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思维让传统德育活动更精彩

2020-07-07丁正东

关键词:新思维活动

丁正东

摘 要:体验式德育,是指学校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情境,以此给学生产生心灵震撼,使学生在特定的场景参与中自主地感知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强化,为其转化为内在的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借助学校颁奖程序的改变,说明德育活动的开展不能是简单的固定模式,而应该营造灵动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不断进取,才能让学生有着别样的体验,才能让德育活动产生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思维;传统德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120-1

学校的德育管理在继承与创新中一路走来,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学校常规德育活动,更是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与标准。然而从德育活动的开展来看,仅是形成固定的模式,还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我们必须形成与三个年级相应的体系且常换常新,才能保持它的魅力。有时,还需要着眼于精细化,不断创新,才能让学生有着别样的体验。

考试结束之后,学校要召开学风建设大会,对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成绩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学校而言,学生无论原先成绩基础怎样薄弱,只要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自己就是进步,就是迈向成功。因此,那些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的同学,他们身上那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最值得进行嘉奖的。

也许每学期一次召开的缘故,大家习惯了德育处每次的活动流程:全校师生在操场集中,各年级,各班级按照方阵坐好,从宣读每个班级受表彰的学生名单开始,然后是学生代表发言,其次是学校颁发笔记本、钢笔之类奖品、合影留念,再到校长提出新的寄语和希望,整个流程的安排都是有条不紊。刚开始的时候,坐在主席台上的我还能感受到带给学生的触动和惊喜,但几次下来,我感到大家也许与主席台距离较远,也许是熟悉了所经历的活动流程,很多参加的同学兴致已经不高了,甚至受表彰过的同学还在下面窃窃私语,活动显得如同是在走过场,渐渐显得平淡无奇,甚而觉得无味了。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激情,找到自信?这才是开展学风建设最重要的目的。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是不会满足于按部就班的老一套,怎样才能有所创新?怎样才能打动学生?这是我们德育工作精细化的目的所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平时在观看综艺电视时经常感受到的颁奖视听效果,它借助多媒体的多感官参与试听效果以及互动环节,带给观众的激动是来自真實感受的一种震撼与触动。学生喜欢被关注,喜欢成为瞩目的对象,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想办法给予什么,那么,我们能否加以借鉴呢?

于是,我们在活动设计安排上,改变了原来的传统安排,借助音乐和画面使整个活动充满激情与震撼,让所有学生把这次活动当做人生的一次财富:

一是创设轻松的氛围。在活动前,用课件展示校园画面,并播放轻松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从进入会场的躁动喧嚣中平静下来;

二是焕发学生参与激情。在充满激情的The Magnificent Seven(大型颁奖晚会背景音乐)颁奖典礼的旋律中,用“他们是领跑者”的艺术字标题吸引所有学生的关注,然后把受到表彰的一张张大家熟悉的同学照片,逐个投影在屏幕上,让大家喊出他们的名字,于是,原本干巴巴的宣读名单,一下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会场上大声响起了一个个出现在屏幕上学生的姓名,每个班级的照片一出现,他们班级的呐喊声也是最响亮,所有同学都成为啦啦队成员,为自己的同学喝彩,为自己的班级助威;

三是展示不断进取的同学。在《飞得更高》旋律中,我们将每个班级的集体照先呈现出来,然后将班级进步学生的特写照片一一在屏幕上浮现,无论成绩高低,我们看到的是进步,哪怕是一分的进步都弥足珍贵,会场上除了偶尔的窃窃私语外,就是一次次欢呼和热烈的掌声。在此期间,我们还穿插了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以前交流的场面,让每位同学知道你取得成绩的背后是老师和家长的默默奉献,使每个孩子真切感受那是怎样的爱,从而用热烈的掌声来感谢自己身后为我们付出的班主任、老师和父母;

四是安排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代表发言,他们传递的是自己如何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从习惯养成到方法引导都胜过教师的苦口婆心。然后,以一个攀登者在峭壁上登山的形象为背景,投影“下一次谁主风流?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拭目以待!”的语句,伴随着字幕一次次发问,充满激情、雄壮与震撼的The Mass音乐响起,铿锵的乐曲不甘落后、负重前进的寓意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最后,幻灯片以一张妈妈举起孩子的身影为背景,再一次让《飞得更高》的旋律响起,让我们感受从我们迈进校园,父母对我们的期盼……

教育活动是灵动的,教育活动设计突出理解孩子的心理,知道怎么让孩子关注,教师利用已有的照片及背景音乐,形成了浓厚的激励氛围,创新了教育传统表彰形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孩子们心理上起到积极地暗示效果。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孩子脸上洋溢着因在众多同学面前露脸而自豪的神情。我想,这种精细化的德育教育要比传统模式更具有震撼力。

当我们的教育习惯被固化的时候,大家是否想到这些习惯活动一旦成为思维定势时,喜欢创新的学生还会有多少兴趣?在我看来,传统的做法未尝不好,但可以积极地加以改变。因为活动的开展如果缺少了变数,就会显得呆板,缺少了激情,就会产生心理的倦怠。教育过程的灵动是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源泉,只有当教师心中装下学生的时候,我们才会从学生的兴奋中找到自己创新工作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新思维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创新思维竞赛(3)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The Spring Festival
作文新思维
壁挂工艺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