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策略分析
2020-07-09汤燕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本文指出,想要加强博物馆文化传播和开展拓展式社会教育,就必须注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与受众相契合,并与学校和其他场馆进行合作。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传播;拓展式社会教育
前言
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与保护场所,而且是文化与文明的集中展示场所。在博物馆中,参观者可以看到文明的兴衰,历史的变迁,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博物馆是进行文化传播和开展拓展式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文明和无数光辉的历史,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无论是绘制人面鱼纹的陶盆,还是回荡着历史歌声的青铜编钟,无论是造型奇异的枭樽,还是缥缈若仙的素纱禅衣,都是古代先民留下的瑰宝。而在近现代,那些记录着战火与硝烟,诉说着民族荣辱的文物,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教育意义。千年光阴转瞬即逝,中华大地上曾经群星璀璨,曾经朝代更迭,最后这些跌宕起伏的往事都随着时间的长河流向那个叫“过去”的地方,或成为故事,或成为传奇,或成为尘沙,或被历史铭记,或被历史遗忘。只有当时昭昭日月依然在,昼夜轮转,凝望着这片华夏大地,见证着这片大地将过往的起承转合是非成败都凝聚在那些保存下来的文物里,藏于博物馆中,展示给后来者。博物馆是文明的集中展示区域,是文化传播中心,在这里进行拓展式社会教育,可以使来访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和文化自信,使观众对伟大的祖国充满更加虔诚的热爱。博物馆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观众的爱国精神。
二、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当前主要问题
(一)专业性有余而拓展式社会教育不足
在当前的博物馆文化宣传和教育中,教育内容和方式缺少亲民性,比较专业和刻板。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面向的人群是社会大众,这些观众文化素养不均衡,年龄职业等各个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如果博物馆传播的是较为专业的知识,或者在进行历史讲解时表达方式过于枯燥,只注重陈述史实而不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缺乏情感上的连接与互动,许多观众会无法对相关知识进行良好的消化,而且会使一些观众失去兴趣,达不到教育宣传的效果[1]。
(二)缺少合作,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的博物馆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工作形式一般是吸引大众前来参观,在观众参观文物时进行专业的讲解。但是,这种教育形式过于传统,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观众的文化需求。而且这种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方式过于被动,只能等待观众前来,影响力不足。现在一些博物馆独立开展活动的时候较多,展品类目难免单一,缺乏对来访者的吸引力。尤其是当博物馆资源有限,只是针对某一主体进行收藏时,其单一性特点就更加明显。
(三)博物馆宣传内容与受众品位匹配度低
博物馆的展出安排和一些宣传活动往往是根据博物馆的现有资源而定,缺少对观众喜好的了解和考虑,因此在进行文化活动时,有时无法得到观众的响应。博物馆应该根据观众的文化层次和不同的欣赏水平,制定展出活动计划和开展拓展式社会教育活动,策划受欢迎、教育效果良好的博物馆文化活动。
三、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拓展式社会教育
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任务是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明,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而非培养专业性质的人才,所以专业知识灌输应该弱化,教育内容应该得到升华。博物馆应该丰富教育形式,加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参观讲解必不可少,但应实现多样化讲解,结合时事,使形式更灵活。有些博物館利用数字化手段,在展区设置二维码,观众扫码以后就能听到相应的讲解,这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改变。博物馆也可以面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参与到博物馆宣传工作中,加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黏性。引起来访者的共鸣非常重要,因此博物馆要注重场景塑造,氛围烘托,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接受历史文化教育[2]。
(二)开展多元化合作
博物馆的资源一般比较有限,而且收藏品多是围绕某一主题,观众前来参观的次数如果很多,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现在的时代欣赏开放和交流,观众的审美意趣变得更难取悦,所以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发扬时代精神,联手协作,增强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教育能力。一方面,博物馆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合作,联合举办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另一方面,博物馆也要与学校和其他一些组织进行合作,举办以目标人群为主的活动,例如,在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的展览或合作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增长观众的历史知识,增强观众的文化素养,变被动的社会教育形式为主动的社会教育形式,实现客流由不确定性到固定某一些客源。
(三)在拓展式社会教育中注意“投其所好”
博物馆想要发挥自身的职能,就需要了解观众的喜好,以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切入点,推出与观众联系更加密切的活动,并且要在活动中和活动后做好观众反馈记录,并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反馈分析精心设计下一次活动。博物馆除了举办特色展出活动,还可以针对某一观众感兴趣的主题举办相关活动,让观众参与进来,加强文化体验和教育效果。在对展品进行陈列设计时,要拒绝千篇一律和刻板,而是采用灵活的展出方式,采取情境式布展方法,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氛围。尤其是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避免口号式宣传。爱国教育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过时的只会是教育的方式,因此在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和拓展式社会教育时,应该以观众能够接受和欢迎的方式进行,提升展馆设计技巧,增强展馆的情绪感染力。
结论
综上所述,博物馆因为其特质的原因,本身就肩负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责。现在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还有很多可以拓展和完善之处。博物馆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在新时代展现出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冠宇.博物馆文化传播与拓展式社会教育[J].艺术品鉴,2019(09):95-96.
[2]张烨.博物馆历史文化传播对青少年的社教职能[J].文化产业,2019(02):51-52.
作者简介:
汤燕伟(1984-);性别:女,籍贯:江苏省睢宁县,学历:本科,毕业于黑河学院;现有职称: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