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行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0-07-08张雅琪

互联网天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商户复产助力

□ 文 张雅琪

为满足疫期“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的需要,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的有关决策部署,互联网行业发挥线上优势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采取各类措施帮助合作伙伴克服复工困难,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助力其他行业复工复产。互联网行业在推进复工复产中也面临着网络支撑、服务供给、防疫物资筹备等难题,建议相关部门做好物资保障、加大产业链金融支持、鼓励行业创新发展,助力行业更快速、高效地化解疫情和复工复产带来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办公成为复工复产的重要方式,我国互联网企业凭借强大的线上基因,疫情期间整体业务总体平稳运行,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互联网企业在岗率超95%。互联网业务天然具有线上特性,远程办公早已是工作常态。春节假期至今,各互联网企业均通过远程办公的方式维持业务正常运行。调查显示,截止3月底我国主要互联网企业[调查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字节跳动、携程、滴滴、好大夫、学而思、饿了么、小红书共十一家互联网企业。]平均到岗率为52.5%,平均在岗率(包含在线办公)为96.9%,是全国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的三倍(30%)。腾讯、阿里、京东、美团、字节跳动等企业基本实现全员线上办公,在岗率近100%。互联网企业通过长期远程协作办公积累了经验,疫情期间vpn登陆、线上办公、视频会议、考勤管理、信息安全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大幅降低了人员集聚带来的风险,实现集中办公效率不减。

疫情期间互联网业务量激增。春节假期后,移动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增长至7.3小时,较2019年增长30%,民众线上需求持续增多。线上娱乐业务快速增长。春节是在线游戏、音视频等业务的全年需求高峰,今年为控制疫情,民众普遍居家隔离,加速线上娱乐增长。视频平台会员内容日均有效播放较2019年同期增长74%,爱奇艺、腾讯视频会员内容日均有效播放均超过2亿次。生鲜电商等生活服务需求激增。疫情的爆发催生了巨大的线上买菜、无接触配送等市场需求,生鲜电商等生活服务平台交易量大幅攀升。疫情爆发一个月内,每日优鲜日供蔬菜量增长超300%,仓库容量新增20%。新兴业务快速渗透。为满足疫期“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的需要,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业务需求快速增长。复工首周,全国有2亿职场人在线办公。互联网医疗、企业级应用相关岗位需求分别增长83%和79%。部分受冲击业务仍有大量维护和开发需求。网络出行、在线旅游等平台业务量和收入受负面影响较大,但退改单、云旅游等业务仍需要大量客服、法务、财务、工程师、运营等人员支持,平台保持着80%的在岗率。

互联网行业市场预期保持高位。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影响,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全球资本市场急挫。而互联网行业以线上服务为主,产业链风险不大。新年过后,互联网平台业务全面复工带动行业预期提升,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保持总体稳定上涨态势。2月复工首周,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总市值结束持续两周的下降期,周涨幅反弹至5%以上。2月末,美国三大股指重挫超10%,A股、港股跟跌,我国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下跌2%,跌幅远小于大盘,总市值达11.9万亿,较2月初仍增长2%,可见投资者对互联网行业的长期增长信心充足。其中,社交娱乐、教育医疗、企业服务类垂直企业市值持续增长,腾讯、阿里健康、用友网络市值分别上涨2%、44%和57%。

受疫情持续影响,部分行业复工复产进度较慢且存在多重阻碍,互联网企业通过资金支持、稳定就业供给、创新业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助力各行业复工复产。

帮助生态圈伙伴复工复产。互联网餐饮、在线旅游平台主要以中小商户提供服务居多,疫情发生以来,疫期餐饮小微商户在支付宝平台交易笔数下降40%,业务停滞导致商户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平台经营也面临较大压力。为保障平台商家顺利复工复产,十余家互联网企业推出扶持措施。一方面,提供金融支持缓解资金链紧张。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平台通过费用减免、提供低息贷款、延长周期等措施扶助中小企业;滴滴携手租赁公司推动车租顺延方案、车险顺延方案,降低产业链上下游所受影响。另一方面,提供灵活就业渠道。阿里推出“蓝海”就业共享平台,餐饮商户可通过平台统一为员工报名加入蜂鸟骑手,通过灵活就业方式临时上岗,随时返岗,为商户解决短期内的劳动力闲置问题。“蓝海”平台首批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参与。

助力传统服务业拓展线上空间。疫情给线下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保障疫期民众生活有序开展,互联网为餐饮、旅游等受影响严重的行业开辟线上服务新阵地。一方面,推广云旅游、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抖音联合九大博物馆推出“云游”活动,打造旅游行业新场景,通过直播、视频、VR的形式让用户在家游览著名博物馆的精品馆藏。时尚零售、餐饮等实体商户转战线上,北京华润五彩城、双安商场等线下商场上线电商平台,“云柜姐”开启直播卖货模式。云海肴、西贝等知名餐厅的大厨通过直播平台教用户做菜、销售半成餐品。另一方面,拓展中小商户经营空间。疫情期间,浙江省启动“数字生活新服务”项目,针对商场、菜场、小店、药店、校园等重点行业场景,运用云计算、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软硬件技术,实现服务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的全场景服务,助力服务业高效复工复产。

赋能开工遇阻的传统制造业。疫情期间,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市场监管、物资生产、快递运输、智能检测等环节大规模渗透。一方面,有效维护生产运行与产能恢复。互联网服务加快制造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报修以及运维操作等,有效降低对员工返厂的依赖,实现停工不停产。航天云网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系统级工业应用,帮助企业在员工不能如数到岗的情况下,快速提升设备数据统一管理、远程维护等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提升疫情期间制造企业采购效率、协同能力,支撑制造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海尔利用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在48小时内完成了山西省内首条全自动医用口罩生产线的生产资源调配和产线搭建,日产量达10万只。

与此同时,互联网在自身复工复产及助力其他行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是线上业务需求爆发,平台支撑面临挑战。一方面,网络支撑压力增大。疫情期间线上服务需求激增,腾讯课堂、爱奇艺、学习通等平台接连出现

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提升疫情期间制造企业采购效率、协同能力,支撑制造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卡顿或崩溃,多款应用临时进行限流、扩容。钉钉通过阿里云连续扩容10万台云服务器,腾讯会议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1.5万台,共涉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另一方面,成本大幅增长。受疫情影响学而思将所有授课、培训业务转至线上,短期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平台建设与人员招募,研发成本与人力成本增加。截至2月17日,学而思网校针对免费直播课支出近8000万元,日常维护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服务费每月近2000万元。

二是中小企业复工率低,平台商家供给不足。当前,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尚不足四成,小餐饮、快递网点等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复苏进度较慢,外卖等业务面临服务供给不足的压力。餐饮行业复苏较慢,餐饮平台六成以上的商户因当地政策管控要求无法营业,大量商户缩短营业时间或暂停营业,无法提供线上配餐。物流配送能力不足。受部分地区封路限行、社区严控出入等影响,部分城市快递站点封停,目前快递网点复工率约70%,物流行业普遍反馈当前快递运力不到正常60%,末端配送效率降低,包裹积压问题较为严重,影响电子商务交易效率。

三是防疫物资普遍紧缺,线下业务运转停滞。互联网整体复工进度加快,但在到岗复工过程中面临着用工紧张、防疫物品不足、资金压力加大等困难。防疫物资紧缺。企业到岗复工必需的口罩、消毒用品等重点防疫物资严重匮乏。外卖配送站点和骑手对防疫消毒用品的需求量极大,口罩用量缺口每日在50万只以上。员工返岗难。部分员工因返回无法入住小区、隔离14天期间不得上岗等规定无法正常到岗工作,测试等部分需要人员在岗的业务出现停滞,企业人员招聘难以正常开展。

最后,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是保障物资供给,夯实复工复产基础。加大口罩、防护服、消毒物品等防疫物资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转产生产防疫物资和医疗用品。拓宽互联网企业防护物资购买渠道,保障疫情期间员工窗口服务安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资价格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保障交通、物流通道顺畅,支持物流快递企业率先复工,对物流快递企业提供稳岗就业补贴。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推进产业链协调运行。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商户,建议减免征收增值税,适当减免员工的社会保险支出,降低社保缴费率,减轻企业成本压力。建议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商户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全力恢复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建立重点行业、企业复工状况监测制度,构建行业和企业复工指数,促进产业链协同与数据共享。

三是加强行业创新,鼓励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适当放宽新业务准入门槛,建议有关部门建立疫期餐饮企业白名单制度,对于符合线上的实体餐饮企业给予许可,适当放宽审批准入门槛。鼓励并支持平台推行“小餐饮”、共享员工等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保障民生需要和就业增收的渠道作用。推动科技赋能助力疫情防控,鼓励互联网企业推出智能服务产品用于科学防疫、助力复工复产。■

推动科技赋能助力疫情防控,鼓励互联网企业推出智能服务产品用于科学防疫、助力复工复产。

猜你喜欢

商户复产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复工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泉州巾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工商银行 银行业首家商户发展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