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优秀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分析

2020-07-09刘妍希李洋李晓倩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浙江大学培养路径

刘妍希 李洋 李晓倩

摘    要: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官方新媒体平台三年来推送的64位优秀大学生为样本进行研究,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结合,利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以浙大优秀学生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特征和培养路径。经研究,优秀大学生普遍信念坚定、勤奋好学、素质全面,高校应该从思想引领、学风建设以及实践育人三个方面培育优秀的大学生。

关键词:优秀大学生;浙江大学;群体特征;培养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鲜明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强调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新时代,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高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承担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点从“数量”转为“质量”,能否培养出优秀大学生,是对高等教育质量最直观的评价。本文聚焦优秀大学生的成长与培养,通过对优秀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研究,为高校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官方新媒体平台三年来推送的64位优秀大学生为样本进行研究,他们是浙江大学三年来大学生的优秀典型代表, 集中体现了青年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精神面貌,充分发挥了优秀大学生的榜样模范作用。本文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结合,利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以浙大优秀学生为代表的群体特征。文本分析法:对浙江大学宣传部三年来推送的榜样大学生进行数据清洗,在系統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优秀学生成长的内外环境因素及群体特征,探索高校大学生群体成张的一般规律和可借鉴经验,尤其是可以为大一新生未来的四年学习生活提供规划指导。深度访谈法:对多个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重点选取相关典型个案,对其回答的共性进行归类,对其回答的特性进行比较。横向分析出优秀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并访谈从入学到目前的变化,通过时间的纵向比较,归纳出优秀大学生所经历的不同时期,总结出优秀大学生的成长路径,为我国的优秀大学生培养工作带来启发和指导。

二、优秀大学生基本群体特征——浙江大学优秀大学生实例文本分析

群体特征是一个群体的共有的特质,本文以近3年浙江大学优秀大学生实例文本为基础,分析优秀大学生的共性,这对于高校培养优秀大学生的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1.信念坚定,心系家国

近三年,浙江大学获得最高奖学金的学生中党员比例逐渐升高,浙大青年、学生党员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从而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优秀大学生更多会选择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2018年,浙江大学报名应征入伍的学生共有49人。杨雪倩(2018年)是浙江大学2018年通过层层选拔的唯一女兵:井井有条的生活,忙碌充实的训练,团结友爱的战友,一群人怀着一腔热血挥洒青春,都是我所期待的。走遍9个乡镇,调研农业基地15处,走访农户40余家,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200小时的十佳大学生王煌;放弃香港大学、华威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offer,携笔从戎的吴文豪;热爱街舞和音乐剧,更爱去贵州台江支教扶贫的陈瑞雪;帮助内地偏远贫困农村修建人行便桥和民生设施的土木工程大学生竞赛分赛第一名获得者付蕾;能拿国奖、获专利,更能做国际义工,给山区孩子上网课的王梅晔等。优秀大学生选择用脚丈量土地,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中华大地上升华,让青春在为国奉献中闪光!

2.勤勉好学,探求真知

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读书是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练就过硬本领。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养,锤炼过硬本领。在浙江大学三年的优秀学生宣传文本中,生物医院专业2017届的张涵雄专注于兴趣,专注于科研,同时拿到了7所顶尖高校的博士offer;张启正讲“知识”比作一个有生命的事物,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与知识“交流”的过程,他平均绩点4.95,获得多项奖学金;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姚敏侣在大学四年里,虚心学习,认真踏实,三年保持年级第一,总获得了200多学分,拿到了4份保研offer;医学院生物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魏伟说,“学习没有什么秘诀,有不懂的就多看几遍,多问几遍。遇到困难,他会选择和老师、同学多交流沟通。”可以从文本中分析出,优秀大学生具有目标明确,勤奋好学,不懈的科研精神等特质,他们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并且不断深造和钻研,在专业领域永远充满好奇,让专业知识成为了自己成长成才的原动力。

3.躬身实践,全面发展

三是躬身实践,全面发展。浙江大学坚持KAQ2.0的人才培养体系,纵观这些优秀大学生,无一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除了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卓越的专业技能,还有着全面的综合素能。章成之同学大学四年投身学生工作,专注志愿服务,担任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毕业后赴西部支教,创办“倾听大山的声音”,扶贫扶智相结合;王煌同学有10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参加过10于个社会实践锻炼,将经世济民写在黄土高坡上,综合素质出众;归来同学游历了海内外20多个城市,赴新疆支教、赴斯里兰卡宣传禁毒教育、到新华社西藏分社做实习记者,在多元的文化交织与碰撞中,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王宁婧同学作为生态学专业首届本科生之一,带领班级同学在校园开展环保宣传,自制手册在西湖边进行生态知识普及,躬身实践,勇担责任;史清清同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她常去博物馆做志愿服务活动,一个下午在博物馆泡上百盏茶,向中外游客展示茶文化,感受到茶的生命力和自身的使命感。优秀大学生们在学生工作中锻炼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志愿服务中锤炼品格,成就了优秀的自己。

三、总结及启示

探究以浙江大学优秀学生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最终目标是希冀为我国的优秀大学生培养工作带来启发和指导,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高校要始终牢记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是党和国家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而言,高校要积极回应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高校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使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是热爱中國共产党、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

2.夯实学科基础,培育专业人才

作为一名学生,学业是第一要务;作为一所高校,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核心所在。浙江大学三年的优秀大学生案例表明,学业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刚刚经历过高中那段学业要求极高的阶段,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班主任每天督促鼓励,“绷紧的绳子骤然放松”,陷入了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的状态。这时,学校的价值引领和职业规划尤为重要。这需要高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学业价值引导,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和路径。浙江大学近几年一直在突出专业和学科特色,构建了“通、专、跨、国际化”、“四课堂融通”的新型课程体系,围绕学科建设关键点,打造一流文化品牌,深化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卓有成效。这启示中国高校要不断优化师资和教学条件,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提升专业培养能力,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发挥学业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培养以科学为终生追求的人,塑造过硬的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3.深化实践育人,提升综合素能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中培养人、锻炼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点,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发力点,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夯实社会实践基础,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保障社会实践安全,鼓励更多的同学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要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开扩更广泛的志愿服务途径,如线上的心理援助服务等,让大家在志愿服务中实现助人和自助,增强奉献他人的意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要丰富课外活动内涵,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展艺术赏析、演讲竞赛等相关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开展多样的团体辅导等活动,加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多管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能。

参考文献:

[1]陈冉,任少伟.优秀大学生的成长路径特征及启示——基于近1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文本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5):100-103.

[2]刘永生.当代优秀大学生的成长路径特征及启示——基于3所名牌大学10位青年学子优质就业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06):93-98

[3]赵磊.我国优秀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研究——以2005—201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05):85-91.

[4]李莉,徐楠,李敏.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成长路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5-166.

猜你喜欢

浙江大学培养路径
The Effects of the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in Zhejiang Nature Museum on Visitors’ Experienc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Perspective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大学生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