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教”商业与公益模式的探索
2020-07-09屈颖桂燏璐王雅文钱美娟郁洪远
屈颖 桂燏璐 王雅文 钱美娟 郁洪远
摘 要: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最热衷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大学生短期支教公益组织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发展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因此针对大学生短期支教实践活动研究有利于这种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本研究是对“互联网+支教”商业与公益模式对教学能力问题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实现路径,为大学生支教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支教;大学生支教;在线支教
一、前言
所谓“互联网+”的含义,通俗来讲就是利用互联网程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将传统行业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的一种战略。“互联网+支教”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在课堂上播放由老师提前录制或在线直播的课程,而在线下再由老师或支教志愿者组织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互联网+支教”大学生支教提出的背景
现在仍然有很多山区存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方式落后的情况。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一批批支教平台应运而生,但目前大部分支教平台以输送支教人员为主,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另一方面,支教人员流动性太大,不能稳定地教育当地学生,也有支教者忍受不了当地贫困条件而半途而废的情况产生。
公益与商业的结合已经是社会的大趋势。做公益不是做慈善,公益是群体行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影响力,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因为今天的公益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家、科学家等等,集各家之所长,才能发挥最大的善能。所以说,已经不能将公益与商业割裂开来看。如何将商业与公益完美结合,又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放在具体的公益活动中,则是一个个不同的方法论。就如前面提到的支教,将公益与商业结合,那就意味着必须创新,转变传统的支教模式.
三、“互联网+支教”商业与公益模式实现路径
互联网+支教在上课的模式上,和一般学校类似,在学期初就会与对点学校定好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和基本的教学计划。并且可以根据对点学校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比如一些学校的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会开讲普通话。最主要的课程是英语的教学,并且重点是口语的提升。它与普通上课唯一不同的是通过互联网直播教学。
支教学校:互联网支教对于支教学校只需要一部电脑,一个镜头,一个麦克风,一个电子白屏,一根网线便可实现。
志愿单位:与商企合作建立互联网+支教平台
1.支教团队的建设
首先线上线下宣传互联网+支教的模式,让学生了解到优势所在与传统支教的不同。由于支教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积极对接企业,通过企业帮扶加快平台的建立,另方面要提高对支教队员的要求。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的基本素质以及课程需要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 比如教学技能、性格特征、语言表达等筛选出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和采用多种面试方式相结合、模拟课堂教学等方式, 尽量做到公平规范以及确保每个被选中的支教大学生都具备相对统一的素质和能力[1]。
2.制定相关课程内容
(1)充分利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外语及外教的优势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英语.或者其他语言课程.同时开设基础教育缺乏的课程比如:数学,语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有国际商学院和中文学院可以很好的帮助山区学生知识扩展和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老师的优势开设一些兴趣类课程或基础教育类目的线上学习课程。专业能力突出者可以进行一些在线授课.
(2)线上录课和线上远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和方便学生再一次的知识巩固和复习.有能力的可以开展一些线下授课活动.利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老师规划特有的心灵成长和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每周更新的心理辅导电台,能够及时帮助孩子认知自我,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建立良好的心态基础。
(3)建立数据库提供优质课件及视频资源的共享,乡村教师可以下载使用。
3.平台宣传和策略
(1)进行对平台的宣传和利用学校的优势,可以邀请一些专业名师进行合作授课.
(2)公益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家、科学家等等,集各家之所长,才能发挥最大的善能。
(3)开展“一元听课”,每门课程只需一元钱就可听课或者直播上课,得到的一元钱用于维持平台的收支平衡和进一步发展。
(4)建设一个专门的公众号,定期定时发布支教有关的内容包括支教老师介绍、支教地区介绍、支教效果展示等.
(5)我们定期去往支教地区,搜集受支教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效果,并拍摄日常学习视频,通过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展示,吸引观众流量,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项目。
(6)建构有效的支教学生激励机制
通过学校的有关部门商议, 将大学生支教纳入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参与支教并做出贡献的大学生, 会得到相应的义工和学分奖励。另外,学校会对完成支教任务的大学生
颁发优秀志愿者证或给予入党优先考虑等待遇, 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网络支教的队伍中来[2]。
四、运营团队结构
志愿者招募团队一方面要浙江越秀外國语学院的外教、英语老师和心理咨询老师进行沟通,招募专业的支教老师;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讲师团选拔有经验的学生志愿者或面向全校公开招募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支教地区对接团队主要负责与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洽谈合作事项,洽谈成功后进行工作对接,配备完整的教学设备并教授当地老师平台操作。
志愿者培训团队主要负责搜集支教地区学生的资料,分析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学生水平的教学计划,再对成功入选的老师或者学生志愿者进行统一的教学培训,实现最高效率的教学工作。
平台编辑团队主要负责平台的整体设计和内容更新,推动平台正常运作,及时发布团队工作或志愿活动的最新动态。
爱心捐助团队主要负责各方捐助的相关事宜,设立固定账户来筹集捐款,并且实时更新善款来源及去向.
参考文献:
[1]陈燕,刘翠娟,郭艳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支教的创新途径研究*——互联网+支教[J].法制博览,2019(24):65
基金: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912792008 项目名称:““互联网+支教”创新模式下商业与公益完美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以越秀社区义工讲师团为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