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视域下的当代艺术创作
——四川大学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项目”
2020-07-10朱月ZhuYue
朱月 Zhu Yue
1魏震、骆丽嘉她者的凝视行为现场表演照片2019
2王东涛时间的对视影像装置直播120小时2019
四川大学美术馆的“博物馆艺术项目”是由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发起的以当代艺术的介入来联动同领域文化机构、跨学科界限的破隔性项目。自2018年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艺术实验项目以来,将视野从生物转向传统文化领域,在2019年分别与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联合举办了“重帘——古代绘画、刺绣互文展”暨“借镜观形——博物馆艺术项目邀请展”“物·色——明代女子生活艺术展”,艺术家以绘画、装置、影像、声音等多种艺术形式语言对博物馆、展览以及传统文物开启介入式艺术实验,不只是对文物传统历史文脉的传承,更是对文物内在意义的深层次解构、挖掘、反思与对话,最终的创作在展厅中与文物并置呈现,在基于传统文物的当代艺术创作所营造的涉及意义生成、文本关系、话语体系的多重互文中拉开意义多声部的协奏。
一、博物馆艺术项目中“互文”的内在根源
在中国“互文”这一概念指的是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交替使用语义相近的词语或者拆开本应合在一起的词语分别放置或使用典故,前后参互,根据形式来互相补充完整语义。例如《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白话是:不以所处环境和个人遭遇的好而高兴,不以所处环境和个人遭遇的坏而悲伤。省去“物”“己”或“喜”“悲”词语的重复,以互文的形式凝炼语句、加强情感和意义。西方的“互文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创立,是符号学领域下对历史文本的语义分析理论,她认为文本由其他文本镶嵌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不再局限于自身,与其他文本产生对话,在此语言、艺术、文学等所有与意义有关的时间都被包含在历史的文本进行讨论,它有了其他向度。1中西互文在不同语境中具有相似的思维模式,在此我们关注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和对话性,以及互文所构成的意义生成活动。
传统文物与当代艺术是体现人类文化的两种不同风格化的媒介载体,艺术与文化的亲缘性是构成互文空间的内在根源。一方面,艺术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特例,物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媒介,两者本身就存在联系。自远古时期的洞穴壁画以来艺术一直表现着人类的生活状态、生产水平、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文明的演化和进步。博物馆中的物是经由鉴别、分析的典型代表。然而,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通常作为对展览主题的历史性证据被研究,例如少数民族部落的图腾、面具和雕塑等。当代艺术成为与传统文物之间亲缘关系的延续。另一方面,“文化”是传统文物与当代艺术两者中永恒的话题。博物馆中的文物是体现人类物质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所指涉的领域是现当代艺术实践和理论的阵地,如今艺术更多地涉及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本质以及对政治、文化、宗教等多维度的介入讨论。
在现当代艺术中,有着不少涉及文物及其背后物质文化的运用,典型的例子是原始主义:1984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部落与现代的亲密关系”中并置展示毕加索、马蒂斯、恩斯特等艺术家的绘画、雕塑作品与大洋洲、北美洲、非洲的木雕、树皮画等部落艺术,体现了现代艺术和部落艺术之间存在的平行关系,作为文物的部落艺术是部落文化的精神性产物,其外在的图像和形式被艺术家挪用至创作中,也是对其文化文本的引用。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艺术家徐冰,他始于2004年在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创作的系列作品《背后的故事》,结合自身与柏林、博物馆的历史,挪用《松柏贺寿》等古代水墨画的图像去表现文物背后“被殖民”的故事,文物代表了艺术家的文化根源,文物的背后故事作为其创作的历史文本和原始文本被采用。
3郭俣“不作园”“骷髅”“静物”系列布面丙烯尺寸可变2019
二、博物馆艺术项目中“互文”的意义生成过程
克里斯蒂娜认为,文本空间蕴含着三个对话话语维度:写作主体、接受者和外部文本。2在以写作主体——接受者为横轴,文本——语境为纵轴的坐标体系中,写作主体能够以词语的形式在文本中书写,接受者以话语的形式参与到写作主体的文本构建中,其他文本将对写作主体的文本产生影响、互为对照,三者在文本空间中进行对话,实现意义的生成活动。在博物馆艺术项目中,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解构文物的图像、形式以及内在的文化涵义,定位文物——当代艺术——其他文本坐标轴的意义生成文本,结合自身的创作逻辑和图像生成方式进行创作。文物和当代艺术作品从而成为指涉某一意义的不同形式的现象文本。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对文物意义的再认知,文物的意义要素在文本空间中与艺术家交汇,产生对话并发现文物文本与自身文本的“共通”。同时,当代艺术作为中介,其多样性的形式语言指向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吸收其他文本的加入使文本空间更为广阔。传统文物和当代艺术的互文共同拓宽了对方的话语广度和历史深度,在开放的现代语境中产生意义的多声部。
在展览中文物与当代艺术并置展示,地理空间上的在场构建第二重的文本空间,观者作为新的话语维度加入,形成传统文物——当代艺术——观者——其他文本的互文。文物与当代艺术成为同一阵线的主体,在彼此的互文中构成意义活动,观者的观看和批评性讨论使其主动参与到文本生产的建构中,生成自我理解的意义实践。在第二重文本空间中,当代艺术作品具有中介作用,作为吸收传统文物意义要素而重构的文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连接意义生成文本与观者,也连接文物与当代语境文本。
王东涛的《时间的对视》以影像实时传送博物馆文物《明文俶花蝶图扇面》图像的蜀绣技法的织绣过程,通过博物馆空间文物蜀绣的“静默”状态与蜀绣工坊的针线交错的翻转对比中制造出时空折叠和互换的可能。从制作的工艺、织绣的图案到制作和使用它们的人,文物蜀绣成为艺术家创作中想象和创作的主体,制造一窥六百年前明代女子的生活之美的时空缝隙。蜀绣与艺术家创作的互文的反身性也给予观者解读文物的新视角。魏震的《她者的凝视》以及展览开幕后的行为,以新媒介语言和互动性形式极大地吸引了观者参与到行为中,共同构建文物《玄宗幸妃图》及艺术作品对性别差异、权利身份、女性主义的意义指向。行为中艺术家复述近期美国阿拉巴马州出台的禁止堕胎法案的条文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即时性地纳入实事政治文本的互文。
三、博物馆艺术项目中“无意识”互文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由于自身意识与无意识的的双重构成,基于文物的创作过程本身就存在的对话性构成互文。创作主体的无意识是在文本坐标轴中协助寻找意义定位的隐性文本,与其他文本产生互涉作用,形成更为广阔的互文空间。弗洛伊德将人的感觉、情感与冲动的称之为“痕迹”,这种“痕迹”是艺术家创作的源始动力,对博物馆文物的无意识可能来源于传统文化自小的潜移默化所形成的文化认知和情感沉淀,也可能出自对他者文化与自身的差异性所带来更加贴合自我创作意义的感受,甚至影响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对于艺术家来说,基于博物馆文物的创作是当代艺术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包含了艺术家对博物馆文物的认知、感受、气息以及自身对文物的固有认知,这些“痕迹”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理空间与传统文物的文本空间产生互文的内在联系。艺术作品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和结果,在创作中当代艺术语言与传统文物所指文化对话的过程和结果都在作品中体现。无论有没有意识到,艺术家的无意识是创作和互文的重要因素。有些艺术家故意放大这一点,随着情感、感受、冲动的引导创作。
《光阴》源自展览开幕前夜的一个梦,梦是艺术家陈镪多年来的创作主题,此次创作体现艺术家对展览主要文物——明代女子服饰的介入中不断思辨性地对话所造成潜意识的影响,艺术家的个体理解的价值意义在文物服饰和作品的互文中成立。陈镪的音乐作品《枯音》也极大地践行了对文物的感性理解和开放性解读。郭俣的《静物系列》《不作园系列》是对照博物馆中传统山水画母题的现代创作,在对“物”的质感和观感朴实无华的描摹中寄予文物山水画卷的内心无为的禅意。《骷髅系列》更是将艺术家对博物馆中文物“死亡”的生命状态和气息的象征意义创作,在文物展柜中的展示方式形成与文物的在展陈机制上的互文。
四、博物馆艺术项目中“互文”的批评性实践
传统文物与当代艺术的互文是博物馆艺术项目对博物馆制度结构、展陈机制和话语体系的批评性实践,是解构惯常博物馆社会建制分工的艺术策略核心。
首先,与其他博物馆中典型的艺术回顾展、主题展或者是作为“补充说明”的艺术作品不同,也与参与博物馆批评的艺术实践活动相异,博物馆艺术项目打破传统的思维逻辑框架,通过介入的方式深挖文物的潜在意义,在文本空间的互动对话中深入浅出,或将是基于文物意义新的表达路径和阐释方式;或将文物活态化,置入当代语境中创造当代价值;或将再构观念、重新赋意,引入更为开放的社会性话题,引发观者的批评性讨论。因此,当代艺术与传统文物的互文为博物馆历史与未来的批判性对话构建了新模式。
其次,博物馆艺术项目中传统文物与当代艺术的互文反思与重建了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现状。从物质属性上讲,艺术作品从属于“博物”的范畴,西方博物馆与美术馆互为一体。而在中国由于社会建制的分工不同构成了博物馆、美术馆的在地理空间、社会文化诉求和话语体系上的二元性。博物馆艺术项目邀请艺术家基于博物馆文物的创作,以艺术介入的方式解构传统文化的文本空间,开辟参与讨论的话语口径,共同构建开放语境和新型关系,当代艺术与传统文物的互文实现了对博物馆与美术馆稳固形势结构的去分划。
最后,传统文物与当代艺术的互文不可脱离博物馆语境。博物馆中的“物”是不能脱离这个空间的“物”。3文物是经由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在田野里收集而来,经由研究、筛选后从“自然物”上升为“文物”,被放置在博物馆这一具体时空内的“再造”文化空间中。同样,艺术家基于文物的创作也是这样,对当代艺术的解释需凭借创作原初的文物,为了实现文本空间内话语维度的集合体系,构成当代艺术与传统文物的互文情境,就必须在博物馆中进行。
结语
“互文”揭示当代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介入式艺术创作到博物馆并置展陈的意义生成活动中构成传统文化的解构重构和活态延续以及当代艺术的文本根源性探寻,展现在特定语境中艺术实践对博物馆制度的批判意义,在与其他文本的互动中延伸话语广度。四川大学博物馆艺术项目中艺术家基于文物的当代艺术创作构建了艺术家创作主体的意识与无意识、文物文本、艺术文本、观者、博物馆语境以及其他文本的广阔的互文空间,促使艺术维度与传统文化维度产生重叠,在文物意义、艺术与文化、博物馆机制等问题的试探性艺术实践中生发效应、生发意义。项目本身也体现了博物馆与美术馆的互文,打破藩篱的对话行为促进跨学科领域、文化机构联动的可行性探索和再度深入的可能。
注释:
1.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黄蓓:《互文性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突破》,《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5期,第1-11页。
2.张雪峰:《互文性理论的解构与建构》,《文化学刊》2019年第9期,第103-105页。
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