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防

2020-07-08张榜崔公让

婚育与健康 2020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黄帝内经流行病学

张榜 崔公让

要预防某类疾病,先要搞清楚这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和主要病因,这涉及流行病学及病因的考证。以下将崔公让老师运用中医学思维进行推断的方法,与《黄帝内经》理论、现代医学研究进行比对,提出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防思路介绍如下。

中医“脱疽”几乎涵盖了现代医学所有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周围动脉疾病中最具代表性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却逐渐升高,这可能与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

关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升高和致病因素,崔公让老师最爱引用的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内容:“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段话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以下信息:

1.不良生活习惯,嗜烟酗酒,膏梁厚味等。

2.纵欲无度,耗散真气,脏腑功能衰退。

3.精神情绪不良,或欲壑难填,或精神颓废,七情不知。

4.起居无节,寒温不调。

5.在前4种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发病率升高,即是“今时之人……半百而衰”的原因。

崔公让老师基于这些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思维,吸取现代医学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研究的成果,结合临床实践,推出符合临床实际的预防理论,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现代医学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约为10%,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5%~20%。流行病学研究还揭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血浆高纤维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表明,在现代生活条件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率已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增加,相应的发病率必然还会升高。

现代医学病因学研究提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年龄、性别、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膜损伤、遗传、感染、精神刺激等有关,是多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者,年龄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关系最为密切;男女比例约为8:1,女性激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脂质沉积与渗透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内膜损伤,管腔变细、狭窄甚至闭塞。总之,该病是多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单一病因。这与《黄帝内经》强调的失于养生的综合因素吻合。

对比《黄帝内经》的描述与现代研究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比较肯定的结论:

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具有中医证候的性质,是内在脏腑功能紊乱或衰退的一组外在肢体的表现。

现代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因是多源性的,与多种病因有关,也可以说真正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清楚。

2.《黄帝内经》的病因学描述几乎可以涵盖现代研究结果。

基于此,崔公让老师认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因认识可从“天、地、人”三者来考察。

3.上不顺天时,寒温不适,四时不调,血脉不调畅,寒凝脉阻,则四末闭塞。

4.下不适地纪,饮食不周,肥甘厚味,血液混杂,沉积瘀滞而为病。

5.中不应人事,必喜怒哀乐无度,吸烟嗜酒,欲望无穷,不知自制,亏于内、虚于里。

人既为天地所生养,应运而生,今不循天地之理,不顺伦理之常,其欲不病,实难矣。再具体细化,就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而论,寒邪、膏梁厚味、郁怒情绪三者最为突出,时间久了,致伤血脉,血脉伤则血流瘀,血流瘀则四末不达,四末不达则失养,失养则死(肢体坏死)。脉痹一血瘀一坏死,即是病之成因与机制。

审因审机论治是治本之法,也是预防的源头。《黄帝内经》的指导思想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因此,针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特点,崔公让老师提出以下具体预防措施:

1.取法自然,顺应规律。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草,避免寒湿,合理饮食。

3.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4.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乐观向上。

5.既病早医,保护患病肢体,防止病情恶化。

6.病愈后仍然要加強保养,养生防病贯穿终生。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黄帝内经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
《黄帝内经》修辞格英译研究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