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07-09豆笑笑姜馨舒
豆笑笑 姜馨舒
摘 要:在人类社会体系中,有诸多灿烂的文化产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我国的雕塑则是较为特殊的存在,它不比西方的雕塑自成体系;也不似我国的绘画,诗歌等有特定的风格流派。中国古代雕塑似乎处在一种从属的地位,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雕塑也有了新的语义阐释与价值。本文从雕塑“古为今用”的角度论述雕塑“古”特征在当今的传承,以及在“今”社会中的新发展趋势和问题。
关键词:雕塑艺术;艺术表达;文化传承;发展创新
引言:雕塑,被誉为是时间的琥珀。建筑师梁思成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 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可见中国雕塑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一、古代雕塑的相关概述及其特征
(一)、雕塑相关概念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总和。在我国古代雕塑的发展总是与其他领域相辅相成,如丧葬习俗,宗教信仰,和装饰的需要等,在其基础之上来表达雕塑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二)、雕塑特征概述
1、与“自然”有关的立意。
取材自然。中国古代受制于自然经济,早早便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雕塑大多是从大自然中取材,如土,木等材料。题材自然。西方雕塑中的题材大多是表现人物,而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题材大多是花鸟鱼虫等自然动植物,即使是人物也多为宗教造像,突出表达一种灵性。
2、追求意象的艺术效果。
中国人追求“意境,意象”的表达,他们不注重眼睛直观感受的真实,而是在一定理解程度上感受到的真实。中国美学上的“意象”学说在《周易》中就有记载,玄学家王弼進一步阐释了该学说,提出了“得以忘形”的概念,意为只有不拘泥于事物外在的表象才能获得其中真正的“意”。
3、极具美感的表现方式。
“虚实相生”的雕塑空间。 在《老子》中就有表达“有无”的概念,在雕塑中也善于运用这一手法进行塑造。在中国古代的雕塑中,很少有特别尖锐的棱角,圆润而柔和。“尚大为美”的体量。词语中“大”是为一种宏观的概念,古代雕塑中许多作品都有传达出一种充实,浑厚的体量感,是生命力和精神外化的体现。
二、古代雕塑的现代传承
众所周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如何更好的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永恒关注的话题,这点在雕塑领域也十分受用。
1、传统符号的传承。假山石在古代雕塑中也是常见的题材,如今的许多雕塑作品也以此为表现手法,并融入了新的材料和方式来对这一成为符号的题材进行创作。
2、写意精神的传承。 自古中国雕塑就注重“意境”的表达,不追求写实的表达手法,在现代雕塑中,许多作品也表现出来这一特点。
3、题材内涵的传承。古代雕塑的题材有许多故事人物的题材,有个人传记的纪念,也有故事情节的还原。
三、雕塑的现代发展趋势
如今雕塑不再拘泥于材料,形式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雕塑的形式也日渐丰富起来。
1、雕塑“装置化”倾向。早在2008年,雕塑年会便在思考讨论“雕塑与装置艺术”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雕塑是以形体造型为主的艺术形式,装置艺术则是以空间感受为主。从1985年开始,雕塑“装置化”倾向便开始盛行,两者的结合更加丰富了表达的形式。
2、雕塑与新技术的结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受到雕塑家的青睐,并将其可以运用到创作当中,如数字化技术、 3D打印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运用新技术也并不代表要摒弃传统的形式,要用批判地眼光看待新技术,才能把握技术和美的平衡。
3、雕塑衍生品的发展。 雕塑衍生品就是从雕塑作品中派生出的,具有商业特点的艺术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如在中国大火的“稀奇艺术”就是典型代表,它以“链接情感的礼物”的理念为核心,以可爱的外表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眼球,并采取了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和跨界合作取得了商业的成功。
四、雕塑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众对于雕塑的印象还只是少数人才能消费的“艺术品”,在雕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联系雕塑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大众概念中昂贵的艺术品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2、雕塑的发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和机制,雕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室外雕塑,室内装饰雕塑,以及雕塑的各种衍生品等,它们的发展还是独立个体,并没有形成整体的发展模式。并且对于原创的保护程度并不高,以至于市场山寨产品泛滥。
3、对于雕塑领域的技术化,国际化程度应得到重视,在把握其发展平衡的同时,注重发扬民族化特色,使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流传兴旺。
结语:
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考量雕塑发展,也许现在只不过使雕塑生命长河中的小节点,但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们仍要“内外兼修”,于内,丰富自身的文化学识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古代,现代雕塑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对外,面对技术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只有协调好雕塑与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中的平衡,我们才能使雕塑这一灿烂的精神文明成果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春.雕塑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艺术评鉴,2019(15):179-180.
[2]孙东宇.浅析中国当代雕塑语义的发展[J].才智,2019(17):206.
[3]白彧.对雕塑艺术数字化的思考[J].新美术,2018,39(12):111-113.
[4]杨松.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传统雕塑的当代转换[J].雕塑,2018(05):56-57.
[5]刘金石.浅析中国现当代雕塑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J].戏剧之家,2018(09):136-137.
[6]王巨龙. 数字化语言在雕塑中的运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8.
[7]冯亮.传统文化资源对当代雕塑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7(17):242+244.
[8]蔡博.当代雕塑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34.
[9]李中军.中国当代雕塑与其民族性语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01):101-103.
[10]李士锋.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特征和价值作用[J].艺术科技,2016,29(06):146.
作者简介:豆笑笑 (1995—),女,籍贯:河南省周口市,民族:汉,学历:硕士在读,学校:东北大学,专业: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