带,为中高孔中—低渗储层,因发生早期碳酸盐胶结,局部砂体物性变差(图5、6)。

1.2 烃源岩

油源条件是油气成藏的根本,研究区主要位于辽海中央低凸起带上,古近系地层不发育,地层沉积厚度小,埋藏浅,不利于生油。但本区邻近东部凹陷和西部凹陷这两大沉积洼陷,古近系的断陷期沉积了巨厚的古近系地层,其生油岩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本区的油气富集[13]。因此,研究本区的油源条件,必须从研究辽河滩海东、西部凹陷的生油岩出发。

受构造和沉积演化控制,该区发育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营组3套烃源岩,均呈北东向展布,其中东营组烃源岩分布范围最广、厚度最大[14]。

海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最大厚度超过800m;沙一二段烃源岩最大厚度达600m;东营组沉积厚度可达1400m。

盖州滩洼陷沙三段烃源岩分布范围较海南洼陷广泛,烃源岩沉积中心部位厚度达1500m,向西、向东厚度逐渐减薄;沙一二段烃源岩分布范围较沙三段减小,沉积中心在盖洲滩洼陷,最大厚度超过400m;东营组烃源岩沉积中心最大厚度甚至可达2000m。

沙三段烴源岩自沙一二段末期部分进入低成熟阶段,主体生油洼陷在东营组一二段时期已达成熟阶段,现今整体进人高熟阶段;沙一二段烃源岩在东营组末期进人低熟阶段,馆陶组末期主体进入成熟阶段;东三段烃源岩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开始进人低熟阶段,到现今部分可进入成熟阶段,但对区内油气运聚影响甚微。

所以本区主要生油岩为沙三段和沙一、二段,其次为东营组。

1.3 生储盖和圈闭

1.3.1 盖层

盖层整体上发育良好,分布范围广,每个开发单元均在区域盖层以下。盖层岩性主要有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目前的钻井、录井等资料表明,目的层段东三段顶部均发育有大套泥岩,最厚为48m,最薄为6m,一般为30~40m;东二段顶部泥岩最厚为90m,最薄为17m,一般为40~50m。

由于这些泥岩是在湖泊水进体系域中形成的浅湖~半深湖相泥岩,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连续性好,所以在全区分布稳定,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

1.3.2 生储盖组合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研究区内各组段纵向上砂泥岩交互,旋回性明显,不同物源、不同相带的砂体迭加连片,分布广泛。每一旋回的顶部均有一定厚度分布稳定的泥岩,既可以做为生油层又可作为盖层。

猜你喜欢

辽河油田
油田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探索
Theshiningblackpearl
浅谈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辽河油田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油品防盗闭环管理法
浅析油田标准化工作模式的探讨
浅析油田基层管理中抽油机潜在伤害及对策
浅谈如何做好典型选树工作
浅析员工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