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雕塑中的“适度”思想

2020-07-09

今天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适度肉体发力

(江苏省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1.希腊的“适度”思想

希腊雕塑是经典的艺术之一,他们的艺术哲学理论在神界范围内也有大的影响。他们精神世界简单,不过于看重宗教,方法与工具也易掌握。精神上没有骚乱,机能活动更自由,人生观更健全。情感单纯,趣味也单纯,躯干与四肢和头一样重要,一切巨大的自然力量在希腊都是神圣的,那时心灵与肉体还没有分离。舞蹈与体育构成教育,艺术渗透到生活中,处处透露着“适度”的思想理念。

强制适度饮食,自发适度思考。从地理、历史方面。地理上,希腊是一片丘陵之地,供养眼睛,娱乐感官的东西多,给人吃饱肚子,满足肉体需要的东西少,减少肚子的需要只有增加智力的需要;希腊又是滨海之区。希腊人随时泛舟入海,在海岸上经商、抢掠。这种生活方式特别能刺激聪明,锻炼智力;他们不断推进科学,但从不考虑实用。分析各种观念,注意观念的隶属关系,建立观念的连锁,不让其中缺少一个环节。使整个连锁有一项颠簸不破的定理或是大家熟悉的一组经验做依据,津津有味的铸成所有的环节,把他们接合,加多,考验,唯一的动机是要这些环节越多越好,越紧密越好:这是希腊人的智力的特长。

物质适度与精神适度。在民族的事业上和历史上反映出来的,仍旧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迹。希腊境内没有一样巨大的东西,外界事物绝对没有比例不称,压倒一切的体积。这就是物质适度。希腊人的思想太明确,建立在小的尺度上。神示的重要箴言中有一句是“勿过度”。他们看事情最清楚,理性完全处于自发,这些都非其他民族可比。在希腊,人叫制度隶属于他,而不是他隶属于制度。他把制度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是精神适度。

虽是保持适度,但他们也并不是对于真理只求大概,对于艺术他们有三个特点:(1)感觉到精细,善于捕捉微妙的关系,分辨细微的差别;(2)力求明白,懂得节制,讨厌渺茫与抽象,排斥怪异与庞大,喜欢明确而固定的轮廓;(3)对现世生活的爱好与重视,对于人的力量的深刻的体会,力求恬静与愉快。这些丹纳在他《艺术哲学》第四篇中也从种族、时代、制度方面进行了分析。

2.在雕塑上的体现

2.1 动静适度。由于海上滨线,古希腊雕塑受古埃及雕塑影响,原本人物形象的雕塑都是法老的姿势,面向前方,站立时,双腿并列,双臂垂直于身体两侧;坐着时,上体端坐,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之上。古埃及漫长的三千年历史中的人像雕刻姿势从未出现过全身重心偏于一条腿上的情况,总是把身体重心置于双腿之间,初期古希腊雕塑也是一样。例如《阿波罗》奥林比亚“宙斯神庙”东部大三角墙上的主要雕塑,是公元前460年左右的作品。后来慢慢发生变化,观念在改变,材料也由石头变为青铜,更方便创作者转换作品的重心。到希腊雕塑的鼎盛时期,动静适度的理念在雕塑上已体现的十分明显。迈隆《掷铁饼者》,创作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这是古希腊较早表现男性形象的作品。表现的是奥林匹克竞赛场上运动员在掷铁饼时一瞬间的动作。古代希腊著名雕塑师米隆正是以敏锐的观察捕捉了掷铁饼者最后用力投掷铁饼的典型瞬间:这一瞬间尽管是沉着、平稳、静止的,但更是紧绷、蓄势、待发的;这一瞬间,他预示着即将像弹簧一样改变身体状态,猛然会把手中的铁饼飞向远方。这座雕塑作品体现了静中有动的美感。这座雕塑作品很好地处理了动与静之间的关系。该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动感:运动员身体上下肢的扭曲、重心的偏离、左右手与左右腿的不同位置等都预示着运动的态势;运动员手持铁饼向后摆臂已到了尽头,在这凝固的动作上,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运动员将铁饼全力抛出时的虎虎身姿;该作品体现了动感中的平衡与稳定。雕塑作品中的掷铁饼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适度动与静的特点立刻使得这座雕像活泼起来。普拉克西泰利斯《赫美斯神像》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作品,宁静慵懒的表情与似要滑落的纱的灵动感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适度的动与静。

2.2 构图比例适度。在古希腊雕塑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占据超大的比例。在作品重心变化,动作变化的同时,处理好构图关系成为了重要的部分,在《掷铁饼者》中,右手在后上方发力,同时右脚在前下方发力稳定自己,右手与右脚两点呈对角关系,头部向前,同时左脚后点地,保证重心稳定在身体重心,使整体发力的同时又有足够的稳定感,整体构图十分和谐,即使不是标准的对称的关系,也让人感觉不到倾斜的趋势。

普拉克西泰利斯的《赫美斯神像》也是同样的,由于人物形象是重心靠在右脚,下半部分胯部右靠,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上半部分人物面部向左倾斜,脚与小腿部分重心偏左,这样虽是左右都是断臂,但右边断臂长一些,保持整体的和谐感,同时纱给下半部分增加了一层负重感,使整个雕塑更加稳定。

还注意整体的比例,许多其他作品,脸部的重要超出的应有的比例,古希腊的雕塑里,头部没有多少意义,脸部不凹陷,不秀气也不激动,没有多少表情,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不必躯干和四肢吸引多少注意力,头部的线条只是与布局相和谐。例如《掷铁饼者》,但那纯粹的肉体动作也能把他的所有欲望与思想消耗完,心思不放到动作以外。

2.3 尺度适度。古希腊雕塑大多数是裸体或是半裸体,因为文化发展到当时,那个形势时,人对肉体是感兴趣的,精神还不以肉体为附属品,肉体有其本身的价值。他们对肉体的各个部分都等同尊重,不问高雅与否。掷铁饼者的双臂构成的线条与他留在重心后面的左腿线条,发力时肌肉的状态,扭身时腹部、胸侧的肌肉线条,大腿屁股的每块肌肉,都表现出掷铁饼者瞬间爆发时的用力程度,透露出强烈的健康与热烈,即便是裸体,动作刚刚适度,米隆着重刻画与表现的能够带动观众,并没有大尺度的感觉。《赫美斯神像》是半裸雕像,上半身裸露,下半身有纱遮蔽,但也露出一点大腿。作家着重表达赫美斯神的宁静慵懒,从呼吸宽敞的胸部,肌肉明显的腹部,可以看出赫美斯美丽,但她同样是健美的送信人(赫美斯是给天神送信的使者,行动光速)。下半部分的纱可以说是有种似遮似不遮的感觉,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尺度适度的感觉。

掷铁饼者

赫美斯神

阿波罗

3.适度思想的可取性

在希腊人民虽生长在温和的气候下,但土壤贫瘠,只能吃有限的吃物,其余的时间,就只能利用一切可以通行的出路去采集,搜寻,忙忙碌碌的探求,这是适度的饮食与适度的思考给他们的带来的益处,应为周围其他繁华丰盛的民族还在发展自己的欲望,对生活哲学艺术的认知只处于幼稚未开化的状态。希腊人因为适度,有精明的头脑,生性好奇,喜欢思索,要知道所有事物的原因和理由,从探索中求得许多其他民族多年后才探知的真理,是一种可取的优越的思想。不过度追求什么,才容易求得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猜你喜欢

适度肉体发力
我的诗
生 活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78.2%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肉体的记忆》中“桥”的解读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快乐为什么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