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禅定》的工艺技巧和佛教文化
2020-07-09刘敏
刘 敏
关于紫砂壶的历史,早在宋朝的时候,大诗人梅尧臣就曾经在古诗《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写到:“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从中可以看到那时候紫砂壶已经是比较普遍的饮茶器具了。但是在具体到实物之中,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宋朝的紫砂器具,公认的最早的“供春壶”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明清时期,紫砂壶艺术飞速发展,除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小手工业作坊的兴盛之外,紫砂巨匠迭出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陈曼生等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紫砂艺人,他们为紫砂技艺的传承和紫砂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后辈艺人们仰望的先贤。传及近代,壶艺泰斗、布衣壶宗顾景舟作为宜兴“紫砂七老”的代表人物,其中他的一件代表之作《僧帽壶》可谓是融佛教文化、紫砂文化、茶文化为一体的集大成者,从作品的外表可以看到佛教对于紫砂艺术的影响颇为巨大,但是真正的佛教文化内涵却是深深地融入作品的自身之中,以佛教为题材的紫砂器总是给人一种充满智慧的禅学思想,让人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体会到禅茶一味的真谛之所在。
《禅 定》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禅定》就是一件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佛教题材紫砂壶,形态的呈现主要使用了筋囊器的手法,表现出端庄稳重、定力十足的内在气势。此壶壶身宛如莲台一般,筋纹的处理十分清晰明了,阴阳凹凸,秩序井然,韵律感十足。壶嘴上扬,小巧可爱,出水特别的爽利,壶把呈龙形设计,自然圈卷收于壶底,端握特别的舒适。壶盖上面的筋囊和壶身遥相呼应,更加显得精致入厘,壶盖和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点缀的一颗圆形壶钮拿捏特别顺手,和壶身整体相当融洽。通观此壶,从壶身、壶盖的筋囊开始,就奠定了其不同凡响的品位和审美。众所周知,在紫砂器的成型手法之中,筋纹器是难度最高的一种,不仅仅需要制壶者具有非常娴熟的基本制壶技巧,而且还需要具有非常细腻的思想,才能在一丝不苟之中把每一囊都精益求精地做到极致。我的这件作品《禅定》,壶体以筋纹勾勒,充分地凸显丰盈的肌理与饱满的壶韵,莲台的花瓣形状使得此壶在敦厚饱满之中蕴含着几分轻盈灵巧,颇具古雅参禅之意,让人在把玩摩挲之中感受到浓浓的佛教文化。
紫砂艺术与佛教文化的渊源从紫泥的发现就开始了。传说是一位异地的僧人指引丁蜀人民找到了深埋于黄龙山及其附近的紫砂泥料,饮水思源,2002年的时候,当代著名紫砂雕塑大师徐秀棠作品《始陶异僧》屹立在黄龙山矿坑遗址大水潭旁边,让陶都人民永远不忘记其恩泽。还有一位就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他爱茶,于是也对紫砂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写下咏茶绝句:“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味。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佳句之外,还对于宜兴紫砂有着“精思巧手,茶道文心”的赞誉。从这些诗句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紫砂艺术一壶得真味的妙处和紫砂艺人茶道文心的艺术修养。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禅定》从紫砂造型设计入手,就是把僧人打坐悟道时候坐的莲台造型使用筋纹的手法抽象演绎出来,希望达到忘我寂静、心性如一的禅定境界,同时用莲花的形态把紫砂与佛教的关联蕴含其中,让我们在享受喝茶带来的舒心愉悦的感受之外,还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紫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紫砂与佛教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以后的发展历史之中越来越紧密,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现在,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壶身刻满心经的紫砂壶,其构思之巧妙,刀法之纯熟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佛教文化对于紫砂艺人和茶友的影响颇为深刻。特别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之下,寻求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纯真显得尤为珍贵,喝茶让我们享受休闲和安宁的生活状态,悟禅让我们洗涤自己的心灵,在紫砂艺术之中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所以以佛教为题材的紫砂壶受到了壶友和藏家的广泛欢迎和青睐,相信在未来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途,也会得到大力的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