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从心底溢出
2020-07-09汪淑芳
汪淑芳
铃声响起,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和煦的风透过窗户轻拂着学生们的脸庞。在春风的轻抚下,他们安静地趴在了课桌上。
“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我故意把奖状晃了晃。
“谁又得奖了?”学生们果然兴奋了起来,两眼放着光芒,小声地猜测着。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罗洋同学在宣州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小学男子甲组三等奖,祝贺他!”学生们开心地鼓起了掌,一个个小脸通红,就好像自己得了奖一样。
按照惯例,我会帮获奖的同学拍张照片,而这次的意外就是由拍照引发的。
罗洋同学自豪地走上了讲台。他先是把脸绷得紧紧的,就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控制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家先是一愣,接着更多更大的笑声在教室里回荡。一声声,一阵阵,全班哄堂大笑。他们笑得那么自然,那么畅快,那么无所顾忌。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冒了出来。
我耐心地等待着。学生们终于看见了我。刚刚还喧闹无比的教室很快沉寂了下来。
“你们为什么笑呢?”我问道。
没有人回答。
又问了一次,还是没有人回答,即便我的问话很温柔。
“黄可,你为什么笑?”我直接点名。
沉默。
真是怪事,我又叫了一个胆子很大的学生。
“我觉得罗洋同学笑起来很有喜感!”总算开口了。
“对,很搞笑,像会传染似的。”很多同学附和着。
“有喜感的笑容是什么样的?”我耐着性子追问。
……
“罗洋,你愿不愿意再笑一个给大家看看?”我想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正好借助“笑”这个东风,培养学生们细致观察的能力。
“我愿意!”也许是兴奋的缘故,罗洋的脸越发红了。
当罗洋再次来到讲台前时,我又请了四位学生上台。我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点观察一到两位同学的笑容,抓住他独有的特点。
“一、二、三,笑起来……”没等我说完,教室又一次沸腾了起来。当教室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学生开始当堂写作。
有关注心理活动描写的:
罗洋对着手机笑了起来,我们班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哈哈……哈哈……”笑声不断。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笑了,只是觉得看着罗洋的笑我也想笑。当汪老师问罗洋的笑有什么特点时,大家一头雾水,不明白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汪老师问:“你们为什么笑呢?”我们起初觉得老师生气了,吓得不敢说话。老师却笑着又问了一遍,我们这才放下心来。
有重点描述过程的:
一上讲台,罗洋就把他那洁白的牙齿露了出来,笑得很开心。嘴很大,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看见罗洋笑了,大家不知是为他自豪,还是他笑的样子太有趣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罗洋哈哈大笑,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而嘴巴恰恰相反,像一个大山洞。一旁的王鑫则仰天大笑,咧开了嘴,露出了雪白的牙,右手还不停地拍着大腿。那样子像是中了大奖似的。李天宇是一位淑女,先把嘴捂起来再浅浅一笑。方怡的笑,有些敷衍,嘴只轻轻一咧,就混了过去,显然她不太想笑。
有对全体学生做概述的:
同学们在座位上也是笑得没完没了。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一边笑一边拍着桌子;有的双手按住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了;有的一边拍打着同桌的肩膀,一边“哎哟哎哟”地叫着……
有抒发感慨的:
你们肯定想不到一篇作文竟然是由发奖状时的笑容引起的。不管我们怎么笑,永远都是善意的,因为罗洋获奖了。
这让我知道,笑是会传染的。
一个小小的意外,成全了春天里關于笑的一段美好记忆。
(作者单位:安徽宣城市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