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

2020-07-09陈小亮杨建马双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陈小亮 杨建 马双

摘    要:通过研究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重庆市新的专业设置提供依据,以培养适应重庆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围绕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研究制定专业建设意见,落实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提高专业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2-4]。本文旨在对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重庆市共有高职学院40所,公办院校22所,民办院校18所,其中,国家示范高职3所,国家骨干高职3所,市级示范高职8所,市级骨干高职3所,市级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15所。在校生约29万人,共开设19个专业大类、81个专业类别、362种专业、1362个专业点。重点围绕“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调整职教专业设置,培养产业发展和市场急需人才。全市高职建成60个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150个服务产业发展的骨干专业,69个国家、市级示范(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二、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的分类

1.按办学层次分

重庆市40所高职学院中,国家示范高职3所,国家骨干高职3所,市级示范高职8所,市级骨干高职3所,市级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15所。

2.按学科范围分

重庆市40所高职学院中,艺术类2所;医学类3所;财经、政法类4所;综合、师范、民族类14所;工科、农、林类17所。

3.按区域分布分

重庆市40所高职学院中,沙坪坝区5所、万州区5所、江津区5所、永川区4所、大足区3所、九龙坡区2所、渝北区2所、合川区2所、黔江区2所、铜梁区2所、璧山区2所、江北区1所、涪陵区1所、北碚区1所、南岸区1所、长寿区1所、巴南区1所。重庆市共26个市辖区,17个区设置高职院校,设置高职院校的比例为65%。

三、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专业大类分布中,专业点数量排名靠前的专业类直接对接重庆市重点产业;开设专业数量排名前20的分别是计算机类、艺术设计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汽车制造、财务会计、建设工程管理类、建筑设计类、旅游类、机械设计制造类、市场营销类、金融类、物流类、经济贸易类、电子商务类等,其分布情况见图1。

专业布点中,开设院校在20所以上的专业有会计、市场营销、工程造价、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其分布情况见图2。

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大类在校生情况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 土木建筑大类、 教育与体育大类, 分别占20.05%、 15.79%、11.50%、9.70%、7.24%,其分布情况见图3。

结束语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比较合理,办学层次多样,学科范围广泛,区域分布分散,职教资源向各区域中心城市布局,形成职业教育集群。初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教体系,主动对接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智能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产业,基本实现了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有效覆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關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2]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Z] .2010-01-11

[3] 唐继红。 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2

[4] 程立生,吴小玲,王冰冰,等。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研究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该课题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3307)

作者简介:陈小亮(1980 -),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职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