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从何起,缘从何灭
——浅谈紫砂壶《天水提梁》的造型设计和人文内涵

2020-07-09刘建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圆器壶盖宜兴

刘建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宜兴紫砂壶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在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创新下,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造型工艺体系。紫砂壶造型精彩纷呈,有光器、花器、筋纹器等类别,造型各有特色,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匠心,共同繁荣了紫砂艺术,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扬。紫砂壶从传统实用器演变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给人以独一无二的美的享受,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产生精神和情感的共鸣。闲暇时分,泡一壶茶,静静地享受悠闲的时光,让忙碌的心安静下来,静观自在,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幸福。

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其中,紫砂光器最能体现紫砂壶质朴的本质,光器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素面素心,没有复杂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简约而不简单,可谓中国传统本色美的代表。紫砂壶“天水提梁”(见图1)是典型的光素圆器作品,同时它又属于光素圆器中的提梁类,提梁壶是紫砂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欣赏此壶,作品以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圆润饱满、稳重敦厚,流畅柔和的线条勾勒出壶身,线条犹如行云流水,有一气呵成之畅,整个身筒中正有力,体现了紫砂圆器的“珠圆玉润”之美;壶底平足,稳定地立于平面,显得沉稳有力,真正体现了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壶流为直流形式,与身筒暗接,从身筒自然胥出,与壶身呈45度角向上,有如炮嘴,气势昂扬;壶肩过渡流畅柔和、衔接得当;短颈自然收敛,提升了气质;壶盖与壶口相互贴合、严丝合缝,子母线吻合,通转流畅,圆形壶盖为平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壶盖上以凸起的线条饰以一圈同心圆,增加了整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壶钮呈桥钮形式,横跨盖面中央位置,桥钮自然过渡,中间留有半圆形孔洞;同时,提梁从肩部两侧向上立起,方圆并济,弧度自然流畅,提梁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形成了优雅的虚空间,中和了壶身的敦厚,提梁与桥钮形成“洞中有洞”的结构形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意境,平添了几分清幽雅致之美。此壶的制作难点在于提梁,首先,提梁方圆相济的弧度设计十分考验作者的功底;其次,若提梁制作不当,则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开裂。此壶造型比例协调、结构精美,饱满端庄又不笨重,充分体现了圆器的珠圆玉润之美,圆器与提梁壶式相结合,整壶具有明代紫砂艺术的简洁质朴风,作品厚重又不乏空灵之美,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古色古香、意境十足。

图1

圆形结构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中式美学。古人信奉“天圆地方”之说,人们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将圆和方广泛应用于生活器具和建筑设计中,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在中国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园林的“洞门”,洞门是院与院之间的出入通道,人们又可透过门洞看见另一侧若隐若现的景观,给人以神秘感和清幽感,可以说,洞门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在现代设计中,圆形被运用于室内的屏风、隔断等设计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具有圆满、圆融的意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将中秋称为月圆之夜,中国有在中秋团圆的习俗传统,可见圆代表着团圆、合家欢乐。中国人崇尚“方圆相济”的人文精神,圆还意味着宽容、宽厚,意味着待人要和善,要学会灵活变通、圆融处世。圆从何起,缘从何灭。圆不仅是传统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圆在中国风茶具中,流露着别样温润精致的情调。圆润的壶身,满腹瑞气,寓意着肚大能容,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寓意着温柔恬静。紫砂壶“天水提梁”给人以圆融和谐之感,给人以吉祥的心理暗示,提梁又寓意“拿得起、放得下”,给人以顺其自然的人生感悟,执紫砂壶“天水提梁”品茗,心中平静,让人不禁放慢生活的脚步,在一壶茶中感悟人生的缘,学会珍惜缘,也学会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宜兴紫砂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融合新的艺术形式,将传统与时代相接轨,其制作技艺不断完善,造型不断丰富,给人以极大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可谓巧夺天工。身为一名现代手艺人,要充分体会紫砂艺术的本质,抓住紫砂艺术的人文性,在锤炼自身制壶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让作品展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功能,如此才能推动紫砂艺术进一步的发展,传承弘扬紫砂文化。

猜你喜欢

圆器壶盖宜兴
伪造的情书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浅谈紫砂圆器壶的创作要素
圆桌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