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7-08周晓燕
周晓燕
(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吉林 延边)
0 引言
阑尾炎属于临床多发的急腹症之一,表现为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压痛、反跳痛等[1]。当前,临床主要选择手术切除疗法。手术切除疗法在阑尾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临床效果。相关报道显示,手术效果不仅和医生操作能力有关,开展围手术期的积极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发挥良好的作用[2]。笔者以下就对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选择2018 年1 月到2019 年1 月医院收治的126 例急性阑尾炎并接受阑尾切除术病人,包括74 例男性,52 例女性。年龄19~61 岁,平均51 岁。平均分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手术全程整体护理干预,通过对比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全程整体护理,详细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既往病史:详细询问既往史,如食物、药物过敏史,手术史及长期服用药物史。术前应治疗内科疾病,为手术创造条件。对于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的病人,尤其是更换药物,必要时停药;②术前心理疏导:加强心理护理对临床治疗的效果,关心病人,进行精神支持与鼓励,为其介绍手术的效果与会出现的不良症状,使病人对疾病的治疗有基本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并使其配合手术与护理,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③术前禁食禁饮水,进行胃肠减压并纠正电解质紊乱;④术前锻炼:应加强术前锻炼,指导病人进行肢体锻炼时配合深呼吸运动,支持有效的排痰,此外,床上练习大小便,避免术后不适应,不利于预后[3]。
1.2.2 术中护理
在手术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不良症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并指导患者保持一个较为舒适的体位。便于暴露手术的视野并提高患者在手术室的舒适感。术中必须坚持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发生术后感染[4]。
1.2.3 术后护理
①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严密观察神色、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密切观察术口引流情况如引流液性质、量、颜色变化等,同时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及滑出。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定期巡视病房,维持心电血氧24 h 监护直至持续48 h 正常,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保证在正常的浮动范围。患者因麻醉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液粘度增加、血容量相对不足,易诱发心肌缺血、梗死,可预防性使用药物降低血液粘度;此外,长期的手术会造成病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进而发生肠道粘连[5],护士应该尽早帮助病人进行简单的锻炼,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排气,减轻患者痛苦。②切口护理:患者经历手术后身体防御能力减少,可留置皮下引流片,确保引流通畅,有利于消除血肿,防止血液淤积、滋生细菌而出现感染。应勤更换敷料,确保切口的清洁卫生。此外,可采取红外线理疗技术,促进切口处的血液运行,有利于细胞的生长[6]。③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禁食直至排气,在患者可以进食后应按照饮食计划并根据自身恢复状况,合理由流食过渡为半流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正常恢复。多食用高纤维素、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补充所需营养。④疼痛护理: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切口疼痛是不可避免的。护理人员需观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疼痛护理,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其疼痛感;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物。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督促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恢复肠蠕动,预防肠粘连。术后感染常有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卧床期间鼓励咳嗽,应定时翻身拍背以协助咳痰。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争取尽早拔除尿管,防止逆行感染。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合理的抗生素观察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
1.3 评价标准
记录二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观察住院时间、并发症产生率、护理满意度评价二者预后疗效,做好记录。
1.4 数据处理
所得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代表两组之间差别明显,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进行整体护理的实验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产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 n(%)]
表1 对比两组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 n(%)]
组别 数量 住院时间(d)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 63 8.3±2.5 11(17.5) 54(85.7)实验组 63 4.2±1.0 1(1.6) 61(96.8)P <0.05 <0.05 <0.05
3 讨论
阑尾炎属于临床多发的急腹症之一,表现为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压痛、反跳痛等。当前,临床主要选择手术切除疗法。手术切除疗法在阑尾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临床效果。相关报道显示,手术效果不仅和医生操作能力有关,开展围手术期的积极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发挥良好的作用。对阑尾炎手术来说,在手术开展的过程当中,患者的既往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黏连重新建立,导致患者出现气腹困难,必须进行中转开腹手术。除了这类型的患者之外,如果患者有阑尾肿瘤或者阑尾和周围的组织粘连比较严重无法游离或者存在解剖变异,那么也要进行中转开腹手术。这些临床情况的出现都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阑尾炎手术而言,病人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常见的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等[7]。若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于根部穿孔的阑尾炎在残端上的处理和操作难度较高,在手术中,对于病人的病变位置的检查缺少直接的触觉,成为这种手术的典型的不足之处,极易造成病灶的遗漏[8]。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他们在腹腔的黏连方面比较严重,同时建立气腹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手术会面临着非常大的操作困难。这些风险和困难的存在都决定了该手术在开展的时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着更高的要求。
对于接受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来说,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促进自身主动性的发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好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此外,医护人员还要促进患者合作意识的提升,通过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手术结束之后,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上进行加强,减轻患者存在的不适症状,促进他们舒适度的提升。这次试验,我们对二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结果发现,对手术全程进行整体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产生率方面显著优于进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较大(P<0.05)。充分证实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全程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出现,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综上所述,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对他们的具体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健康保障是有推动作用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