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路径
2020-07-09谈煜棋
谈煜棋
摘 要:面对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课堂教学全面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建立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路径更是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就在明确小学体育课堂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侧重点的基础上,将围绕体育风云人物创设课堂情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情感;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动作分解与示范,高效强化学生技能水平;强调“以赛代练”方式,确保学生规则意识与运动能力的有效深化;深挖“双主体”互评作用,辅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四个方面作为中心,将其实践路径加以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目的与意义;侧重点与路径
引言:
从当今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来看,学生不仅要掌握所要学习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在体育运动的理解与认知水平上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上也要得到全面强化。因此,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成为必然选择,也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文章就以此为课题,并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加以论述,希望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小学体育课堂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与意义
1.目的所在
由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涵盖了学生情感、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培育,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将其做到有效深化能够促进学生体制健康与心理健康协调发展,让学生能够因体育运动而快乐,这显然与小学体育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高度吻合,所以也是小学体育课堂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2.意义体现
毋庸置疑,在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中,教师课上教学的任务明显增加了很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只是最为基本的一项,而另一项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有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方法来支撑。其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恰恰为广大体育教师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也会有此形成一条完整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课堂教学的品質也势必会呈现出跨越式提升。
二、小学体育课堂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1.深入分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能够在体育规则方面有着正确的感知,并且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运动习惯上得到全方位的培养,这显然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品质的基本体现。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将深入分析其内涵置于第一位。
2.力求阶段性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的适用性
小学体育课堂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内容的选择上、手段的应用上应该能够与之保持相互的融合,这样教学过程才能始终做到启发、引导、强化学生各方面核心素养,也充分说明了力求阶段性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的适用性应作为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着力点。
三、小学体育课堂深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路径
1.围绕体育风云人物创设课堂情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情感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不难发现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树立学生的体育情感是首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则需要在一个理想的情境下来完成,而课堂准备部分恰恰能够为之提供一个理想的空间,因为该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而围绕体育风云人物创设课堂情境的效果显然最为理想。以《蹲踞式起跑》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后,教师接下来的工作并不是宣布课堂常规,而是要向学生提出极具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将注意力能够集中至一个点,进而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并从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情感。即:“同学们有没有了解过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哪一团体项目或个人项目能够让自己血脉喷张?哪一位运动员让你至今印象深刻?”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赛事视频或人物传奇记录片断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这些前所未有的素材带领之下,内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感触。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并以此为根据带领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不是多得名次,而是突破自我身体和心理上的极限,敢于挑战自己,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与之有着极大的关联。这一过程显然是创设比赛情境的过程,不仅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得到了全面激发,更重要的是学生体育情感也在比赛氛围的渲染下逐渐形成,为顺利进入到正课学习提供了理想前提。
2.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动作分解与示范,高效强化学生技能水平
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课程结构来看,动作分解与示范环节是实施新课教学活动的起始点,也是学生了解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主要平台,也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所以广大教师会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正是强化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最为理想的载体。因此,在全面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建设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手段来进行,以此达到高效强化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目的。其间,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来组织动作分解与示范活动自然是理想之选。以《小足球-脚外侧传接球》教学为例,在进入到课堂“基本部分”教学阶段后,教师首要任务则是让学生举荐一位“小助教”,协同教师共同完成动作分解与示范工作。其次则是要以师生双边互动的方式来传授新技能。在此期间,教师要结合足坛巨星传球动作的特点,针对“支撑脚与球的距离”、“触球点”、“力的掌控”、“脚尖的指向”等多个方面向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和说明,确保学生能够带着国际巨星的回忆去了解本课基本动作技能,进而产生想要模仿的欲望,而这也是学生无形中掌握动作要点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跟随自己的讲解与示范以前后排为单位,自主进行动作模仿,并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疑惑,以供教师和同伴为之解决。在这一过程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显然能够形成积极地互动过程,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氛围也不再压抑,学生自然会在高效的状态下提升自己运动技能水平。
3.强调“以赛代练”方式,确保学生规则意识与运动能力的有效深化
无需置疑,“随堂训练”环节是小学体育课堂“基本部分”的重要组成,是全面深化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的主要平台,也是课堂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为此,在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构建中,教师必须将此教学环节加以牢牢把握,确保学生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体育规则,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其间,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来进行显然是明智之举。以《小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在进入到“随堂练习”阶段后,教师则要以团体竞赛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其间,向学生明确每组8人,持球一组在接球后只允许运球1次,然后必须将球快速传给同伴,最后投篮入筐后进行球权转换,每次进攻的时间不能≥24″,球从后场转移至前场的时间不能≥8″,否则就会以失利而转换球权。另外,传球与接球动作必须使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在这一过程里,教师则是以裁判员的身份存在,做到客观公正的判罚,学生也会由此感受到“随堂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提高自己在练习时的专注度,这样学生也是必会在篮球规则意识上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竞赛氛围下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效果也会随之得到有效提升。
4.深挖“双主体”互评作用,辅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課堂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实现稳步提升,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保障条件作为支撑,而保障条件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反馈层面上,反馈的渠道主要在于“课堂评价”,这也是课堂结束部分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学生往往会在这一环节中总结经验、明确学习成果、意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对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构建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必须将科学的评价方式视为重中之重,以此来达到辅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目的。其间,“双主体”互评的有效开展自然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评价方式之一。以《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教学为例,在进入课堂“结束部分”后,教师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能够主动说出“准备姿势”、“击球手型”、“击球点”和“击球部位”四个基本动作要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随即教师为之提供相应的补充。之后教师则要根据学生课上学会了什么,哪些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哪些注意事项应该在练习中还要加以高度重视,应该在课后怎样进行复习与巩固等方面做出点评。在这里,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以肯定和建议为主,切实做到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课上学会了什么,哪些方面还有漏洞,进而能欣然接受来自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运动习惯。最后,教师还要将课堂剩余的时间再次转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就课上的每个细节说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这些来自于学生的观点显然都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与练习之中,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教师经过认真倾听、整理、总结之后,要将其作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方案设计和优化的关键点,力求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纵观以上论述观点不难发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深化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做到深刻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还要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能够与之高度呼应,由此方可达到理想的培育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成为现实。因此,不断强化上述几项工作势必成为广大学习体育教师今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点,也是彰显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陆秀云.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J].体育师友.2016,39(5).
[2] 姚伟平.提高运动技能是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7).
[3] 连景龙.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