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信技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应用的思考

2020-07-10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庆义

网信军民融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染病远程新冠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庆义

网络信息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早期预警、疫情预测、远程医疗、远程急救和远程教学等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将对临床医学发展和提升医院治理水平,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自2019 年12 月底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及其他地区陆续出现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例,疫情逐渐蔓延,其他国家也相继发现了类似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并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预防、控制。后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该传染病的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其中,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1,2],对未来中国临床医学发展和提升医院治理水平,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早期预警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庆义

早期预警在新冠肺炎这类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在2003 年SARS 发生后,吸取SARS 早期防控措施不够有力的教训,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传染性疾病网络直报系统,基本上覆盖国内各类医院,为传染病的早期发现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从人类的行为学来讲,不是所有生病的人,都先去医院就诊;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居家观察一段时间,去药店买些药物自行治疗,疗效不好时才去附近诊所或医院就诊,故从医院层面收集一手就医信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分析预警,由于基础信息的先天不足,还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预警。

据此,应用通讯信息定位等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局部地区药店人群流动聚集程度的信息、药店退热等特定药物销售情况、公司员工和学校学生请假情况、诊所及医院的就诊情况、以及互联网上某些传染病、发热和退热等相关词语的搜索情况,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和平时的常态基线进行比对,可在更早期发现异动情况,真正做到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曾有学者将2004 ~2009年间根据搜索引擎所得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感估算结果,与官方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根据搜索引擎获得的估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流感疫情非常接近,可在官方和流行病学专家之前两个星期,提前预测到流感暴发的出现[3]。因此,建立局部地区的、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早期预警系统,将为未来传染病疫情防控赢得宝贵的时间。

疫情预测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对于疫情缓解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染病发病率样本不仅采集困难,获取的信息数据有限,而且总是呈现出不规则、混沌等非线性特征;而传统的预测模型多据于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通常是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速度、空间范围、传播途径、动力学机理等问题建立的线性模型,难以进行理想的非线性拟和;对疫情发展的预测还不够科学和准确,预测何时、何地、发生何种程度的疫情,主观性还比较大;故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预测模型来开展科学预测研究。

众所周知,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是长期而严峻的,预测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流行趋势,对传染病的控制工作也意义重大。准确预测疫情发展,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料,如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国人行为资料、心理学资料、电话网络信息资料、医疗支持资源信息、交通人口流动资料、就业人群分布资料、消费信息等众多信息,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科学计算,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且在疫情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学习和校正,最终实现科学精确地预测出何时疫情终止,指导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未来还应成立专职疫情预测机构,由数学家、流行病学家、医学专家、计算机专家、信息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专家组成,整合政府各部门、多渠道信息资源,专著于精确计算、科学预测疫情发展,真正实现疫情预测的数学化和精准化,这应是网信技术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保障能力有限,应在今后的网络技术研究中加以重视。

远程医疗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疫情快速蔓延、大规模暴发,医疗资源透支;导致大量患者拥挤在门急诊,得不到及时救治;尤其对那些患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则承担着疾病与被传染的双重风险。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远程医疗,突破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优势,在能高效利用医疗资源的同时,具备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优点,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远程医疗可及时有效地将优质医疗资源传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有效提高医疗紧急救援效率,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但是,随着各类远程医疗平台的出现,其管理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目前我国还缺乏远程医疗方面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缺乏可操作性的行为规章与制度,对远程医疗的资质和执业范围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其次,传统医疗行为中体格检查的触诊、扣诊、和听诊行为,在远程医疗中的缺失,也将增加远程诊治的医疗风险和难度,还有远程医疗时各类医嘱的线下执行,也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故线上医疗平台的建立与管理,需要规范和制度化;远程医疗质量的控制,也应加以重视;在我国有序开展远程医疗,还需假以时日。

远程急救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5G 通信具有大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优势,使得急救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和沟通。如对新冠肺炎等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病情评估,以及直升机快速急救转运。基于5G 通信技术的紧急医学救援系统,在疫情迅速反应、信息传递、统筹和协调医疗资源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在迅速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的同时,还成功协助实现了临床救治的科学决策[4]。

紧急医学救援系统通常由5G 救护车、5G 全景VR 实时显示系统、5G远程超声检查系统、医用无人机系统、5G 急救指挥平台五个部分组成。5G救护车内装有多功能监护仪、人工呼吸机、电除颤监护仪、便携式B 超机等医疗设备,以及基于5G 网络的高清远程视频互动系统、VR 浸入式实时全景体验系统、GPS 定位系统等。其中5G 全景VR 实时显示系统包括VR全景摄像头和VR 眼镜,佩戴者能实时查看救护车上情况;5G 远程超声检查系统集成了机器人技术、实时远程控制技术及超声影像技术, 医生可通过操纵机械臂,远程同步控制设置在异地的超声探头的移动, 给患者进行远程检查[5]。但在具体应用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5G 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有待加强,5G 救护车的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该救援系统在野外的生存和

远程教学

鉴于新冠病毒易传播的特殊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现场的教学活动,均在线上进行。如部分医疗会诊、教学查房活动、医学专业学术会议等,尤其是国内专家学者在网上进行了许多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专业学术研讨,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提高了新冠肺炎的整体救治水平。其次,国内许多专家还在线上进行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内容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个人防护、合理就医、心理调适等内容,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展示了网络信息技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强大生命力。

但是,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疗会诊、医学会议等教学活动,对图像分辨率和现实场景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其次,许多线上会议的相关软件还不够方便快捷,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学术会议及远程教学的专用手持设备,远程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效果还存在相当差距,故医疗救治相关的远程教学,还任重道远。

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网络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方面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补齐这些短板,将会进一步推动医疗救治和医院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传染病远程新冠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新冠疫苗怎么打?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