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及路径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20-07-09苗成斌

关键词:江苏融合人才

苗成斌

(南京邮电大学 人口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引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决定要素。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暴发,疫情持续扩散蔓延,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秩序将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具体表现为总需求不足,要素流动性不好,相关产业、企业停工停产,一些产业链断裂,经济出现断崖式下降,经济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虽然疫情对产业、企业发展影响较大,但是总体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反而增加。实践证明,越是经济发展困难,越需要科技创新驱动,越要有人才力量作坚强支撑,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就更为迫切。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长时间应对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抢抓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捕捉“危”中之需、找准发展之“机”,完善人才发展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和路径,以更大的力度推动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做好疫情防控与高质量发展“双答卷”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江苏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是指人才发展通过创意要素渗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过业务、组织管理和市场等资源的整合,改变了原有价值创造的过程,并使人才与经济之间产生融合,最终升级到一种新的发展过程。这是以人才资源为核心,从创新创意创业、产业和要素、参与主体、价值链等层面,通过跨界创新、协同整合和衍生生产等途径和方式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强调全面融合、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人才与经济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融合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融合是天道,不融合发展,人才就无法生存、无法成长。人才与经济融合,能够使人才所拥有的价值、理念、创意等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嵌于相关产业的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等高端价值链环节,提升相关产业的附加值,实现相关产业升级,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在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中江苏在全国进行了先行先试。

(一)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呈现“三高”特征

高质量人才资源支撑强化。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端国际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 232.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717.6万人和358.2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1]2018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6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64%,PCT专利申请量5 5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45件,均居全国前列。

高水平人才工程带动。从1997年启动,到2019年第五期增选,“333工程”已累计培养2万多人次、1.7万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70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第四期支出3.44亿元用于资助对象,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00多亿元。 “双创计划”自2007年组织实施起,以围绕江苏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导向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突出引进人才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对“高精尖缺”人才重点“滴灌”,确保资助更为精准。

高含金量人才新政落地。2017年出台了“人才新政26条”,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保障机制和加强党管人才等五个方面入手,打造体现江苏“高度”、形成江苏“标志”、做出江苏“示范”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2018年出台“人才10条”,对于顶尖型、领军型人才的支持进一步强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际顶尖水平,聚焦发达国家院士、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世界知名科技企业高管等战略科技人才,项目资助上实行“一事一议”“不定框框”“不设上限”,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领。2019年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江苏人才政策体系。

(二)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突出“四个”对接

理念与发展对接,推动源头融合。抓人才不了解经济,就像盲人摸象,抓经济脱离人才,就缺少腾飞的翅膀。针对这一难题,江苏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资源,是最活跃先进生产力的理念,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最大限度释放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原驱动力,凝聚起人才部门与产业部门的“最大合力”。把握不同人才的发展需求和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之间的关系,探索经济发展和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二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创新机制和实践路径,通过“产教融合”“订单生产”“校企合作”等模式,推动人才发展理念与发展实际深度对接,全面提高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科研与产业对接,实现价值融合。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加大资源整合集成力度,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市场规律,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引才用才创造更好环境,推动人才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进展;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支持学科带头人培养、高水平研发团队建设和高层次研发平台载体构建等,整合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融入价值链,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

人才与项目对接,提高融合水平。坚持以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拓展项目,推动人才引育和项目孵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通过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对接各类重点人才计划,发挥重点项目对人才的吸纳、引进作用,以“引进一个人才”促进“带动一个产业”,实现“人才跟着项目走”“项目随着人才来”,形成产业聚集优势。

供给与需求对接,提升融合效率。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绘制全球顶尖人才地图和产业发展地图,动态掌握人才家底,准确掌握各领域海内外领军人才分布,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建立完善高端人才高密度地区的引才机制。以人才举荐制度的探索优化以才引才的通道。强化与相关人才国际组织联系,并通过各类国际性会议和活动的定期举办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三)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三新”价值

江苏科技镇长团十年发展是人才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活范例。十年的生动实践,揭示了科技人才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是激发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科技镇长团与科技最近,与企业最亲,距创新最紧。瞄准县域创新发展的“末梢”发力,有着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能的天然优势。每年有一支近千人的专业人才队伍,活跃在全省各地,链接着创新成果,深入到园区企业,开展着精准对接,有效激发了广大企业的创新热情,增强了基层的创新浓度。

二是拓展了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科技镇长团生于创新时代,成于创新浪潮,实现了大院大所科技资源向基层的下沉,打通了技术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了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突破。十年间,高校院所与江苏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转化各类科技成果 4 800多项,签订产学研合同17 000多项,合同金额近330亿元。①(1)①数据来自《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十周年巡礼》,群众网·群众视频,2017年8月。

三是丰富了人才锻炼成长的新内涵。创新是大智慧,基层是大舞台,镇长团成员行走在创新最前沿,奋斗在基层第一线,直接服务创新创业主体,直接面对热点难点问题,在最需要的地方汲取智慧、增长才干,探索了人才成长发展的新路径。十年间,科技镇长团成员中43人留在地方任职,700余人得到提拔重用,23人提拔为厅级领导干部。

江苏科技镇长团是人才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最为突出的亮点,十年累计从省内外高校院所、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选派5228名科研骨干,以县区为单位,组团累计595个,挂职覆盖全省105个县区、开发区,903个乡镇,投身县域经济主战场(如图1所示)。②(2)②数字、图表来自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实施绩效报告》,2017年7月。

图1 江苏科技镇长团十年选派团数与人数图

二、江苏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

江苏与国家、区域战略的实施同步还不够紧密,尚未解决人才供给中的突出矛盾,补齐产业升级转型中的人才短板。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尚未被充分激活。企业作为创新创业发展主体的地位尚未被进一步明确、突出。尚未形成“人才+项目+资本”模式,“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良好发展态势尚未完全形成。人才工作各管一段的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行政推动、社会力量与人才发展三者间的深度融合。

(二)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协调

江苏尚未完成产业链布局好人才链,人才与产业“两张皮”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抓产业的不抓人才,抓人才的不了解产业,人才链、产业链尚未实现同频共振,产才分布“两张图”尚未实现精准对接。[2]顶尖人才紧缺,在核心技术突破、关键学科兴起、新兴产业发展上动力不足。与发达省份相比较,江苏具有世界前列的“宗师泰斗”“行业高人”偏少。江苏尚未高水平建设高端前沿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较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较少,汇聚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能力不足。

(三)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够衔接

江苏人才培养与经济、现实产业脱节的问题较为明显。尚未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协调。没有形成和完善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支撑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大职教体系。人才发展长期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领军企业,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江苏企业数量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但大而不强的特征比较明显,创新能力不够强,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型企业还不多。[3]比如,江苏人才发展竞争力最强的100家工业企业,2017年合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3 100件,仅相当于华为的64%。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就集聚了杭州IT行业14%的人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3 300万个就业岗位。

(四)人才创新成果与现实转化应用不够同步

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使得人才的创新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实现。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研成果随之不断积累。然而,却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瓶颈,导致科技资源形成了大的浪费。科技人才研究的科研成果进入市场转化为对应的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短板和严重不足。据江苏相关部门研究成果显示,近年来全省高校院所每年仅有5%的原创性成果可应用转化,虽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国领先,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虽然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列,但知识创新能力低于北京,知识获取能力低于上海,在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上前10名榜单中无一家江苏企业。正是由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存在体制痼疾,导致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良性融合的愿景尚未实现,而这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美国:移民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美国人才发展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于十分注重移民人才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科技人才常常与经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对此,美国一直把争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抓住各种机会争夺、留住、用好高科技移民人才。[4]

过去美国通过放宽移民限制,增加签证名额等措施,为外国优秀人才赴美定居工作创造条件,移民法还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这些措施,美国从别国引进大批高科技人才,弥补高科技人才缺口,促进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虽然现在美国加大收缩移民政策力度,但对高端人才仍然是放宽限制、大力引进。这是美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总体上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美国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推动人才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引才育才的主体。美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为移民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创业机会。美国大企业多,其中跨国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很多企业设有研发机构,企业为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和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机会。同时,移民人才也为美国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两者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

此外,美国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对优秀人才的优厚待遇无疑会吸引众多的国外高科技人才。美国社会福利相对比较完善,移民人才生活后顾之忧较少,加上较多的工作机会,使众多外国人移居美国。在人才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全世界高科技人才向美国的流动,进一步促进了美国高科技产业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日本:人才战略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日本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经验在于人才战略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了配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人才战略,有效地促进了人才与产业更好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在产业发展导向下从调整其人才培养战略入手,重点培养具有创造型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产业安全。

日本改变过去重技术应用而轻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做法,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广泛地支持产学合作,鼓励以大学为中心的开发产学合作项目,通过全面和深入的产学合作,产业界可以把产业发展和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和研究生院的研究联系起来;大学、研究生院也能够更加自觉地根据产业和企业的需求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研究体系。

日本人才战略的制定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为产业发展服务,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并在法律和制度上加以规范,值得我们借鉴。20世纪80年代,日本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更加注重培养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科技人才。20世纪90年代,为了在科研水平上能够与西方发达国家抗衡,日本注重提高国家科研水平,日本大学扩招了博士与博士后。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开始调整其人才培养战略,重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5]

日本高等教育坚持“立身、置产、昌业”的教育政策观,把人才培养与推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重视教育投资,重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为产业发展与富国强民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6]日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德国: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

德国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融合的一大特点在于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确保产业对人才的定量和定性需求得到满足。德国十分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其中“双元制大学”经过4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双元制大学”是两个施教主体和两个管理机构分别进行而又相互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一元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7]

“双元制”强调产业根植于教育领域,强调二者紧紧融为一体,是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极富独特魅力的教育模式。通过双元制教育模式,接受培训的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企业中可以提前熟悉内部的分工、运行机制等,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在工厂中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机器和技术设备,运用在职业学校中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德国,双元制深得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其生源质量不仅与综合性大学相媲美,就业率甚至还优于综合性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可为我们促进人才与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四、江苏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框架体系

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以江苏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依据,以国内外人才与经济融合的先进经验为借鉴,力求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相衔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协调,人才开发与区域发展的阶段特征和需求相适应。

(一)创新思路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以美国移民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为参照,加大从海外引进紧缺的高端人才力度,促进高端产业发展。以德国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为借鉴,拓宽产教融合通道,推动江苏科教“富矿”转化为产业“富矿”。以日本人才战略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取向,同步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实现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蜕变。江苏要以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为引领,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显著提高、人才发展与产业对接更加深入、人才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更加明显、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的格局,使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对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原则把握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两只手”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既要让市场在配置人才和科技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破解人才发展活力不足、体制不顺、流动不畅等深层次问题;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减轻企业用才负担、提升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服务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营造好人才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软环境。

人才开发与发展需求相结合。产业的根基在人才,人才的舞台在产业,人才促进发展与发展造就人才相互统一、密不可分。既要以发展需求指引人才开发,看到产业的背后是人才,事业的背后也是人才,以人才支持产业,以人才支撑事业,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又要让人才在流动中发挥活力,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能发挥作用、哪里效率高,人才就往哪里流,让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一靠人才,二靠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制度设计必须结合起来。既要从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视角看人才第一资源,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培养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体制机制,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三)框架构建

优化产才融合创新资源。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创新前沿领域打造江苏核心竞争力,把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激活起来,把实验室沉淀的科技成果转化出来,把世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过来。要遵循发展规律,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突破口,以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为导向,以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追求。

打造“五元协同”创新模式(如图2所示)。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有机协同的创新模式,使得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各展所长、形成合力。政府作为宏观调控和环境建设主体,发挥统筹、引导作用;企业要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高校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院所利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以“五元协同”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有力促进科技难题攻坚和成果转化。

图2 人才与产业“五元协同”创新路线图

激活“四链衔接”系统动力。人才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对接、融合发展。“四链”当中,人才链是产业链的支撑,也是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产业链是吸引人才集聚和人才链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部署创新链的重要依据,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对接、同步运转,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链上的攀升。应以“四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并举、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进。

五、推进江苏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要不断优化人才布局,厚植人才优势,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融合聚变,以人才发展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形成人才促发展、发展兴人才的生动局面。

(一)系统谋划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

运用系统思维谋划人才与经济深度融合能够增强人才改革各个环节之间、人才改革同其他改革之间的整体性和关联度。一方面,要以系统思维进行宏观设计和整体谋划。江苏“人才26条”从面上做了整体部署,但“人才26条”涉及的111 个政策点,要把准自身实际,摸清基层情况,下大力气去再谋划再设计,让江苏人才改革更有浓度、更有深度、更有质感。另一方面,要加强联动集成支持。各部门要加强横向之间的协作配合,打破本位主义思想,相互支持,共同给力,提高人才工作系统化、整体化水平。对涉及共同推动的任务,牵头部门要主动领责,配合部门要自觉参与,形成改革的联动效应。尤其在高层次人才评审方面,要探索建立结果互认、信息共享机制,破除“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现象,逐步实现人才、产业、科技等项目集中评审、集成支持,相互衔接、相得益彰。

(二)打通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绿色通道

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通道通畅了,市场、人才和环境就能充分活跃起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是通道畅通的“突破口”。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动能,关键在体制机制改革,最终靠优化服务环境。要当好“后勤部”“店小二”,用心用情服务好各类人才,通过提供更周到的公共服务,推进产、才、城同步打造,增强人才幸福感,使江苏成为人才向往之地。

(三)瞄准企业主力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领军型企业是高端人才集聚的“吸金石”“聚宝盆”。要抓住人才这个最大支撑,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量身定制”专项政策,引导各地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发展潜力好的领军型企业,挂钩联系,“特事特办”,“一企一策”给予支持。引导领军型企业建设平台型公司、产业创新联盟,发挥龙头作用,带领产业链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减税降负,建立跟奖跟补机制,通过用人补贴和税收奖励等形式,支持企业引才用才。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科技企业家支持计划,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家,通过组织高端培训研修、政策项目倾斜、平台资源导入等集成支持,着力培育一批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帅才”。

(四)聚焦园区主阵地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

园区经济占据江苏的半壁江山,也是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但产业链的攀升越往上越艰难,存在着人才竞争异常激烈、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诸多困扰。园区发展必须走转型升级之路,同步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实现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蜕变。要由招商引资转向“双招双引”联动。要由产业城走向“产才城”一体化。[8]坚持不拼待遇拼服务、不拼重金拼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努力方向。完善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不见面”审批和“一网通办”,让人才在园区创得舒心、过得顺心。

(五)创新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围绕人才国际化、人才流动、人才评价要素等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为人才流通提供便利。在人才国际化上,以特殊政策吸引国际人才,放宽招才引智出国(境)审批限制,简化外籍人才签证办理和停居留等通行政策,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便利,与人才与技术输出意愿强的国家探索建立人才与经贸长效合作机制。[9]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赋予用人主体和人才更多的科研决策自主权、成果转移转化权、收益分配决定权,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院校、走进企业。

结语

以人才发展引领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人才发展,实现人才与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战略选择。围绕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主题,系统总结江苏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基础上,打造“五元协同”创新模式,激活“四链衔接”系统动力,构建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框架体系,完善五条对策措施,力求探究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猜你喜欢

江苏融合人才
人才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数读江苏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独江苏
《融合》
数读江苏
江苏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