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元学业发展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20-07-09吕欣颖

天津教育·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段学业素养

吕欣颖

我校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变化信息,并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基于此,我校进行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多元学业发展评价体系”建构与实施。

一、多元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目标

(一)评价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单纯关注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以分数或等级来表征学生的价值。所以,评价项目和内容的设计都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评价要发挥引导学生改进的功能

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改革要关注过程性评价的调节改进作用,终结性评价对改进的验证以及后续改进起提示作用。

(三)评价应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方式

在笔试的基础上,采用面试等方式;营造生动活泼的测试环境,采用智慧城堡闯关、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将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相结合。

(四)评价是对话交流、共同协商的建构过程

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是对话与协商的关系,被评价者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协商建构起評价的发展意义。倡导主体间进行广泛的沟通与充分的协商,使评价具有发展性价值。

(五)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

评价结果不仅以分数量化呈现,而且采用勋章制、等级制等方式相结合,体现发展性、激励性。

二、多元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内容

(一)细化《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

1.听。第一学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学段: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三学段: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2.说。第一学段: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二学段: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3.读。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4.写。以“三维目标”为评价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二)明确语文素养要求

1.语言理解能力: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4.初步审美能力: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追求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三)整体规划评价的具体内容

1.语言理解(听):培养学生听话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理解的能力。评价内容:一二年级要求听短句或对话,回答问题;三四年级要求听叙事短文,提取关键信息;五六年级要求听时事新闻,概括主要观点。

2.语言表达(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和思维力。评价内容:一二年级:看图说话,依据图画中的内容或提示,讲故事。三四年级:看视频,复述故事。五六年级:结合听到的短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语言积累(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评价内容:朗读并背诵各年级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朗读并背诵经典古诗词《给孩子的古诗词》;一至六年级每学年背诵36首,累计216首。

4.语言运用(写):评估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掌握情况,不断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评价内容: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写话)。

三、多元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方式

(一)笔试和面试结合

在语文学科评价中,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检测,我们就统一采用笔试进行。既易于操作、节省时间,又直观明确、易于反馈。笔试阶段学校会统一规划评价内容、统一检测时间,统一评价标准、统一安排试卷批阅,得出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如语言表达类的评价内容,对于听说能力水平,我们通过面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评价,面试统一在智慧城堡中完成。智慧城堡是学校专门为学生评价设置的场所,布置如游乐场一般。智慧城堡按照语文学科的测试项目进行分区,如故事大王、积累达人等,学生采用菜单自选式选取测评套餐,然后进行测试。每个测试区采用电脑选题的方式,以确保测试的公平性及挑战性。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在智慧卡上记录等级,根据得优率为学生颁发智慧勋章。

(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开学初,语文学科围绕评价内容规划表的设计,按照教学进度将评价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学校印制评价手册,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在过程性评价手册上进行记录。过程性评价采用目标达成制,允许学生3次复考选取最优成绩记录于手册中。学期末,学校开展主题为“玩转智慧城堡,勇夺智慧勋章”的学业质量评价周活动。一是体现玩中学,让学生感受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二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启迪智慧;三是体现评价结果呈现方式是荣誉勋章制和等级评定制相结合。

(三)一次过关与多次复试结合

在过程性评价中,学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争取更大进步,因此在过程性评价中允许学生对自己不满意的测评成绩进行复试,记录最好成绩,以此激励学生进步。在终结性检测中,学校统一对学生进行检测,直接记录其成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所得成绩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为接下来的学习设定目标并改进方法。

四、多元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学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并乐于参加评价。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展示个性和特长的机会。同时,评价给教师指明了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通过评价全面分析教师情况,构建“教学—评价—分析—再教学”的评价循环,让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出现的状况,并及时加以矫正,不断提升。

通过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实施,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具有本校特点的语文学业质量评价题库,并根据学情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正确方向,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收获。

(责任编辑  焦  佳)

猜你喜欢

学段学业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