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探讨

2020-07-09张旺强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精细化成本管理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建设方而言,提升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控效果,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施工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现代化成本管理模式,本文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核心、原则以及具体实施要素等,旨在推广科学成本管理模式,促进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精细化;建设工程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工程项目发展迅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且经过多年优化改善,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发展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模式。在当下经济发展高速化的背景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传统粗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新型建设项目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建设工程成本管理不当引起的项目进度缓慢、管理流程混乱以及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明显,建设企业在追求高利润高回报的同时,急需寻找到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适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模式。本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进到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深入分析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对当下传统成本管理现状的改善作用,阐述其对项目施工成本中人力资源和财产资源的节约,说明其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价值。

2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在建设项目中,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式施工成本管理而言的。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主要思路是将项目施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细化,包括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细化和解决措施的细化等,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是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全过程计划、监督、分析与调整。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最突出的几个特点:注重过程,注重效果、注重质量、注重环节、注重基础、注重具体,确保每一个项目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到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使得项目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成本管理的成果得到改善,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价值。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涵盖了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细分建设工程成本管理目标;第二、科学化管理各项细分目标;第三,制定指标监管体系管理各项目标要素落实的具体效果;第四,以整个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流程为基础,构建信息化。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科学高效、细致落实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3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完全不同于过去管理模式,它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很多缺点,所以它有着与过去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的原则,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原则,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才能体现出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3.1 制度化原则

施工方需要构建有利于形成精细化管理文化和价值观的制度环境,这是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度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基础,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管理活动正常运作的基础保障,只要完善的制度才能对施工成本管理中的人与事进行标准化的标定,不会使管理受到主观意识的过度影响。

3.2 系统化原则

施工成本管理方法是否有效的衡量方法是看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当时出现问题的效率和质量,而这些问题是施工成本管理活动中必然会产生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施工成本的浪费,而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主张寻找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将问题放在系统化的角度进行措施研究,因此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具有系统化特点,相较于传统施工成本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更能系统全面地解决问题,保障施工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3.3 数据化原则

数据化原则是指施工成本管理过程需要以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对比、研究,进而判断施工成本管理的实施状态。这就需要将项目关键工序、关键路线、工程量等都进行数据化描述,对各项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分析,根据实际数据与对应计划对比结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纠偏,进而实现数据化管理模式。

3.4 信息化原则

随着近年来的飞跃式发展,目前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化,其作用对于建设工程来讲更是意义非凡。信息化能够促进施工方的管理水平,促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传统的人工计算费时费力,信息时代信息的实效性是非常关键,传统的人工传递己无法满足项目管理的生存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也是在信息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 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素

在建设项目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将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中无法涉及到的领域或者无法细化到的施工成本管理空白进行填充,使得成本管理覆盖面增大,使得施工者与管理者的沟通和对接更加科学,成本管理效果得到科学提升。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有:

4.1 把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层层分解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细化项目管理的过程、要素以及目标。明确每个层级领导的管理责任,明确划分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成本管理、目标管理和资源供应等职责范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管理缺陷和岗位重叠。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利,明确每一个项目参与人员的职责,使得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率和目标控制水平。

4.2 建立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指的是将整个项目作为整体对象,以项目管理为研究侧重点,从项目管理内在逻辑因素与外在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措施改善与验证,找出一种适合项目本身的管理逻辑,将其应用在项目中的各环节各部门,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使项目的管理模式提升层次,使项目的经济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

4.3 提高项目人员的专业性。精细化施工成本管理会把项目在每个阶段的目标落实到人,要求人员分工明确,项目参与者个人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能力只有在与项目管理要求匹配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自身的岗位责任决定这一项工作必须由自己完成,无法推倭。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还可以对每一个项目参与个人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使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4.4 加强对各个参建单位的把控。对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来说,涉及到的相关单位很多,从造价单位、设计单位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单位以及供货单位等。因此按照项目目标的需要,把各个参建单位分工合理排布,同时在发生交叉作业时协调好各参见单位之间的配合,最后权利和责任基于岗位责任制来量化分解,避免在长期复杂的工作情况下发生权责不清的事件。

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对于项目管理具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及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也对项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的施工成本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5 结语

对于任何建设施工项目来说,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是项目进度保障、项目施工质量以及项目经济效益实现的核心,只有真正了解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核心,并按照科学的措施进行实施,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本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燕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9(20):133-134

[2]王柳新.建筑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6):80-81

[3]袁景森,彭想林.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施工技术,2019(39):470-472

[4]王春梅.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9(27):77-78

作者简介:张旺强(1986.10—),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方向。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精细化成本管理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物资采购模式优化思路分析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