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2020-07-07王吉祥

学生之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吉祥

摘 要: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多呈现出知识学习碎片化、思维板结、视域扁平化等浅层学习的特征。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平衡“教”与“学”的关系,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学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课堂目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深度阅读教学的在课堂应用三种策略,分别是“拉关系”——深度知识的学习、“建体系”——深度过程的挖掘、“多联系”——深度关系的建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阅读

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与应用,对解决当前传统语文浅层学习的问题可以说是较好的方法。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要有批判精神,通过批判性的学习,联系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将新知识迁移到现有的情境中。对阅读教学来说,学生学习的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阅读方法的锻炼;二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三是情感的陶冶。当然也不能忽略知识的积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则是:一是占据阅读教学大量时间的是字词学习、朗读和背诵课文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不认识的字、查找不理解的词语、画出表达情感的重点句子等,通过解决不认识的字、背诵不理解的词语、确定句子表达的情感等来解决阅读教学,最后要求学生课下的作业是背诵全篇课文。这样的教学,教师所教的内容完全是概念性的知识,把这些知识作为了全部教学内容,忽视了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课堂会,课后忘,不仅時效性短,而且迁移能力弱,形成不了阅读能力,也锻炼不了阅读方法,逐渐的消耗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二是,阅读教学中对课堂目标的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知识与技能”僵化、“过程与方法”表象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标签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最为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存在误区,甚至有的教师将三维目标的理解过于简单化等。其实,出现这个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还是需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说起。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最愿意使用的方式是每一位教师的“口传心授”,这样的教学,决定了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习教师的逻辑过程及方法,因此,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成为了教师思维的复印机,复制教师的思维就能会阅读,之后再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把这样思维模式固定化,形成了简单、机械、相互割裂的浅层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成长、逻辑建构等需求。

二、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应用策略

第一、“拉关系”——深度知识的学习

阅读教学首要面对的问题是知识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知识问题,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只围绕知识学习来进行,这又会对阅读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难以实现阅读教学的丰富性,那么,该如何进行知识的学习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关系”。何为“拉关系”?我们认为,知识不仅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还有气特定的逻辑形式,更有其自己的意义。在这个认知前提下,那么,知识的学习就不应该局限在读音、书写、笔画等方面,而是应该拓宽范围,甚至“一个字就能解读出一个世界来”。

第二、“建体系”——深度过程的挖掘

语文阅读的学习,实质上是对世界认知的学习。每一个作者借助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独特的视角,书写了对世界的不一样的认知,可以说,阅读的学习,就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还原作者在当时情景下所见所思所想。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我们并没有作者当时的情感波动及所处环境,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帮助学生体会、认知作者当时的感受呢?最好的方法,我们认为是“建体系”,所谓的“建体系”,就是借助阅读中我们读到的环境,建构起当时作者的环境,更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多种手段,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手段,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记忆唤醒,在学生脑海中填充材料,之后根据阅读的需要,通过这些材料搭建起相应的环境,之后让学生自主建构相应的环境。

第三、“多联系”——深度关系的建构

顾黄初先生曾经提到,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盘活学生主体资源利于加深语文学习与学生生命体验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3]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向生活要资源,不得不面向生活来进行语文教学,不得不拿生活来做文章。其实,语文来源于生活,阅读来源于生活的观点屡见不鲜,古人常讲“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对这样观点的最好概括。在阅读教学中,多联系自己、多联系生活、多联系世界,是帮助、引导学生建构深度关系的最好方式。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培养出学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将学生的生活语文化,将语文生活化,帮助、引导学生建构起自己与生活与世界的联系,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视野,将死板、僵硬、枯燥的语文同丰富、生动的生活与世界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获得学习的快乐,获得生活的价值追求。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大胆实践、不断的反思、理性的思考,这样才能够保证和促进深度阅读教学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17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戴着镣铐起舞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