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学第一节课不妨这么上!

2020-07-08何丽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一课起点学法

何丽

[摘要]对于开学第一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初读知晓内容,借助细观梳理脉络;通过追问唤醒学生所学,借助交流激活经验;通过探寻增强学力,即增学前准备的习惯、增关注学法的意识、增实践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第一课;内容;起点;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13-02

开学第一节课,怎么上?有的讲一节课的纪律,提一长串的要求,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有的索性快刀直人“上新课”,教师教得颇费气力,学生依旧状态全无。面对似乎尚未从假期“回归”的学生,第一节课究竟如何上?听了一位教师的二年级开学第一课,颇感有趣,思后更觉其意味深远。

一、“本学期学什么?”——阅读理脉络

课始,教师请学生打开课本第1页认真读目录,了解本学期有几个单元,分别是什么;说说喜欢哪些内容,为什么。学生阅读,汇报;教师点评、板书。此举,可谓数得。

平日教学时,常会发现学生有一个不自觉的动作——翻看,悄悄翻到课本的某一页,沉醉其中而不自知,被教师或同伴呼唤方才恍然,或是因为内容的新奇,或是源于画面的有趣。这份好奇,理应理解,不该斥责,自当呵护,巧以用之。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目录,它在每册教材的首页,却常受着冷遇,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不曾使用过,学生从未注目过,甚至有的学生竞不知书中有目录。此课中,教师发现了“教材目录”这个资源,利用了“第一节课”这个时间,满足了学生的好奇之心,更实现了学法的无痕指导。

初读知晓内容。阅读目录后,学生轻松知晓全册除总复習外共有8个单元,根据目录中的页码进行推算,还能发现重点,比如“万以内的数”起于第28页,止于第51页,有二十多页之多,可见其之“重”。同时,学生透过文字,借助所学,能够自觉迁移,主动联想,如之前学过“米和厘米”,此番认识“分米和毫米”,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及应用定是不可或缺的。随后,让学生循着目录的提示浏览喜欢的内容。此次经历,让学生对于单元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印象,之后便不会只好奇于图文的表面,而有了更深层次的探寻。

细观梳理脉络。交流后的整理中,学生的汇报虽无序,教师的所为却用心:根据学生的表达按序板书,将主要内容“分类呈现”,如下表所示。于是,全册内容就这样分领域呈现眼前。也许此时学生尚不明白“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念”这些规范的描述,但是明确的文字已能引导他们探寻分类的依据。借助表格,加之教师指引,学生开始前寻。比如“有余数的除法”,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平均分“将总数等分成几份或是每几个一份,正好分完”,即将学习的内容又会是怎样的呢?前寻之中,学生已不仅仅关注某个知识,而着力于寻找知识生长的因缘和路径,这无疑才是更为重要的。试想,若是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均能这般有序整理、用心探寻,最初也许只是教师的示范、有意而为,其后必会渐成学生的尝试、自觉行动。当每个学期整理的表格按序摆放时,所学的知识便不再是一个个散落的点,而是一条条脉络分明的线、一张张纵横交错的网,纵向的发展、横向的关联,尽现其间。

二、“你喜欢什么内容?”——交流夯起点

课中,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内容。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分米和毫米这个单元,很想知道1分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是用来做什么的。”教师微笑着问:“有想法,之前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认识方向很有意思。”教师点点头:“是的,你知道方向吗?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方法?”……

学生的汇报似随性而为,教师的应对却是用心所至——探明“学生现在何处?”,据此设计其后的教学。

追问唤醒已学。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对于之前所学,学生难免有所遗忘,模糊的记忆、不清的认识、飘摇的基点……都会对新知的建构产生影响。借一问“有想法,之前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学生就能展开交流:“学习了米和厘米。”“我的两臂张开就是一庹,长度约1米多一点。”……学生潜藏的记忆被唤醒。听了同伴的表达,原本已认不清或是想不起的学生心里有了触动,课后有了目标——赶紧去复习相关的内容;听了学生的汇报,教师对他们潜在状态的了解越发真切:记忆正确与否,何处需要激活,哪里亟待补缺;对即将开始的课前准备成竹在胸:复习活动如何设计,补缺练习怎样安排,或读,或看,或练习,无一不是因需而发。

交流激活经验。生活经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若是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扩大已有知识结构或对经验进行重组,其效自不待言。如何激活经验?课中可窥一斑。当教师问及学生是否知道方向,会不会辨认方向时,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被激活:“我从天气预报中听到过北、南。”“我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夜晚可以看星星确定哪里是北。”……也许此时能够侃侃而谈的学生并不多,但这星星点点已足以点燃学生的热情。课后,学生自会多了一份心思,增了一种眼光,更添了一些从容,通过书籍和网络查阅更多关于方向的知识,借助咨询了解与之相关的常识,凭借阅读发现藏于其他学科的内容。有了热情,明了目标,找寻便有了意义,积累就成为自觉,也许多少会不一,可能深浅有不同,但是这些印记无疑会让随后的新知学习更为轻松,因为已是有备而来。

倾听明确需求。探明学生在哪里?不只是知识的基础,活动的经验,更有学习的需求。学生畅言喜欢的内容并简述理由的同时,更是传递着另一个清晰的讯息“有些内容弃而不选”。为何不选?是因为学习内容单调,还是呈现方式单一,抑或是以往探究相似内容时不如愿的经历?在学生或深或浅的交流中,教师对于相关内容的教学应着力何处便已心中有数:如何创设更适切的问题情境,添新鲜感;怎样准备更有效的学习材料,增成功率;如何设计更鲜活的探究活动,扩参与面;等等。比如“两三位数的加减法”,也许不再是“创情境——出例题——尝试算——说算法”这一常态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基础和潜能,开展出题挑战赛,让学生分成几个大组后举出各种题例,组间交换解决,在尝试中自主迁移,在思考中明确算理,在比较中发现算法;或是来场“纠错大行动”,教师出示典型的两三位数的加减题,“这些都做对了吗?辨一辨,评一评。”看、思、评、议,新颖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三、“需要准备什么?”——探寻增学力

课末,教师问:“看了这些学习内容,想一想,可能需要准备哪些数学学具?”尺子、计数器、钟、小棒……这些学具被学生一一提了出来。

听至此,静思之。走进课堂,常见此景:因为学具的缺失,本应人人动手的操作,变成了几个学生的表演,或是教师的演示,或是播放课件了事。“示范”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记住的仅为30%,“做中学”或“实际操练”则可达75%。探究之旅或有周折,但表象若是己创,发现才可能更轻松;过程唯有亲历,印象才会越发深刻。课中教师所为,是未雨绸缪,更寓深意于其中。

增学前准备的习惯。课中一番思考,学生更知学具准备之重;融入那场交流,学生又明准备之法。课后,学生或是寻找,或是购置,或是自制,各种学具便从脑中所想,书中所现,变为眼前可触的实物。体积小些的,比如尺子、小棒等,装于文具盒或学具袋内,随课本携带,若要用之,立时可取;大点的,比如计数器、小正方体等,则置于家中学习用品处,待通知后即带至课堂,为己所用。试想,若此设计成为常态,学前准备会渐渐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不仅会在学期之初思寻需要准备什么学具,更会在每日自觉加入一问“明天学什么,需要准备什么?”,学生的学习会因此而变得更有条理。

增关注学法的意识。“观所学标题,想相关内容,思应需学具”,这是教师提出的活动要求,看似为寻找物件,实则此中亦在感悟学法。如“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猜想定会需要小棒、计数器。如何想到的呢?因为迁移,成于思考。之前学习一位数、两位数,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等莫不是以小棒和计数器的操作为辅助,学生虽不明这是借助直观、抽象建模,不知这是数形结合,但过往的经历已让他们发现了认识数的基本路径,不是凭空架构,亦非死记硬背,需在操作中发现、在表象里提炼。试想,若如此引导,关注学法定会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每次应用学具之时,学生会思考:为什么此处要用?用与不用有何不同?于是他们会知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计数器的使用是为了阐明算理,“角的认识”里活动角的介入是为了揭示关联性……就在这每次一“思”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会越发严谨。

增实践创新的能力。学具并非都要购置,市场上各种学具极尽花哨之能事,却不知,精美多一分,分散注意的风险也多一份。若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适当的指导,鼓励他们自己制作,既有趣,更有效。如学习“时分秒”时,学生想到钟是自然要准备的。钟表虽属寻常事物,随手可得,但若是让学生与同伴合作,由师长指导,以实物为模,自行制作钟的模型,他们定会去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便会去比较,这些物件有何不同;也会去思考,它们用来做什么……边看,边思,且比,且做。也许最初的作品很粗糙,甚至会有差错,但此中乐趣,其间收获,又岂是外购学具所能带来的?此后学习时,知识建构中再观自制学具,或是发现缺失,或是察觉错误,于是弥补、修缮,这不正是对新知无痕的深化嗎?

通过开学第一课,学生了解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心生期待;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前状态,成竹在胸。以今日之“教”,唤醒学生行为自觉,成就来日之“不教”,这就是教者智慧之所在了。开学第一课,不妨如此一试!

(责编金铃)

猜你喜欢

第一课起点学法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早上第一课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科学第一课
我的“新”起点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