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方法
2020-07-09胡小冬
胡小冬
摘 要:小学新课标要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本文将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该如何及时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自觉锻炼体质,提升小学生体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策略方法
大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国民体质水平仍在不断下跌,相当大量的人群处于肥胖、近视、亚健康状态的病态折磨之中,因此,应该从孩子抓起,为身体健康打下基础,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改变当前国民体质差的状况。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加以针对性培养策略,帮助养成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体质的习惯。
1.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体育,以五六年级学生为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集合、热身运动、解散自由运动、下课前五分钟吹哨集合、监督学生返回教室一套行云流水的形式走遍教学过程。
1.1学生高度自由化
以此教学流程为例,学生在体育课上具有高度自由化的活动空间,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锻炼。但同时在学生自由活动过程中,缺乏教师的管教,也会养成学生懒散的习惯,将体育课当做散步、聊天的圣地。这种教学方法有没有起到体育锻炼的初衷暂且不论,学生在体育课上除了放松与休息,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事项中去,又谈什么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懒散习惯了,会因此养成体育运动无非就是课间散散步、打闹嬉戏,长此以往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不善于运动。
1.2教师未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放任学生玩耍确实可以起到减压放松的目的,但新课改要求的是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其中也包括体育。以一堂课四十五分钟为例,十分钟集合做热身准备,三十分钟自由活动,五分钟集合点名并下课,中间这三十分钟的课堂教育时间就这样白白从体育教师的手中溜走了。教师能不能有效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养成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指标。教师应该积极改善体育课的组成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
2.有关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的策略
体育科目的趣味教学相对简单,尤其对于好奇心与旺盛精力成正比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体育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重构课堂组成部分,以趣味性的娱乐教学模式,即缓解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又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形成正确的认知。
2.1重构课堂组成
改变传统教学散养模式,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相关体育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定学期计划,本学期要求学生学会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具體的运动项目,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十分钟集合热身、十五分钟专业指导教学或体能训练、二十分钟学生自由支配。这十五分钟的专业指导教学,教师可以教学生本学期对应的运动项目的规则、技巧,并让学生亲自尝试实践,确定这个项目适不适合自己,自己是否喜欢此项目。其余二十分钟自由支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在学期末时教师抽一节课时间重点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本学期目标运动项目是篮球,则可以以十个投篮为标准,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记入档案袋中。
2.2以体育竞赛替代自由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竞赛替代让学生自由选择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班级选拔篮球队、排球队等需要小组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协作。正常以一个班级50名学生来算,想要组建两支实力均衡的五人篮球队相对困难,也因此需要学生们相互包容,形成集体荣誉感,需要教师指导,让学生参与自己并不擅长的运动竞赛,同时获取荣誉感与满足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养成主动参与锻炼的习惯,同时还能对自身的状况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与定位,了解自身的不足,并通过主动训练的方式补完自身的短板。
2.3有效利用室内课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偶尔会遇到阴雨天气等不适合室外教学的课程,一般教师的做法是直接把体育课让给其他专业老师进行科目教学,或让学生自习写作业。此类做法会加固学生脑海中体育课或体育锻炼并不重要的印象,认为体育锻炼并不属于学习生活中的一环。小学体育也有教材《卫生与健康》,阴雨天气不适合室外上课时,体育教师则可以走进教室,讲解卫生与健康知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样的,利用室内多媒体教学,体育教师可以播放著名的运动竞赛、有趣的赛事集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可以选择播放一些女子项目如“中国女排”、“中国女篮”、“女足”等以女生为主导的赛事,起到吸引女生注意,培养其运动兴趣的作用。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主动担负起改善小学生体质情况的重担,以趣味化的兴趣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歆齐.小学体育趣味教学[J].理论前沿,2019,(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