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路径分析

2020-07-10李素红

理论与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策略探讨初中音乐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下,教育行业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学生审美意识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发展。以下本文将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意识;策略探讨

引言

初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让学生在美的感悟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优秀人格,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充分契合学生学习、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各类创新的、高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1.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1.1初中音乐教师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重视程度不高

就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为只需要教授学生相应的音乐知识点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技能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事情,不需要在初中阶段进行培养。如此,在这样一种教学状况下初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就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1.2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有待提高是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问题。在我国现如今的初中音乐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并不能良好的把握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节奏,所以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鸭和灌输。在这样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以及审美意识都得不到提高。

1.3学生缺乏在音乐学习中的审美兴趣

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其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都是抱以一種放松以及玩耍的学习态度,因为在巨大的主课学习压力下,音乐课是最好的放松副课。如此一种学习状态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充分的投入,从而也就无法良好的感受到音乐深处的美感,极大的缺乏审美兴趣。

2.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策略

2.1良好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之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的方法有很多,最为简单高效的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让初中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充分感受音乐魅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青春舞曲》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青春舞曲》这首歌教材歌曲的音乐MV,让学生在视觉以及听觉上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然后教师需要在学生观看音乐MV的时候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首MV歌曲中应用了哪些演唱技巧?如此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观看。最后,教师需要在学生观看完MV之后让学生陈述自己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感受,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如此,在这一整个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融入教学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所在,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意识。

2.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充分开阔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相关的音乐场景,从而让学生在想象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进而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保卫黄河》的学习中,这首歌曲是一首十分雄浑壮阔的歌曲,需要学生在学习演唱以及鉴赏的过程中饱含激情。同时,在这首歌曲中描写了非常多的场景画面,如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以及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情感的进入这首歌曲的学习,教师可以积极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革命战士与鬼子英勇战斗的画面,想象黄河边上红色的高粱地等等。通过相关场景画面的想象,学生能够深刻的领悟到这首歌曲中饱含的爱国热情以及高昂的抗战决心,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这首歌的魅力所在。在不断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3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新教学改革理念下,学生是才是教学的主体位置,而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游戏的方式来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十送红军》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场景演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红军以及人民,然后演绎一段人民送别红军的场景。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歌曲中饱含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的对歌曲进行理解,进而发现更多美的元素。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其教学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以及其学习积极性和审美意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加以高度重视,从而在各种创新的、高效的教学手段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丽,葛超.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5):15-16.

[2]于江波.音乐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研究[J].明日风尚,2018,12(20):23.

[3]尤宝华.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7,20(15):22-23.

作者简介:李素红(1982.08--),女,汉族,广东五华人 ,本科 ,中学音乐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为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策略探讨初中音乐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思考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