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野指南》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20-07-09田欣玉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田欣玉

摘    要:本文试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荒野指南》,阿特伍德不仅鞭笞了剥削自然、压迫女性的男权社会制度,还号召呼吁女性抗争,争取自由与幸福。她试图找出女性和自然走出困境的方法,旨在引导人们走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道路,唤醒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等观念,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荒野指南》;阿特伍德;生态女性主义

一、作家作品简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著名的加拿大作家,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伊始,阿特伍德一直笔耕不辍,创作力极其旺盛。她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她将生态意识与女性意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独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其多数作品以女性为主角,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女性的生存困境,探索女性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之路。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通过回归自然,女性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本文将以阿特伍德的《荒野指南》为文本展开论述,分析其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荒野指南》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91年。小说集描述了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也对人类心灵的奇妙与神秘进行了卓绝的探索。全书由十个不同的独立故事组成,且这十个故事由女性作为故事的主角,其中一些以“自然”和“荒野”作为故事背景,蕴含了作者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二、女性与自然的相似性

女性与自然之间自古就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两者之间的本源同构关系可以说从父系社会创立以前的母神崇拜中就已存在,甚至被当作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长期流传下来。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是神圣的,人类是自然之子,同时女性在创世、改造及掌控自然方面有其独特的母性特质。因此,女性与自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在短篇小说集《荒野指南》中,这种相似性也有所体现。第三篇小说《黑暗中的伊西斯》中的女主角赛琳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由于其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及朗诵天赋,理查德被她深深地吸引,在理查德的眼中,“她的眼睛是青绿色的,瞳孔周围有一圈暗暗的圆环,就像是猫的眼睛。她耳朵上戴着金龟子形状的蓝绿色耳环。她的脸是心形的,皮肤苍白。”赛琳娜的整体装扮和气质不禁让理查德想起了“淡紫色丁香”这个词。在诸多作品中,作者阿特伍德在描写女性时常常将其与象征自然的词汇结合起来,体现出了女性与自然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及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比喻包括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存在:动物、植物等。“猫一样的眼睛”、“淡紫色丁香”,作者在短短几句里就将赛琳娜与动物和植物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她独具个性的装扮及丁香般得体的整体气质。我们都知道,女性诗人属于文字与创意兼备的职业,特殊的职业性质使其有别于普普通通、唯唯诺诺的家庭妇女形象,这类用词及比喻十分符合她别具一格、多才多艺的女性诗人的形象定位。

此外,在第五篇短篇小说《死于风景之畔》中,曼尼托营地用鸟儿的名称给女孩子们起名字,例如山雀、蓝鸟、渡鸦、翠鸟等,根据孩子们所在的不同年龄组,被冠以不同的鸟类名字。说明女孩子们自身的性格特征十分贴合鸟类的特征,把鸟儿的名字与女孩进行匹配这一情节也更好地说明了女性与自然具有天然的相似性。

三、压迫与反抗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男性主宰的世界,女性和自然都属于弱势群体,都饱受着男性的压迫与剥削。在作品中,女性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而自然也难逃劫难,动物们惨遭杀害,树木被大量砍伐,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男性的观念中,他们认为人类有权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利用和支配自然,同时,女性在社会中也理应占据下风,她们比男人地位低,且不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利。因此,女性和自然都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受害者地位,也都承受着来自父权制的压迫。

在作品《荒野指南》中,第二篇故事《毛团》中的凯特虽然是一位有追求的事业型女性,但是在身体上也免不了被当作男人的性玩物,她为了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绩,与杂志社的男性领导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性关系,这种长期畸形的婚恋状态使她郁结于心从而患上卵巢囊肿。她一方面像男人一样追求事业的成功,一方面却又在心理上依赖男性。男性将其作为性玩物,是对其身體上的压迫。她内心也向往贤妻良母的生活,有着成为母亲的愿望,不惜将手术割掉的肿瘤装在浸满福尔马林的瓶子里带回家,甚至给它取名叫“毛团”,将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在父权制社会的种种压迫下,她的身心呈现出了分离的状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当阿特伍德发现女性遭受父权制社会的迫害后,她就积极塑造一系列与男权传统相背而驰的女性——挣脱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身心压迫、要求摆脱服从地位、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解放自我、要求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与地位,便是这一类女性追求的目标,也是生态女性主义所推崇的观点,即女性与男性平等,人与自然平等。比如第一篇小说《真实蠢故事》中,罗奈特主动把自己当成性欲的工具,以性为武器对男性进行奖励和惩罚。罗奈特在达斯眼中只有肉体,他渴望占有罗奈特的身体。他用“上”字宣称自己是欲望的主体,而罗奈特只是被控制者。可是,言行不一的他遭到罗奈特的鄙视和拒绝。唐尼为了维护罗奈特的尊严,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将用来偷窥罗奈特身体的望远镜丢入海里。罗奈特得知后主动献上自己的身体,奖励唐尼。罗奈特以性为主的奖惩机制,扭转了女性在性生活上被动等待的角色。通过自我身体解放的方式,她也成为了自己身体的主人。女性通过积极把握性的主动权,反被动为主动,通过实现身体上的自由支配来挑战男性性霸权的地位。她们以性为武器,以身体为武器,敢于正视自我的生理需求,享受性生活的快乐。她们不断以性和身体为突破口进行自我反抗,挑战男性的统治地位。

同样,与女性同等地位的自然也遭受了同等的压迫,并且也在不断反抗并给予人类以警示。第七篇小说《灰铅时代》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肆意的破坏,自然的状况每况愈下,过度的城市化使加拿大重要的城市多伦多环境恶化,主人公珍妮住地周围随处可见空气的污染,滚滚车流以及排放的汽车尾气十分刺鼻,空气指数急剧下降。人类为了私欲而破坏自然,也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和警告。珍妮发现,人类暴露在污浊的空气中,久而久之患上了各种致命的疾病,空气中的病毒随时都能将人类置于死地。“人们都半死不活的,都过早地接近死亡了”,“一个朋友的朋友死于肺气肿,另一个死于病毒性肺炎”。于是珍妮开始留意报纸上的新闻,不看则已,一看则让人不寒而栗。人类一边面临生命的威胁,更可怕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压迫已经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甚至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枫树林因为酸雨而奄奄一息,牛肉里含有激素,鱼身体里富集了汞,蔬菜上残留了农药,水果上洒了杀虫毒药,天知道喝的水里有什么”。她想搬出城去,可是又看到了有毒垃圾和放射性废料的消息,这些东西埋在乡下的各个地方,被郁郁葱葱遮人耳目的树木掩饰了起来。污染的直接结果是“生态危机”,也就是说,是人作为肉体,人作为自然物的危机,这是自然对人类活动中无视自然规律的一种反抗与警示,因为自然本身并不存在污染的问题,“污染是对人的环境的污染,是对人的污染,是对人的存在的虚无化;反过来说,无论人类怎样‘污染自然,最终导致的是人自身的不存在,而不是自然的不存在。自然自在地存在着,你无论怎样行动,都只是确证了它的存在。”人类表面上是破坏了自然,实际上是害了自己。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条件变得越来越差,这背后的罪魁祸首都是人类自己。

这一切是父权制社会对自然的压迫与剥削带来的结果,也是自然的警示,它用实际行动在警告我们要警钟长鸣,要心存敬畏。它让人类因污染的空气导致疾病死去,它让牛肉里含有激素,鱼身体里富集汞,蔬菜上残留农药,还有酸雨的形成……这一切都是它无声的反抗,反抗人类的暴行。

四、结论

女性和自然都饱受着父权制社会残酷的压迫与剥削,阿特伍德正是通过对女性和自然的悲惨遭遇以及对二者反抗的叙述,旨在使人类社会得到警醒,引导人们走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道路,唤醒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等观念,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twood M.Wilderness Tips[M].Canada: Nan A. Talese,1991.

[2]Davey F. Margaret Atwood: A Feminist Poetics[M]. Vancouver: Talonbooks,1984.

[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荒野指南[M]邹支成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赵媛媛.生态女性主义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5]张玉兰.成长着的女性意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创作的基本母题[J].当代外国文学.1995(03):109-114.

猜你喜欢

生态女性主义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建构与解构—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乌托邦小说研究
女性儿童自然
莱辛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卡洛琳·麦茜特的生态女性主义世界观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浅析《梦回藻海》中的生态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