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会转念,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2020-07-09罗玲编辑月儿
文/罗玲 编辑/月儿
一个周六,带孩子试听羽毛球课。她上学期在学校选了羽毛球课,但是人太多,她说上课效率低。正好她好朋友在外面辅导班学得挺好,我们就去试听。上课时,别人都学了一段了,在轮流做各种复杂动作,教练让她在那站着,拿球拍举起双臂,就保持那个姿势,练习架拍。我在旁边看她举了快一个小时了,心想,估计这是让她的胳膊肌肉熟悉这种姿势吧,但不知道她会不会看着别人做各种动作,心里很急。后来教练又让她自己颠球。下课我问她还要继续学吗?她说想学。我问:“你是这里程度最初级的,你会着急吗?”她说:“没事,学校的班人太多,老师不能这么单独给辅导,所以在这里学能提高快。”
看来,我想多了,孩子想的是学的效果,不是我看起来是怎样的。
想起过去她上书法课时,我介绍小区一家长去试听。那堂课老师教她儿子怎样拿毛笔,然后让他写几个字以后,觉得继续多写也无益,就让他一直在老师身边,看他给其他学生点评。男孩在老师身边站着看到下课。课后,家长看样子很心疼儿子,抱怨老师不考虑孩子感受,不给孩子机会写字等,最后没学。其实,那男孩当时并没有像家长那样感觉被冷落或是被不公平对待,他的感受是表面而单纯的,是家长给事实添加了很多延伸联想和结论。
和孩子相比,我们成年人的大脑有这样的习性:看到一个简单事实,脑子里就衍生出一堆想法。比如:我孩子追大孩子跑、想跟人家玩被拒绝——是不是说明她不受欢迎?会不会给她带来心理阴影?她差哪里你们这样对待她?说明我教养很失败吗?以后长大她在群体里都会这么弱势吗?她会永远都是跟随者吗?孩子们之间都是这么野蛮残酷的丛林法则吗?等等。
小孩的大脑还没有学会产生这么多联想出的结论,因为他们的经验少,没有足够多的经历作为素材,供大脑编织出各种情节和虚拟判断。而成人的大脑在进化中、成长中,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这好比是大脑有一种模拟功能,它要不断对过去事件进行模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模拟,在进化过程中,这种模拟能够帮助人类避开危险,得以生存。当然,这些模拟只有少部分是愉悦的回想或白日梦,多数都是悲剧风格的。比如,家庭主妇会在和丈夫的一次争吵后,在头脑中上演悲情的离婚大戏。
我们在成长中,逐渐开始学会上演头脑中的这种戏码。幼年时,父母的语言对于我们头脑中形成怎样的内部对话,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学习思考的最初教材。所以我常说,家长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
青少年常需要从外界反馈来获得自我评估的依据,所以他们的头脑里开始有这些衍生出来的推理、判断、结论。“我这么做,会不会让我显得不酷?”“他们为什么看着我在笑?是我哪里表现得很可笑吗?”“他还没有回复我,也许是我说的话不得体?也许他会因此跟我绝交,或者从此认为我是个那样的人,然后他会和身边的别人去这样讲,然后别人也会这样看待我……”
成年后,随着我们自信的增强,自我价值感的提高,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对稳定,或许我们脑子里这种喋喋不休的声音在变少。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更加准确,各种联想、猜测、模拟的习惯也就没多少用处。但是我们的大脑仍然不能完全摆脱这种惯性。你会发现,受教育程度低、个人成长幅度小的人,即使成年了,头脑中也仍然满是各种衍生的判断和结论,然后这些判断和结论就继续衍生出一堆情绪,这些建立在虚假结论上的情绪就像垃圾一样,堵塞在人的心中,并蔓延至他周围的环境里,夺走我们生命中无数个美好宝贵的时刻。
所以,现代科学发现,冥想、正念等练习,会训练我们的大脑,清除程序运行中不断产生的这种“垃圾”,提升运转速度,静生定、定生慧,别再心猿意马地狂奔、消耗能量,要回到当下,心无旁骛,正念做事……
那么,家长的智慧就在于,要能看出自己头脑里产生的这些“衍生判断”中,大部分是不准确、没依据、错误的;能知道,人的头脑就有这样运作的本能,它自动会产生一连串无端的推理和结论,我们不能都听信这些唠叨,要清醒地去分析,努力做出尽可能客观的判断,然后,有能力建设性地、乐观地、前瞻地重新看待这些事实。
如果我们不知大脑有这些癖好,加上自我价值感低,产生的“衍生垃圾结论”就会特别多,那我们就会给事情添乱,家长看到了都不如没看到。看到了,不但不能帮孩子提高认知,从更积极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引导,反倒加剧孩子的焦虑,给孩子造成二次挫败。下次再经历类似事件时,孩子从原本的单纯反应,倒学会了沮丧、挫败、焦虑。
比如,曾看到过,几个八九岁同龄男生在打闹,最初是闹着玩,后来,其中一个男孩被追打,哭着跑向妈妈求助。男孩妈妈平时就总说她儿子特别懦弱,总被欺负哭,这时见状更加生气,对跑来的孩子上来就踢几脚。“打不过别打啊!有本事打就别哭着找我啊!”她此时所踢的,是她头脑中这个“我儿子窝囊软弱,怎么会这样?简直太丢人了”的感受与判断。如果冷静分析,就能知道,每次家长这种回应,恐怕会让孩子以后有更多这种表现——孩子在受挫、情绪低落时,没有得到家长帮他冷静下来、进行理性分析、反思事情的起因、总结经验教训、决定以后怎样改进;相反,他得到了二次攻击、羞辱和挫败,这只会加剧、延续他目前的问题。
有时,孩子的哭闹和一些挫败体验,会激起了家长隐性记忆中的一些有关体验,家长心里埋藏的负面情绪被触发,还没等头脑产生什么结论呢,就直接反应过激了。所以我常说,家长要提高自己,并多学习,提升互动的水平,不能总是简单粗暴地依本能来回应。
我们在意识到自己脑子里的这些念头后,还要有能力转念,学会积极地、建设性地看待事实。
假期时,我们在外地旅游,所住地方附近的一个公共场所里有一架钢琴。我和孩子偶尔去那里弹弹琴。我们只是稍微弹弹,不至于完全手生。但每次到那,都会遇到其他同在当地旅游的家长和孩子。人家常常先到了,我们只好等着。人家通常都是很认真地练琴,一页又一页地翻着,就在我们以为终于要练完了时,正在严格指导孩子练琴的妈妈对我女儿说:“小姑娘,你别急,哥哥练完了还有妹妹要练,你还要再等一会哦。”我女儿在一旁显然很急,恨不得要直接抢着坐到琴凳上的样子。我脑子里也盘算着今天的时间安排,也着急,不过还是喊她过来,告诉她,你看看他弹的是什么曲子。事后我和她说:“这也是个你观摩别人练琴的机会,那个男孩练得真是很认真啊。”那天,我们的耐心最终得到了回报——对方孩子爸爸最后来了,弹了一首肖邦的曲子。这位孩子爸爸弹得好极了,我俩大开眼界、心满意足!
真是境随心转,似乎只要你摆脱了头脑中的消极念头,足够正面积极,事情就终归不会很糟!
改变头脑中的那个声音,是个功夫活,需要先有觉察,然后每次都尝试练习,假以时日,会有进步。另外,这种本事,我们还要多跟孩子学习,学习他们在感受上的“一事一议”、不乱延伸联想、少生产判断与情绪的垃圾。
我们所谓的成熟,大概也就表现在:通过练习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做到遇事不贸然反应、平时不胡思乱想,能专注于当下,集中能量,生活得简单而有力。
在这种状态下带孩子也会更有智慧:少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多做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事,不让孩子的成长被我们大脑制造的各种“垃圾”所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