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结束后东北工业资产为何未能归属中国

2020-07-07黄述斌

文史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苏军苏联东北

黄述斌

我国东北,幅员辽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历来为列强觊觎。进入20世纪以后,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这一宝地,不断擦枪走火,进而爆发战争。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在东北发生恶战(史称日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日本接收了俄在辽东半岛租借地(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管制权,还迫使清廷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

日本侵略我国东北蓄谋由来已久。当它在与俄国的战争中获胜后,便肆意地掠夺资源,搜刮民脂,并以护路为名,组建上万人的铁路守备队(即“关东军”前身),设置关东都督府,极力为侵呑全东北创造条件。经过20多年的战略经营和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争体制,实行垄断经营。为不断满足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需要,日本一方面对东北民众刮骨吸髓,聚敛一切可以榨取的财富,作为原始资本积累,投入到工业中去;另一方面从其国内向东北大量转运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立起超强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为躲避美国飞机对本土轰炸,把一些要害工业部门也转到东北。日本侵略者残暴地、无节制地驱使大量中国青壮年劳动力不分昼夜地为其无偿劳动。在这超常生产情况下,东北的工业得以飞速发展。据专家测算:到抗日战争末期,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国内工业生产总量。东北真正成为日本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最大物资供应地。二战即将结束时,同盟国自然对日本在东北建起的庞大工业体系特别上心了。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在长达14年的浴血抗战中,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世界反法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因此,日本在华资产作为其对华战争的赔偿费用,无论就公理,还是法律上来说,都是无可争议的。1945年8月初,中國和苏联就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开始进行谈判。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就明确指示中国谈判代表宋子文:“关于日本在东北所有各种工业及其机器,皆应归我国所有,以为倭寇对我国偿还战债之一部分,此事应与苏方切商或声明者也。”[1]谈判中中国代表向苏方阐明中国政府的正当要求。斯大林当时对中国这一要求表示“同情”,并未露有异意。“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声明给予中国之援助‘当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苏联政府并确认:在东北一俟收复区域任何地方停止为直接军事行动之地带时,中华民国政府即担负管理之全权。”[2]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于1945年9月18日,向美、苏、英、法提出建议:凡属日本及日本国民在华领土内所有产业权、契据、利息,以及各类财产,包括房屋、各种工厂、发电厂、船只、船坞、码头、造船厂、机器、矿业、有线及无线设备材料、铁路、修理厂等等应认为已让与中国;凡属同盟国约定归还中国或台湾领土,如有盟国军队驻扎,应采取一切必要紧急办法,防止敌人从事摧毁破坏、隐藏、移动及转让等行为;关于分配日本国内各种资产,中国应享有优良百分法,及交货优先权,以抵偿中国国家及人民所受之长期牺牲与损失。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复函表示:苏联完全“理解”中国对日本赔偿问题的立场。具体办法应由四强组成的对日管制委员会做出。此前的1945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接见中国代表宋子文时就明确地说:“中国抗战八年,苏联对日作战仅数日,向日本要求赔偿,中国自应居首位。”[3]与此同时,英、法等国对中国向日本的赔偿要求也表示赞成。至此,美、英、法、苏四大同盟国,对以日本在东北所有资产作为向中国的部分赔偿,算是达成一致。

然而此后事情却发生“变故”。原来斯大林对中国以日本在东北的工业等资产作为部分战争赔偿主张,表示“同情”和“理解”只是口头上的。实际上他对日本在东北的工业等资产早就另有谋算。在签订雅尔塔协议时,斯大林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条件: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归苏联,并恢复在日俄战争失利后失去的在东北全部特权,“否则他无法对人民交代苏联为什么要出兵东北”。[4]这是斯大林在盟国面前公开表示的苏联出兵东北的目的;但其潜台词则是要把日本在东北的所有工业等资产,以“战利品”形式归属苏联。

对此,今人或许会问:苏联没有考虑过把日本在东北的资产留给中国共产党吗?(当时东北有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在各地建有人民政权。)苏共与中共不是一条战线的同志吗?说实在话,当时苏联真没考虑过中共的立场、中共的感受。这除了前述斯大林所显出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与私心外,还有对中共的不信任感在作祟。其时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只承认并支持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认为中共没有能力领导统一中国,不赞成中共领导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武装斗争。他们甚至致电中共中央,说中国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5]应该承认,苏联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给予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以有力支持,“但它在此时所奉行的这种对华政策,也给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使中国共产党在确定自己的革命策略时面临着复杂情况。”[6]

当然,苏联虽说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那也不过是幌子。苏联对国民党蒋介石其实也压根不信任;因为后者与美国政府走得太近。斯大林对美国势力进入东北充满警惕。他下令拆迁日本在东北的工业能力(实际是以拆迁的方式予以摧毁)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为了阻断美国与国民党政府联手以日本在东北的工业为基础,造成对苏联远东地区的重大威胁。

抗战结束,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解散,国共双方都在争相努力深入东北,掌控局势。“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制订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从各解放区抽调十一万人的军队和二万名干部进入东北。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为了深入东北,打开进军东北的通道,分三路向北推进,遭到人民解放军三次战役重创,迟滞了他们深入华北,进兵东北的行动。”[7]在此之际,当国共双方主要军政力量都未能进入东北的情况下,苏军便乘机加紧实施拆运日本在东北工业等资产的计划。当时,日本在东北轻重工业全由日本满洲重工株式会社、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及满铁株式会社所垄断。苏军占领东北后,遂在1945年9—10月,将这几个会社组织头领——满洲重工业会社总裁高崎健之助等人抓了起来,向他们索取各种所需要材料,强迫他们签署“将属于满业之各种事业移交于苏联”的文件,并交出由其统管的各种工业、辅助工业(均作为军事企业)。

与此相应,苏军的拆运也在1945年9月下旬就开始了。在苏军指挥下,以日本战俘为主力,对东北的工厂、企业机器和设备进行大规模拆卸,然后分类装箱,并拖拽到铁路起点,分别从海、陆两路运往苏联。事完后,日本战俘全被押解到西北利亚战俘营作苦役。在拆卸中,对重要工厂、企业破坏得最为彻底。以最大型的鞍山钢铁厂为例,该厂是东北的骨干企业。拆毁这个厂,无疑将造成整个东北工业体系的瘫痪。其时由一名苏军中校负责指挥80余名苏军战士、苏联技工以及8000余名日本战俘加班赶点,经40余日,终将全部机器和部件拆运完毕。整个钢铁厂被洗劫一空。至1946年4月,东北所有飞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炼油廠、兵工厂的机器部件同样无一保留全被拆运走。就连准备同中国合作经营的水电、火电发电机,大部分也被拆运走了。在长达半年多时间内,仅被拆运走的重工业机器,包括部件就达1000万吨以上。美国《星条报》在报道苏军拆运工业资产时不无讽意地写道:“苏军在‘六日战争(指苏联出兵东北对日参战六天)中就获数量如此惊世巨大之‘战利品,大过所望,不可思议。”中国《民国日报》在一篇题为《谈抗战胜利之果强被野蛮摘走》的述评文章中引用了《星条报》这则报道。[8]被苏军拆卸后的工厂、企业区,满地废渣烂铁,狼藉不堪,一片惨景,让人颇感萧杀凄冷与无奈。

据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1946年12月的报告,苏军在东北拆走的机器设备等价值达8.58亿美元;而恢复被破坏企业的费用则需20亿美元。又有研究者据近些年的一些解密资料提供的数据称,其时苏军直接掠走的东北工业设备价值竟达15亿—30亿美元,或说20亿美元。

往事如烟。回味历史,真是百味杂陈……

注释:

[1][3][4]薛衔天:《苏联拆运我国东北机器史实》,《炎黄春秋》2005年第3期。

[2][7]《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注释,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5]参见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677—678页。

[8]《民国日报》1946年3月6日,第三版。

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公安文协理事

猜你喜欢

苏军苏联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朝鲜战场遇苏军