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韧性培育策略探析:基于农村高职生群体的分析

2020-07-09单楠韩瑾瑾张田利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培育策略

单楠 韩瑾瑾 张田利

摘    要: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需要充分关注农村高职生群体的特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不同策略,教育引导不同学生获得共同提升。本文认为,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需要充分关注影响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各种因素,并基于因素选取相应策略。

关键词: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策略

心理韧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更为顺利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更可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追求人生价值的心理追求。可以说,高心理韧性,是学生理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也是学生发展需要具备的目标需求。本文立足于农村高职生群体,尝试结合具体研究实践,提出可供参考的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提升策略。

一、强化认知,提升自我效能

诸多研究表明,学生对待事物的心理认知,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韧性,这点在学生面对陌生事物或压力事件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时,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心理韧性也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学生自我效能感越低,心理韧性就越低,反之亦然。这种情况下,本文认为,高职阶段的学生,与本科及以上学生相比,对自己的认知往往具有一定片面性,在学习成绩等方面容易产生自卑感。要高度重视学生这一心理认知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态度,进而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培育自己的自信心,着力提升自我效能感。

培育农村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本文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归因。不少农村高职学生在面对挫折或者失败时,容易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导致自卑等情绪产生,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引导学生将问题原因归结于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归因。其二,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良好的成功体验。在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学生,在犯错时不能一味指责,而要引导鼓励,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其三,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在不断达成目标中逐步养成良好心理韧性。

二、营造氛围,创设和谐家庭

完整、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的言行举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虽然他们都在外求学,但家庭给予的支持仍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无限动力。家长要充分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民主氛围,培育良好的親子关系,让学生在关系和谐、生活和谐、学习和谐、心理和谐中不断强化心理韧性。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营造良好家庭和谐氛围的方式需要多元化,避免因单一方式导致的感受倦怠。

如上文所述,家长在家庭和谐氛围营造中,可以充分借助多元方式,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发现三种方式较为常见。其一,家长与孩子正面相处,促进彼此间尊重,这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要途径。其二,家长与孩子间接相处,如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良好的互动,这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其三,亲子关系的塑造过程中新增了学校角色。学校作为家校教育的衔接者,指导家长与孩子互动交流,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心理韧性。

三、注重引导,发挥同伴影响

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行为上很大程度会受到同伴影响。在陌生认知时期,同伴影响力会极大增强。高职学生群体概莫能外。高职学生社会交往形态相对而言较为单一,主要与同学的交往,因此对同学群体的引导至关重要。学校等不同相关方,要高度重视学生同伴关系的引导,通过完善制度、制定规则、强化宣传、注重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学生良好心理韧性的培育奠定前提和基础。

具体到农村高职生而言,所谓同伴关系,简单而言,就是指学生与其他青年群体之间的友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学生与同学的友谊。诸多研究表明,学生之间友谊状况,直接决定着学生心理韧性,甚至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状态。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同伴群体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同伴关系、同伴认知,帮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同伴影响助力自身良好心理韧性的塑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外界环境的干预,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自我教育,正确认知同伴,培育良好心理韧性。

四、多措并举,加强文化育人

众所周知,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村高职学生而言,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文化因素。因此,学校要积极培育良好校园文化,提倡包容性文化,建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适应,进而实现文化育人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积极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采取多种多样的举措,引导学生用文化力量提升心理韧性水平。

对农村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而言,本文认为,文化建设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我所在的学校就经常举办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邀请专家开设讲座,选树先进典型,让优秀事迹“上墙”,这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助力培育良好心理韧性。

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养成,需要充分借助一定的策略,这是本研究探究的主旨所在。策略的选择,需要充分结合农村高职生群体的特征,并结合影响心理韧性的各种因素,这是本研究探究的焦点所在。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培育策略,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形成培育高心理韧性的有效机制,并通过机制的不断健全和优化,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学生自我效能感等各方面良好品德的形成,达到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倩.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8(48):7-7.

[2]潘燕峰.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7(10):70-71.

本文属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2019年度科研课题(农村高职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资助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培育策略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