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改习作:“花样多点”

2020-07-09朱宝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同桌习作交流

朱宝宏

一直以来,精批细改习作是语文老师的传统,他们把大量时间花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上。于是,学生的习作本内有了形形色色的批改符号,有了密密麻麻的补充内容……于是,语文老师俨然愚公,一有时间就搬移眼前由六七十本作文本堆积的小山。可是,教师的精批细改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只是一厢情愿,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没有真正领会,当然习作水平的提高就很有限。对照比较学生一学期的习作,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虽然篇篇都精批细改了,然而学生的习作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可见有效评改学生习作,是每个语文老师面临的重要任务。那么,究竟该怎样批改学生的习作呢?

一、习作猜评,意在激趣

小学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兴趣,在兴趣的支撑下,学生就会以写为乐,写中取乐,单调枯燥的习作活动也就兴味盎然了。有效的习作评改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与自信,让他们积极地投身习作活动,并將习作热情永葆下去。习作猜评是我在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方式。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学生完成习作后,我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讲评。或者学生读习作,其他同学猜写的是谁;或者我念习作,学生猜作者写的是谁。学生积极参与,激情高涨。受此启发,以后讲评习作,我经常采用猜作者的方式,即我读优秀习作,学生猜作者,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成就感,很受学生喜欢。

二、集体批改,贵在得法

习作评改,对学生习作作出全面评价,充分肯定习作中的亮点,中肯地指出习作中的不足,目的是让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扬长避短,切实提高习作水平。然而,现实中,学生经常对教师的评语、建议置之不理。我曾经就学生对习作评改情况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只关心分数或等级,重视评语的不多,对教师修改过的地方几乎不看。

其实,批改学生习作有两方面的工作,即批与改。批,就是对于学生习作所写的话,引导他们自己思考,怎样写才更好。改,就是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从中明白怎样写不合适,怎样写更好。批改学生习作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达到以后不需要批改,所以要教给学生自己批改习作。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我在评改习作时,会把学生习作中的优美句段或“典型问题”用电子白板呈现在屏幕上,组织学生集体欣赏或评改,我适当点拨,让他们明白精彩在哪里,毛病在何处。或选择部分习作,组织学生集体评改。通过集体评改的方法,让学生从中悟出修改习作的方法: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变换词语,让表达更得体;增添字、词、句,让表达更顺畅;删减字、词、句,让表达更干练。

三、同桌互改,重在交流

教师对学生习作精批细改,除了觉得批改习作是自己的职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不放心。我曾经让学生把习作誊抄到同桌的作文本上,同桌互相评改之后再交上来。结果,学生的习作质量,从书写到内容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把习作抄到同桌的作文本上,同桌带回家与家长共同评改后再交上来,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桌互改习作,家长参与评改习作,其实是一种近距离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树立了学生习作的读者意识。

四、放大亮点,意在激励

小学阶段,学生才开始练习写作,习作幼稚,表达方面不够成熟,这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事。同时,学生练写作文,也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他们花工夫写了,尽力改了,当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教师要蹲下身子,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的眼光看学生习作,这样就能看到学生习作的精彩。我们批改习作时,尽量放大学生习作的亮点,带着欣赏的眼光赏识学生的习作,让学生从老师的欣赏中得到鼓舞,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自信心。

“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评改学生习作,教师应多些方法,用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作文评改才有可能不再是教师徒劳的付出。

(作者单位:甘肃张家川县马鹿学区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同桌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换同桌
交流平台
同桌有病
交流平台
羡慕我同桌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