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2016—2018年门诊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分析
2020-07-08程小荣刘锐锋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中山528400
张 飞 程小荣 刘锐锋 唐 蕾(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中山 52840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也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最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2%,而在85~89岁的人群中则上升到3.5%[1]。该病主要是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系统不平衡所致[2]。除了静息性震颤、运动迟缓、强直、姿势和步态异常等四个主要的运动症状,帕金森患者常伴随许多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这些症状对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带来沉重的负担[3]。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4]:①左旋多巴;②多巴胺激动剂;③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④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⑤抗胆碱能药。本文主要对某院以上五种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料来源于该院计算机系统,获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所有门诊处方中主要诊断或次要诊断为帕金森的用药数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销售金额、用量等。
1.2 方法:应用Excel 2016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对某院2016—2018年门诊抗帕金森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nsumption,DDDc)等进行分析。文中各药物的DDD值以WHO官网查询得到的2019年最新值为主,结合药品说明书和该院临床医生的实际用药情况而定。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DDDs的数值越大,说明临床上使用该药的频率越高,该药越受临床医生的青睐。DDDc=该药年销售额/该药的DDDs,DDDc越大,表示该药的日用金额越高,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B/A)= 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该值接近1.0,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同步性良好,其比值越大说明价格越低。
2 结果
2.1 抗帕金森药物的年销售总金额及增长率:某院门诊2016—2018年抗帕金森药物的品种数共6个,1种剂型。年销售总金额分别为202.53万元、205.05万元、203.66万元;2017年略有增长,增长率为1.24%;2018年有略微下降,增长率为-0.68%;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为0.28%。
2.2 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年销售额、占比及排序:2016—2018年,某院抗帕金森药物中,多巴丝肼片、苯海索片的年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普拉克索片则呈现倒“V”型;恩他卡朋片则呈现“V”型;普拉克索片、多巴丝肼片和恩他卡朋片一直稳居年销售额的前三位。2016—2018年某院门诊抗帕金森药的年销售额、占比和排序见表1。
2.3 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DDDs、DDDs占比及其排序:2016—2018年,某院门诊大部分抗帕金森药物的DDDs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巴丝肼片和普拉克索片的DDDs值三年来稳居前两位。2016—2018年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DDDs、DDDs占比及排序见表2。
表1 2016—2018年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年销售金额、占比及排序
表2 2016—2018年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DDDs、DDDs占比及排序
表3 2016—2018年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DDDc、DDDc排序和B/A
2.4 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 DDDc、DDDc排序及 B/A:2016—2018年,某院门诊大部分抗帕金森药物的DDDc值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2016年底该院开始实行药品零加成有关;苯海索片的DDDc值则持续上升;恩他卡朋片的DDDc值呈现“V”型,下降的幅度较大。从B/A的值可以看出,只有2016年司来吉兰片和2018年溴隐亭片的B/A的值均为1.0。2016—2018年抗帕金森药物各品种的DDDc、DDDc排序和B/A见表3。
3 讨论
普拉克索是一种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能直接刺激多巴胺D2和D3受体产生类似多巴胺的作用;并且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5]。柏俊霞等[6]研究表明,普拉克索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还能改善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与左旋多巴相比,普拉克索可以显著减少运动并发症的风险,但疗效次于左旋多巴。由表1可知,2016—2018年普拉克索片的年销售额连续三年稳居首位,分别占年度总销售额的63.51%、65.17%、64.86%,这可能的原因有:①普拉克索片是进口药,质量有一定的保证;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条件较好,能承担高昂的药费;③企业的学术推广和宣传力度较大;④普拉克索片无论是单用还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都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微。与其他多巴胺激动剂相似,普拉克索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嗜睡和便秘等[7]。
药物的DDDs值可反映不同阶段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且具备可加性。由表2可知,2016—2018年该院大部分抗帕金森药物的DDDs逐年增加,但总的DDDs值呈现上下波动,且波动的幅度较小。多巴丝肼片的DDDs连续三年位居第一,DDDs值的占比分别是各年度总DDDs的57.68%、56.22%、64.14%,提示多巴丝肼片作为帕金森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多巴丝肼片为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组成的复方制剂。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后,在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化成多巴胺(DA),补充纹状体多巴胺的不足,从而改善症状。但单用左旋多巴的缺点是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副作用较大,而与苄丝肼组成复方制剂则克服了这两个缺点。苄丝肼是外周的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使脑内的左旋多巴增加,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7]。但长期使用易出现给药后有效维持时间变短的现象(脱效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非预期的运动静止波动现象(开关效应)[2]。溴隐亭片属于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DDDs值所占2018年总DDDs的0.0012%。研究表明,溴隐亭存在心脏瓣膜病和肺纤维化等副作用,现已退居二线[5]。
由表3可知,某院抗帕金森药物中,普拉克索片的DDDc值2016—2017年连续两年位居首位,2016年高达51.29元,而苯海索片的DDDc值连续三年位居末位,2016年低至0.44元。苯海索是一种中枢抗胆碱能药,在左旋多巴投入使用之前,它是唯一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苯海索可选择性阻断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通路,维持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而改善症状。苯海索具有良好的抗震颤作用,也可改善运动障碍和肌肉强直[8];不仅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延缓致残时间[9]。但由于疗效有限,且易产生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通常不作为首选。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苯海索会出现记忆功能低下,甚至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有学者认为出现这些副作用的原因可能与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较低有关[10]。排序比(B/A)的值可以反映具体药物的用药金额和用药人数的同步性,当其比值等于1.0时,证明同步性良好,B/A值还能间接反映药品价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只有2016年司来吉兰片和2018年溴隐亭片的同步性好,提示二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性较好;多巴丝肼片和苯海索片的B/A值连续三年均大于1.00,说明二者的性价比较高,患者易于接受;而普拉克索片和恩他卡朋片的B/A值连续三年均小于1.00,说明二者的价格较高,承受的经济负担重。
综上所述,2016—2018年某院门诊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多巴丝肼片和普拉克索片占主导地位。但某院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较少,有待引入更多安全、有效、经济的抗帕金森药物,致力于延缓帕金森病进程、改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