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游考”实践研究

2020-07-09林菁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林菁

摘    要: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三个核心要素凝聚教学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探索“智慧游考”之路。在往复的研究调整中,致力于提高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改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改革;游考

在全面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已不能达到教育质量要求,不能全部满足现实的需求以及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高,传统的纸笔测试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建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学校结合实际,于2014学年取消了低年级期末纸笔测试,开展了以模块游考的方式对低年级学业质量进行检测的尝试。

一、现状分析,直击游考核心问题

目前,校园里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各类的“游园”“闯关”等活动。这些都是“游考”吗?游考的正式称法叫做“非纸笔测试”,主要是借助游园会的情景,将一学期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内容融入形式多样的游园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模块闯关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锻炼胆量、学会交往,全方位的考察孩子各方面能力。跟传统书面考试相比,“游考”侧重于表现性评价,既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果水平,还能展现学生成长的过程状态。

二、实施操作,把握游考核心要素

(一)探索游考研究路径

为落实游考评价改革,学校成立了游考领导小组,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来细读课程标准,结合评价数据分析制定学期模块教学目标。游考操作流程大致相同,首先都是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标准,其次确定评价的内容,再者设计表现性任务,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区别就在于:如果在评价任务的设置上强调与教学目标和学科能力的紧密性,在过程中更多关注教师;如果对任务的创设环节要求较高,追求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任务设置上关注中心是学生。

(二)年级组老师全情投入

1.从学科关键能力到评价标准

虽说是游考,但每一个模块的设计都很巧妙。重点关注4-6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科能力短板,再依据课标紧扣学科课程标准,将重要的学科知识点和薄弱的学科关键能力点都设计在关卡中,这样的游戏考试,不是不要成绩,而是要高质量的成绩,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测验,在游戏中进行思维碰撞,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巧设情境,促进深度学习潜能

为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游考环境,脑洞大开的低年级组的所有学科老师们加班加点,从设计活动方案,到布置场地、准备器材,全力以赴。他们把游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将音、体、美等课程的测试内容与语文、数学的知识点融合,将学科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素养融合,将隐性思维在游考的过程中显性化,将动手操作、团队协作、行为习惯、合作参与的过程性检测游戏化。

(三)管理游考过程,开展考前培训

在游考过程中,考官需明确角色,在评价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不断收集数据以便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测评人员需合理运用评价标准记录表,根据学生的表现,忠实记录,体现学生水平与差异。

首先,教导处组织学科教研组就游考活动进行了指导,所有老师积极学习了评价标准,使本次评价目标清晰、任务设计合理、评价结果公正。

紧接着,学校召开学业水平评价家长考官培训会,我们特别邀请了家长志愿者们来做主考官,教导处就游考活动做了具体安排,各学科负责主任和老师向家长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游考注意事项、游考评价标准等内容,家长们认真聆听,仔细学习了相关内容,为游考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另外,通过活动邀请函等形式由班主任告知学生游考注意事项。游考,不仅仅考知识,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查。学生将在游考中一对一面对考官,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才能从容答题,应对自如。游考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有序到各个考场闯关,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得以体现。游考,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的是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三、结果运用,分析游考核心数据

通过评价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课标、教学要求和评价目标,这三级目标还没真正统一,导致教学及评价有所偏离;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也没理清楚学科间的整合点。命题者,设计任务者不了解学情,没有参与目标制定和本年级教学工作,无法把握标准。

后期工作中,可指导教研组利用组内活动时间,经常带领组员再读学习课程目标,根据教学情况,反馈目标制定情况并提出有理可依的改进点。分单元或者两两学科组合派代表进行交流学科間整合点分解。

评价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我校以游考评价改革为抓手,在每次的游考后,都进行总结与反馈,再进行评价与教学的调整与完善;重新进入下一轮的游考,下一轮的调整与改进,如此往复循环。以评价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促使学校的教学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兴勇 陈蓓蕾.小学低年级学业质量评价的创新与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09卷(期)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