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D联合凝血四项在临产妇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0-07-10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河南南阳473000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血栓性凝血因子受试者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高 策

女性妊娠后,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上升,血液中红细胞下降,白细胞增多,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性降低,呈现高凝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产妇产后止血及子宫恢复,但也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增加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因此在临产前需了解产妇的血液状态,防止产后大出血等突变情况的发生。本研究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待产的110例临产妇及同期54例健康检查非孕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及凝血四项检测对临产妇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待产的临产妇110例为观察组,按照是否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将110例临产妇分为两组:Ⅰ组:正常临产妇(56例);Ⅱ组: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妇(5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女性54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所有临产妇的孕检资料及非孕期女性的健康检查资料完整;(2)年龄22~34岁。排除标准:(1)心、肾、肝等器官功能损伤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7.45±3.21)岁。观察Ⅰ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96±3.18)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81±1.36)周。观察Ⅱ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64±3.8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46±1.12)周。三组受试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空腹采集三组受试者肘静脉血1.8 mL于抗凝管中,充分摇匀后在3000r/min下离心10 min,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D的含量。PT、APTT、TT及FIB的测定采用凝固法,D-D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使用武汉艾尔夫血凝仪。所有检测项目均在1 h内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三组间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进一步行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受试者D-D含量比较 对照组、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受试者D-D含量依次升高,且三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三组受试者凝血四项比较 对照组、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PT及APTT呈显著性下降的趋势;FIB含量呈显著性升高的趋势。三组受试者的TT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3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影响血液凝血功能[1-3]。主要表现为女性妊娠后,体内性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升高,促使体内血液发生改变,呈高凝状态。可在产妇分娩时迅速止血,预防大出血等的发生,同时使血栓形成,促进子宫的产后恢复[4]。但血液状态的变化也增加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出血性疾病等的发生率,增加女性分娩过程中的风险系数,严重影响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如女性妊娠后体内FIB含量增加了60%,使发生血栓类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若发生羊水栓塞等,使体内凝血因子等被大量消耗,则极易使血栓形成,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因此需在孕妇产前进行D-D及凝血四项的检测,了解临产妇的血液状态,减少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

PT是指凝血酶原在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作用下转化为凝血酶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可反映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活性,是临床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延长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DIC等,缩短常见于血栓性疾病等。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敏感指标,其延长可见于血友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等,缩短常见于高凝状态等。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常见于肝脏及肾脏疾病等、缩短无临床意义。FIB是具有凝血功能的一种蛋白质,是凝血及血栓形成过程的重要物质。高FIB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健康非孕期女性、正常临产妇及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妇PT、APTT水平依次降低,提示女性妊娠后体内外源性及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而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妇凝血因子活性最强,易发生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FIB水平依次升高,表明女性妊娠后体内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女性产后的快速止血,但其含量过高,则易引发血栓性疾病,危及产妇及胎儿的安全。TT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其水平与孕妇高凝状态无直接联系。

D-D是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说明体内血液呈高凝状态且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是体内血栓形成的标志物,是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6]。研究表明,其水平会随着孕妇孕期的延长而升高[7-8]。且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体内凝血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使高凝状态下的凝血功能产生叠加,D-D含量升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健康非孕期女性、正常临产妇及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妇的D-D含量依次升高,提示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妇体内凝血功能增强,产后易出现血栓性疾病。

表1 三组受试者D-D含量比较(±s,μg/L)

表1 三组受试者D-D含量比较(±s,μ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观察Ⅰ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D-D对照组 54 60.89±21.25观察Ⅰ组 56 378.36±84.18a观察Ⅱ组 54 748.39±158.32ab F 601.876 P <0.001

表2 三组受试者凝血四项比较(±s)

表2 三组受试者凝血四项比较(±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对照组 54 13.41±0.84 37.98±3.46 14.41±0.93 2.51±0.21观察Ⅰ组 56 12.63±1.13 31.56±2.88 14.68±0.56 4.72±0.81观察Ⅱ组 54 10.25±0.36 26.51±2.81 14.56±0.52 5.83±0.46 F 209.996 193.943 2.129 510.064 P <0.001 <0.001 >0.05 <0.001

综上所述,检测临产妇的D-D及凝血四项,对产妇的血液状态进行评估,对减少产后出血等的发生,保障产妇及胎儿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血栓性凝血因子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发生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