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明清时期皖北环境演变与流民走向对时代走向的影响

2020-07-08杜尚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流民皖北水灾

■ 杜尚远

(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中国历史悠久,但在古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多灾多难的国家。我国著名学者曾经指出:“灾荒以及饥饿是毁灭人口的一种强大的力量,在科学发展不发达的古代,造成的破坏力尤其强烈。二十四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灾荒史,我国古代史书当中,关于灾荒记载的内容就能够令人叹为观止。”所以说,古代灾害史一直是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让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环境演变、时代走向的一大出发点。文章就通过明清时期皖北环境的演变与流民的走向,深入探讨对时代走向的影响,从而深入分析古代环境与人口对于时代发展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皖北环境

(一)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的灾害环境

宋元时期以来,黄河长期涌入淮海,从而造成了黄河淮水流域水灾频发的同时也引发了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了水灾、旱灾发生的频率与影响的范围。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南宋期间,淮河流域的水灾与唐朝时期相比明显增加,到了明清时期的水灾旱灾则更是指数形式上升。明代228年间,皖北地区共有200余次水旱灾,其中,水灾150余次、旱灾100余次。水灾当中有近50次与黄河泛滥有关。清朝时期,皖北地区更是水旱灾频繁发生,根据清宫的档案记载,清年间1735~1912年共计有160年发生了洪涝灾害,平均发生旱涝灾害的几率达到了九成以上[1]。受到灾害的州县占到了全部州县的七成以上,并且有20余州县连续几十年受到旱涝灾害,由此可知,清朝时期皖北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受灾程度巨大。从水灾的等级分布情况来看,清朝皖北地区水灾的类型以涝、偏涝为主,大涝次数相对较少,且特大水灾相对罕见。明清时期皖北地区水旱灾频发,在一定环境下极大程度影响了皖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使得当地的民众也改变了原本的生活习惯,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风俗。

(二)明清时期皖北地区民生环境

所谓民生,主要指的是民众的生活大计,即生存之道与手段,其次为人民的生活状况与境遇。中国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其中包括了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以及群众的生命。”所以对于明清时期皖北地区民生环境来说,主要讲的是人民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等[2]。

1.粗犷式的农业方式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主要依靠农业进行生产,农业通常以粗犷式为主。主要在农作以及经营上的表现包括了漫撒式的播种习惯,根据土地的种类以及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播撒稻谷,比如:洪涝灾害时少种、风调雨顺时多撒等。对于明清时期皖北地区农耕,很少使用肥料,“不知粪其田,力其地,种入土辄生以待收。”指的就是农民只懂得将稻谷种到土地当中,丰收与否全看上天的安排。即使有少数人家进行肥料的施放,也十分有限。农民对于种下的稻谷很少进行打理,“农民惰于耕耘,不务蓄泄之宜,唯望天以待利。”粗犷式的农耕方式,与常年的灾害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连年受到灾害的侵扰,民众苦不堪言且心力交瘁,更加没有精力从事于农耕生活当中。即使认真管理,作物也会在洪涝灾害来临之时毁于一旦,从而将一年的希望化为泡影。对于古代农民来说,土地对于家庭就是所有的财富,频繁的灾害为农民创下了“得不偿失”的心理状态,从而在主观上无心进行农耕工作,更谈不上细致的管理[3]。

2.灾害环境中的民众生活

由于常年灾害,导致皖北农业经济的发展极其不稳定,这也导致了依靠土地进行生活的民众贫苦生活的命运。接二连三的灾荒极大程度上破坏了皖北地区农业的生产基础,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快速衰退,也使得无数人群背井离乡。“土瘠民贫,生理鲜少。”“频年被水,日就凋残,断壁残垣,野无道路,田无沟壑,钱粮尚无,士学无舍,养无济院,育英无堂……”都是形容这一现象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不得不卖掉妻女讨换食物进行生活,地主家庭也因为常年的灾害而受到了土匪的洗劫。所以,所有关于清明皖北时期民生的记载内容,无一不是以贫苦著称。

二、明清时期皖北流民流动方向与原因

由于明清时期社会均以农耕经济为主要农作形式,当时社会仍然延续着较为古老的糊口的方式,并没有农耕方式进化的趋向,于是在各类灾害来临之时,上述相应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很多农民为此背井离乡,外出寻求生存的余地,从而流落为流民,这个后果主要是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导致的[4]。

(一)自然环境原因

明清时期造成流民的主要原因就是频繁的水灾以及旱灾等。因此,皖北地区长期处于严重灾荒的情形之下,自然灾害频发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民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证,从而使得社会贫苦不堪,大量的农民为了讨得生存的机会,背井离乡另寻他处。由于唐宋时期的淮河流域一直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也是当时国家经济与身份的象征。曾经有一篇文章写道:“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坡不下船,笑向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等都形容了当时的生态境况。在当时,还有诸如“走千走万,步入淮河两岸”等谚语,也极大程度表明了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但是此发展态势却在明清时期受到了阻碍。明清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灾害不断且黄河水泛滥淮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急剧下滑。因为黄河南泛将直接殃及岸两边的整个皖北地区。首先是自从黄河南泛与淮河流域的灾害频发之后,黄河水直接影响了其流经的地区,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洪水灾害;其次是黄河南泛直接导致淮河流域的环境负向变迁,对皖北的环境造成影响[5]。

(二)社会背景的原因

明清时期由于灾荒的不断冲击,使得普通老百姓受尽了痛苦,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也未能幸免。在这基础上,皖北流民问题当中最为深刻的原因是社会历史背景。

1.土地兼并制度

作为土地来说,一直是生产社会当中最为主要的财富手段,所以一直是封建社会当中无形的财富,拥有土地就代表拥有了金钱与地位。晚晴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导致了老百姓死伤严重,并且大批的农民背井离乡开始迁徙,直接造成了土地抛荒的后果。在当时,有钱人都会通过购买良田千亩作为自己地位的象征,这一系列对应的政策也被人们所认可,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称赞。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有着较为浓烈的土地兼并风气。绝大多数土地所有者在拥有土地之后,享受美好的生活,却并没有将土地转化为当地资本的发展手段,从而并没有惠及广大的农民,直接导致了地区贫困的后果[6]。

2.农民生存环境恶化

在明清时期,皖北民众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投入提升自身的生活条件,庄稼的收成以及农业的生产完全听从上天的旨意,从而导致农民成为了大自然以及自然环境的附属品,从而造成了大批量的流民。通常情况下,农民再穷也可以吃饱饭,但是遇到天灾之后,农民就不得不将准备种植的种子一并吃下,进而维持生命,这极大程度反应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三)流民的区域以及流向

1885年,皖北区域遭遇了特大旱涝,曾国藩在书中也曾记载过“流民无栖身之地,百姓流离失所”。直到1896年,皖北地区以及淮河流域的荒民达到了数十万之众,老百姓苦不堪言。由于皖北靠近江苏以及河南地区,所以灾民绝大多数流窜到这两个省。在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镇压之后,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始迅速恢复,大批流民开始向扬州、苏州、南京、无锡等地移动。由于江南地区气候宜人且资源较为丰富,所以极其适合流民生存,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表1 “丁戊奇荒”黄淮平原流民流入江南情况

当时政府为了有效控制皖北地区流民数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取得了有效的成绩。皖北的基层控制在当时经过了国家——地方——民间特色变化过程。比如:通过开放粮仓,发广运仓赈济;通过对朝廷机关处罚,用以购买粮食救济灾民;通过以盐赈灾,将关税转化为收粮。之后加强村落匪患现象的防范以及乡村安全的控制与保障,从而极大程度上改善当时皖北地区的状况。

三、总结

明清时期皖北地区所遭遇的水涝灾害发生频繁,如果更加深入研究同时期流民问题,可以极大程度提升我们对古代皖北民众生存状态的了解,进而极大程度知晓当时历史背景以及流民等问题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在多灾多难的明清年代,国家相应的政策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地区的流民问题,这极大程度刺激了相应的民间力量兴起,积极参与到治灾治荒的活动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清时期的社会救助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明清皖北流民是当时社会底层贫苦创造出来的产物,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开荒扩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相关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流民皖北水灾
摄影·美好安徽
东晋士族与流民研究文献综述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汛期水灾对养殖鱼塘的影响及预防复产措施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铁器、流民、粮食农业经济学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西晋流民问题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