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鸣矣,于彼朝阳
——浅析紫砂作品“凤鸣朝阳”的中国吉祥文化
2020-07-09周阳
周 阳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的本性,源于此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吉祥文化无处不在,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根植于民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多个领域的艺术创作。吉祥文化被广泛地应用到紫砂壶艺的创作中,比如紫砂茗壶“鱼化龙壶”、“合欢壶”、“葫芦壶”、“古如意壶”等,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饱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凤鸣朝阳”这件作品就是以这样的文化氛围为背景,以添福纳吉为创作理念,以祥瑞元素为形象设计的紫砂壶艺作品。
首先,我们通过色彩来解析这件作品所蕴含的吉祥文化。这把壶选用了清水泥,这种泥是紫泥的一种,特点是烧成后呈红色。红色,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色”,可见红色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中国的节日,是离不来红色的,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盖头,红色的喜字等等。对于中国人来说,红色是吉祥的颜色,代表着喜庆、热烈、兴奋,寓意着好兆头。壶身上的陶刻用了描金的装饰,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情感层面,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金色,也是中国人喜欢爱用的颜色,被赋予了尊贵、华丽、财富、温暖等象征意义。红配金,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吉庆的、华丽的、尊贵的象征。红色的壶身、金色的字,这把壶在给受众的第一视觉上就是扑面而来的吉庆的气息。
其次,我们通过造型来解析这件作品所蕴含的吉祥文化。壶身圆润饱满,这是契合我们中国人执着于圆满的心理诉求的。中国人无论是生活、家庭还是事业上、心理上,都是有着对圆满的追求的,比如“花好月圆”“阖家团圆”“功德圆满”等,所以,中国人对圆的图案、圆润饱满的器物,在视觉上自带美感、心理上自带好感的。壶盖做半圆球体,与壶身的球体相映成趣,这是借鉴了传世茗壶“掇球壶”的设计美学,圆上加圆,不仅是美的更迭,也是喜上加喜的浓情厚意。这件作品的造型整体是以凤为形体,壶嘴为凤首、壶把为凤尾,这样横剖面就构成了一只完整的凤的形象。壶钮为简易的凤首,不仅有点睛之笔的视觉效果,也考虑到了方便提拿壶盖的使用功能。凤,自古就被称为“神鸟”,远古时代被祭师用来祭祀通神。《小屯·殷虚文字甲编》:“甲寅卜,乎鸣,只凤,丙辰只五?”中鼎:“中乎归生凤于王。”说的是凤乃白鸟之王。《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自古以来,凤和龙的地位一样,是祥瑞灵兽之一。封建王朝时期,皇帝称之为“龙”,皇后称之为“凤”。现在人们送祝福或是夸奖别人也常说“人中龙凤”。壶底作三足柱状,灵感来自三足鼎。在古代,鼎被当做是立国重器,商周时期,把定都称为定鼎,可见鼎是权力的象征。鼎崇拜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鼎元素常被用于很多的艺术作品中,有威严、显赫、尊贵的象征意义。每只脚上又有简易的凤首,与主题契合,与壶钮遥相呼应。
最后,我们通过作品名称来解析这件作品所蕴含的吉祥文化。这件作品命名为“凤鸣朝阳”,一是整体造型上给人的视觉感受,壶嘴高昂,凤尾隆起,像是清晨凤对着太阳鸣叫的样子,充满朝气,形体上有力量的美感和生命的张力。二是背后的寓意。《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首诗的创作,是在周代流行献诗礼赞的背景下创作的,描述的是凤凰迎着朝阳和鸣,宛转悠扬,梧桐迎着朝阳的光辉茁壮成长的美好景象。歌颂的是一派雍容祥和的盛世之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说的是西晋时候,有个大臣叫张华,江南有个才子叫褚陶,张华第一次见到褚陶的时候就很有好感,对其非常赏识。就对陆机说:“你和你弟弟陆云是一龙一虎,顾荣弹曲如凤鸣朝阳一样优美,见到你们本来以为江南就没有其他人才了,没想到今天又见到了褚陶。”陆机,西晋时期著名的江南才子,与弟弟陆云合称“二陆”,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蔡洪评价顾荣“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赞扬其在音律、文学上的造诣。这里,凤鸣朝阳用以形容音律优美,引申意为高才得遇明时。这件作品以“凤鸣朝阳”为名,名副其实又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寓意吉祥美好。
总结:中国的吉祥文化,给艺术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紫砂壶艺为中国的吉祥文化提供了文化底蕴深厚、造型丰富多彩的表现载体。紫砂壶艺是形,吉祥文化是意,形意交融,欣欣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