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对策

2020-07-09李养坡

乡村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李养坡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持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可持续性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6-0-2

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我国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各种重要举措,为美丽乡村建设勾勒出了美丽中国新画卷。新时代的美丽乡村,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新气象的美丽乡村,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新作为的美丽乡村,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并带领农民一步步走向生活富裕。

1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1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农业、农村、农民均较以前有了全新的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距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民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二是乡风民俗有陋习,文明新风培育后劲不足;三是资金来源单一,卫生保洁资金难保障;四是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五是规划滞后,农村乱搭乱建难整治;六是制度不落实,卫生监督管理不到位;七是城市虹吸,乡村人才留不住;八是城乡统筹不均衡,可持续发展有难度。

1.2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按照“一村一主题、村村有特色”的建设标准,根据村庄生态、文化、产业等要素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一是围绕生态创特色。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大拆大建,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古老村落、民俗风情为村魂,让村庄融入大自然,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围绕文化创特色。深度挖掘名人文化、山水文化、竹林文化,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梳理村庄元素、挖掘特色基因,加大对农村民俗风情、典故传说、家风家训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三是围绕产业创特色。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样板村为突破口,强化产业发展引领,根据村庄产业现状和基础条件,研究明确产业定位,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四是培育乡风文明,提高群众素质。大力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狠刹歪风邪气,遏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五是积极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示范户等文明创建以及“好媳妇、好婆婆”等先模人物、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用好善行义举“四德榜”,举办“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班,选树一批示范村、示范街、示范户。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可持续性建设对策

2.1 涵养文化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将历史文化包含进去、渗透进去,让群众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升其素质。开展实施“戏曲进校园”“我们的节日”和红色革命教育等主题活动,深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名片。扶持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游、生态游等相结合,打造一批以乡村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推动建设一批乡贤馆、农耕文化展馆。开展新乡贤文化进中心、进家庭、进校园活动,把新乡贤文化与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引导人们继承传统美德、树立家国情怀。开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作,实施传统文化镇街、传统村落及传统建筑维修、保护和利用工程,整理保护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把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好“乡村记忆”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推动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村志馆、档案馆)、“乡村记忆”村落(街区)、“乡村记忆”民居,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1]。

2.2 培育增收产业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搞大拆大建,也不能靠涂脂抹粉。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没有产业的发展,没有农民的持续增收,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要培育美丽乡村主导产业。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样板村为突破口,强化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引领,根据村庄产业现状和基础条件,进一步研究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科学确定产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制定具体扶持措施,农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重点向美丽乡村倾斜,支持美丽乡村发展主导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积极探索农业“新六产”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接二连三”。提升产业化层次,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促进农业延伸产业链、拓宽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推进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合作组织联合发展,培育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三是要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域旅游线路,提升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档次。培育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独创自主品牌。进一步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模式,推进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养生健身、文化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四是要提升村集体收入水平。落实经营村庄理念,对适宜整体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探索整体推广运营模式,集体和群众采取资金、土地入股方式取得收益分成;对产业相对集中的村庄,探索通过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的形式,培育共有品牌,推动村庄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对集体可经营性资产的股份制改造,盘活村莊闲置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2]。

2.3 强化管理维护

尽管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如果管护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现前功尽弃和边建设边损毁的现象。因此,各个乡村需要成立管护队伍,将管护与村干部责任相捆绑,并实行门前“三包”。

2.4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将难以为继,因此必须解决“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一是强化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美丽乡村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美丽乡村的知晓率和感受力。二是做好动员。坚持村干部带头,利用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增强群众的集体意识。三是惠及群众。对于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尽量由本村群众进行建设,这样能激发群众自发性、积极性[3]。四是听取群众意见。村里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都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让他们当局外人,这样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就会明显增强。

3 结语

通过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摸索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在服务型政府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采取涵养文化资源、培育增收产业、强化管理维护、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等措施,不断创造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樊亚明,刘慧.“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J].规划师,2016(4):8-10.

[2]孙庆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 夯实乡村振兴战略根基[J].吉林农业,2019(8):6-9.

[3]程文勇.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研究[J].中国地名,2019(5):3-10.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以农民为主体加快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与模式分析
浅析林业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