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职业院校承接政府职业培训项目现状研究

2020-07-09李婷

锦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院校

李婷

摘 要: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本文通过研究贵州职业院校承接政府职业培训项目的现状,分析职业院校培训对接政府补贴性培训存在问题,提出了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发现真实培训需求、积极开发培训资源、择优组织培训模式等四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政府补贴性培训

一、问题提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把摆脱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为此,贵州把职业培训作为赢得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2018年《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要大力开展各类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1]。2019年《贵州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进一步提出,争取在3年期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让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鼓励职业院校主动承接各类补贴性培训[2]。2020年1月,贵州省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发文,要求职业院校主动承接各类补贴性培训,扩大重点群体培训规模,每年完成补贴性培训原则上不得少于在校生人数的50%[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职业院校面向全体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既有利于支持和促进就业创业,也有利于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方向。[4]

二、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近三年,贵州省政府部门开展的职业培训主要由人社厅和教育厅牵头开展。人社厅牵头的均为补贴性培训,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输出到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为主,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实施。目前,全省共有311家定点培训机构,其中社会培训机构244家,职业院校(包括中职、高职和技工学校)59家,普通高校和其它8家。在16家拥有2个及以上培训点的培训机构中,职业院校仅有1家。可以看到在人社厅的定点培训机构中,职业院校所占比例非常低,仅为18.97%,职业院校的参与度和竞争力都远不及社会培训机构。

根据教育厅数据,2019年全省190所职业院校中的131所开展了职业培训,开展职业培训的院校不足七成,院校参与度偏低。全年共开展592个培训项目,38.5万人次参与,其中参与政府补贴性培训的有15万人次,占全年培训总人次的39.21%,比例较低。可见,在教育厅开展的各类培训中,职业院校的参与率也不高,且开展职业培训的意愿不强,主动性较弱。

(二)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贵州省2019年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情况,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培训对接政府补贴性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培训对象以在校学生和企业职工为主,忽视了其它重点人群

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培训在校学生17万人次,社会人员21万人次,在校大学生比例较高。从培训对象来看,企业职工占比30.49%,农民工18.66%、其他14.57%、失业再就业人员13.94%、贫困劳动力11.07%,高校毕业生10、61%。可以看出,在校学生和企业职工的培训人次或占比显著高于其它重点人群,与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导向不符。

2. 培训内容所属行业以教育类为主,偏离重点行业

从培训内容所属行业所占培训人次来看,教育类最高占比2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培训16.17%,农林牧渔业10.34%,三类合计占比49.7%。制造业、建筑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比例均在6%以下。总的来看,教育类培训在整个培训中所占比例过高,偏离了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行业,与本省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方向不一致。

3. 培训方式以面授为主,忽略了个性化需求

培训内容分为技术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岗前基础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在培训方式上,92.91%的培训采用面授的方式进行,6.89%采用了面授与在线结合的形式,仅0.2%的采用了在线培训的方式。整个培训方式非常传统,既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又与贵州信息化改革和大数据的发展进程不相吻合。

三、结论及建议

1.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参照普通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学历教育,忽视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和教师对职业培训的主动性都不高。而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教育类型,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在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的今天,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开展职业培训,大力推進职业教育改革,是每一名职教人的应尽之责。

2. 精确定位重点人群,发现真实培训需求

根据《贵州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本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输出到省内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是职业培训的重点人群。一般来说,职业院校比较熟悉在校学生和企业职工的培训需求,却不太熟悉其它群体,这些人群的培训需求对职业院校来说具有一定隐蔽性。因此,职业院校应摒弃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精确定位培训对象,深入调研,发现培训对象的真实需求,据此制定适合的培训方案。

3. 精准分析政策市场,积极开发培训资源

近年来,贵州省提出要大力发展27个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7个产业链包括蔬菜、茶等12大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能源、新型建材等10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以及健康医养等5大服务业。今后一段时间,这27个产业链将会产生大量岗位需求。贵州职业院校需准确分析政策导向、预测市场岗位需求,结合院校实际,积极培养相关产业的培训师资,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搭建培训管理平台等,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4. 精心考量实地环境,择优组合培训模式

职业培训不是学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在校学生。在选择培训方式时,职业院校需要认真考查实地环境,充分考虑培训对象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和其它个性化需求。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管理手段的方式,针对不同培训项目和不同培训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模式。让培训对象愿意学,学得方便,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发[2018]41号

[2]贵州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办发[2019]18号

[3]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19〕20号

[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国发[2019]4号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背景下贵州职业教育开展‘培训强技策略与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ZZJ-Z2019001,主持人:张静)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湖北省枣阳市:人社部门开展职业培训机构资格审验
“互联网+”职业培训兴起
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