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困境与政策效率提升
——基于两次全国问卷调查的分析

2020-07-09朱武祥张平李鹏飞王子阳

社会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落地政策金融

文/朱武祥 张平 李鹏飞 王子阳

中小微企业困境及政策诉求

2020年2月2日~9日,我们就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状况、面临的问题及政策诉求等8个问题进行线上问卷调研,收到1509份问卷,覆盖了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调研的企业以中小微为主(表1)。

(一)企业受疫情影响状况及应对措施

1.营业收入收影响状况

59.1%的企业预计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31.9%的企业预计下降50%以上,其中,营收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中有41.5%,营收500万~1000万元的企业占29.1%,营收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占26.8%。

表1 第一次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2.账上现金余额

37.0%的企业账上现金余额仅能维持1个月,能维持2个月的有31.6%,能维持3个月的为17.2%,85.8%的企业现金维持能力不超过3个月。

3.主要支出压力

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58.4%,租金占17.5%,偿还贷款占13.5%。企业规模越小,租金占成本支出的比例越高,偿还贷款和支付账款的比例相对越低。在员工规模5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调查企业中,选择租金的比例为20.8%,选择偿还贷款和支付账款的比例分别为12.5%和6.8%。而在员工规模10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调查企业中,选择租金的比例相对较低(7.6%),而选择偿还贷款和支付账款的比例则相对较高(19.6%和12.1%)。

4.准备采取的措施

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22.3%的企业选择减员降薪,15.8%的企业准备停工歇业。22.0%的企业希望获得贷款,17.8%的企业希望股东注资,10.1%的企业选择民间借贷,6.9%的企业希望延迟支付。员工1000人以上或营收1亿以上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贷款(30.4%)、延迟支付货款(12.5%)来缓解资金压力,规模小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18.1%)或民间借贷(11.4%)的概率更高。

(二)企业在疫情期间对政府政策的诉求

50%的企业希望政府在社保、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20%的企业希望减免税费,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企业占14%,还有10%的企业希望适度延期偿还贷款或豁免部分债务。员工规模50人以下或营收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中,选择成本补贴的比例为52.7%,高于在员工规模1000人以上或营收1亿元以上的企业中的比例(32.6%)。

疫情冲击阶段政府系列救助政策落地调研

(一)政策出台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面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多部门快速响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对与防疫产品相关的重点企业,或者受疫情影响大的区域和企业提供财政信贷支持,增加与防疫产品相关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求银行不能抽贷、压贷、断贷。

第2阶段:出台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费减免、延期缴纳以及租金减免、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法定成本;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基本覆盖了企业的诉求。

第3阶段: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组合政策,缓解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二)政策落地情况调研

2020年2月14日~17日,我们就疫情期间获得政策优惠状况等问题,对中小微企业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收到542份问卷(表2)。

表2 第二次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1.银行贷款优惠政策

2.6%的企业被减免了逾期罚息,5.5%的企业贷款审批加速,3.3%的企业信贷额度增加,享受到无还本续贷的企业占7.6%,5.9%的企业贷款得以展期,8.9%的企业贷款获得了利率优惠。但82.1%的企业没有获得银行贷款优惠,企业员工人数越少、营业收入越低,获得信贷优惠的比例越小。

2.费用减免优惠政策

27.3%的企业延期缴纳了社会保险费,10.7%的企业获得房租减免优惠。获得失业保险返还、允许工资协商并降薪、岗位补贴或社保补贴、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企业分别占7.4%、6.3%、5.5%、3.5%。59.2%的企业还没有获得费用减免优惠。企业规模越小,获得费用减免优惠的概率越低。

3.税收优惠政策

73.8%的企业未获得税收优惠,9%的企业延期缴纳了所得税,4.6%的企业延长了所得税亏损结转年限,减免了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企业分别为4.1%和3.1%。

4.救助政策对企业现金流压力缓解的状况

17.3%的企业表示缓解了2月份的现金流压力,3.5%的企业认为缓解了2~4月份的资金压力,75.3%的企业认为现金流压力没有缓解,仅有3.9%的企业认为优惠政策缓解了现金流压力。

5.对政策的进一步诉求

44.5%的企业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38.7%的企业希望政府通过进行线上审批等方式提高信息化服务效率,34.5%的企业希望豁免疫情引发债务违约,28.0%的企业希望减免债务。

提高政策有效性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思路

从第二次政策落地效果调研结果看,对中小微企业的救助政策短期内落地效率比较低。

(一)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及成因分析

1.如何提高税费优惠政策落地效率

政策未快速惠及到位,有几方面原因。第一,税费减免政策落地需要具体操作细则;第二,政府承担的功能比较多,资源有限,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满足如此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的应急需求;第三,政府审批与企业相关的事务主要还是通过线下渠道,需要现场办理,而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完全到岗,不能现场办理。此外,中小微企业可能不熟悉申报流程。

2.如何提高金融救助的效果,及时缓解其现金流压力

2020年2月14日开始,国务院、银保监会等多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又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密集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政策落地的执行操作细则和标准更加明确。但金融救助政策难以惠及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以银行为主体的信贷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金融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思路

1.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和发展需要什么类型的资金

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因疫情遭受了严重损失,财务实力、借债能力和投资能力被削弱,需要外部资金支持来恢复经营。此外,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正常经营时因为不符合信贷条件,主要依靠股东资金、预收款或民间借贷。受疫情影响,收入断崖式下降甚至经营休克,更难指望获得贷款来缓解现金流压力。

2.谁来提供资金

(1)股权融资。包括企业现有股东注资和私募股权融资。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经营收入断崖式下降甚至休克,股东遭受重大损失,投资能力被削弱。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要求非常高,绝大多数企业达不到。

(2)政府金融。首先,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救助属于内生金融,其收益来自企业恢复经营后缴纳的税收和五险一金,这是企业正常经营时的法定支付,没有增加企业的额外支出负担,还可以稳定员工就业和收入,促进消费。其次,政府的资金期限比较长,对不良资产率的容忍度可以超过银行,可以覆盖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最后,政府金融可以通过承担部分风险,吸引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产生杠杆效应。政府自身缺乏触达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渠道和甄别企业经营质量及风险的能力,需要选择匹配的渠道和机构。

(三)政府金融如何落地

1.商业银行

首先,银行缺乏低成本触达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网络和能力,对中小微企业尽职调查成本高、收益低、风险高。其次,银行是独立特许金融中介,其IT系统没有嵌入企业经营和产业链交易过程,不能自动掌握企业经营和交易过程的连续充分信息,难以精准评估和预警企业经营风险。虽然银行加大了金融科技投入,创新了信贷工厂模式,简化了审贷流程,提高了审贷速度。但除了抵质押和中小微企业主无限连带担保,缺乏其他制约企业的手段。最后,银行是商业机构,不少还是上市公司,有银保监会考核,还有外部评级和投资者评价。在现有技术、渠道和信息条件下,放松信贷标准,会增加坏账,对银行的声誉、信用评级、股票市场估值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银行承担贷款损失的数额很有限。因此,不能依赖银行来为广大的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

2.产业平台企业

近10年来,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服务于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财税及金融服务中介。

(1)产业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关键网络节点,是多层次中小微企业的物流、信息流、现金流的汇聚点。这些产业头部企业的IT系统从内部数据整合,逐渐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及生态多层次供应商、经销商,获得其连续经营和交易信息,并且有制约能力。

(2)互联网电商平台吸纳和汇聚了众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拥有他们多年的经营和交易数据。这些平台企业大多数有自己的金融平台,可以自动智能评估经营能力,选择合格的中小微企业进行纾困,实现100%在线处理、即时审核、即时授信、即时放款,流程大大简化,效率高、成本低、覆盖面广,风险因素识别也更全面、风险评估更精准、风险预警更及时、风险处置更便捷。

3.服务中介平台

(1)政府设立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近年来,地方政府建立了众多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包括助贷、续贷中心和基金,触达和覆盖了地方一批中小微企业。

(2)还有一些规模大、覆盖面广的小微企业记账、税务筹划、供应链金融、小额信贷等互联网平台服务机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产业平台资源,精准、快速落地对广大中小微企业的金融纾困。

建议

(一)税费政策落地效率提升方面

1.加快落实“放管服”,加大信息化服务力度

开设对中小微企业共性诉求快速响应的在线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系统,推进线上审批、资信审核、资金支持等流程;简化、改变审批程序。凡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公告的普惠政策,例如,五险一金减免、延迟、补贴等,可以自动执行,无需申报、审核、审批。

2.发挥第三方中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优化政策落地路径

包括政府设立的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机构等,采购其服务,优化政策落地的路径和机制。可以授权这些机构收集整理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和诉求,进行分析和分类,统一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政策信息和权威解释,配合相关执行部门做好政策落地服务,获得贴息、补贴、减免等优惠;还可以对接银行,助力银行制定规模化定制方案。

(二)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和金融服务模式

1.设立国家及地方政府多层次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

国家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设立,经济发达省市的地方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可以发行地方长期债券。纾困基金可以适当补偿银行的中小微企业信贷损失和保险公司开发的中小微企业保险产品,降低金融机构不良率压力,增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动力,增加政府纾困基金的杠杆度。疫情会引发一系列逾期或违约,这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应该由企业独自承担。一方面需要司法给出解释,合法合理分配损失;另一方面,纾困基金可用于债务违约引发的企业财务危机救济,承担部分违约债务。

2.充分利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生态群电商平台资源能力,有效管理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

中小微企业纾困基金的管理,可以采用类似于国家创新引导基金的设立和管理模式,利用产业龙头企业和电商平台等覆盖中小微企业的资源和风控能力,委托其管理。设置入选条件和考核指标,由银行、产业龙头企业金融平台、聚合众多中小微企业的电商金融平台或财税、小贷等专业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提交方案,通过评审,获得委托管理的资格和额度。

获准的管理机构通过自身的大数据风控体系,融资中小微企业,赚取服务费,而不是利差。纾困基金不列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考核指标,可以设置高于银行的不良率。选择审计机构对执行状况和效果进行审计,纾困效果考核以受益企业总体就业、税收、五险一金缴纳等作为主要指标。

猜你喜欢

落地政策金融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政策
政策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午后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难忘落地大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